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5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68篇
内科学   6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7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196篇
预防医学   4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21篇
中国医学   77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赵兵 《医疗装备》2014,(12):104-104
本文着重介绍了呼吸机监测氧浓度部分出现的故障分析及解决办法,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分析MRI在膝关节隐匿性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在该院确诊收治的63例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首先给予X线片检查未发现明显症状,再进行MRI诊断。MRI检查序列主要包括T1WI、脂肪抑制PDWI以及T2WI。结果所有患者经MRI诊断发现45例合并韧带损伤、29例合并半月板撕裂、47例合并膝关节不同程度积血或者积液。其中19例患者TIWI序列呈现低信号、脂肪抑制PDWI序列呈现高低混杂信号;23例患者T1WI序列呈现不均匀信号、脂肪抑制PDWI序列呈现边界不清高信号;所有病灶在脂肪抑制T2WI序列呈现显著混杂高信号或者高信号。结论采用MRI诊断膝关节隐匿性骨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脂肪抑制T2WI对于骨髓病变的敏感性较强,对于临床症状较为明显,X线片检查无异常的膝关节外伤患者应给予常规MRI诊断,减少误诊、漏诊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SM)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多节段CSM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治疗,记录两组围术期情况,统计手术并发症,观察治疗前后脊髓功能改善情况,测定手术前后疼痛程度及颈椎活动度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轴性疼痛发生率、术后不同时间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低于对照组;Cobb角、颈椎曲度、颈椎总活动度(ROM)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多节段CSM患者中采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对患者脊髓神经功能改善效果肯定,且手术并发症少,术后颈肩疼痛程度低,颈椎活动度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研究地佐辛联合氯诺昔康超前镇痛对切口痛大鼠模型的作用机制以及影响,探讨地佐辛联合氯诺昔康超前镇痛的可能性,为临床提供超前镇痛的实验依据。方法选择50只Wistar大鼠进行实验。将40只Wistar大鼠建立左后趾部切口痛大鼠模型,并于术前30 min分别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地佐辛、氯诺昔康、地佐辛+氯诺昔康,分别设为切口痛模型组、地佐辛组、氯诺昔康组及联合用药组,每组10只,并选用正常大鼠10只设为空白对照组。记录各组大鼠的累计疼痛评分、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和脊髓环氧化酶-2水平变化。结果联合用药组、地佐辛组、氯诺昔康组以及切口痛模型组大鼠累计疼痛评分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切口痛模型组相比,联合用药组、地佐辛组以及氯诺昔康组累计疼痛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6及脊髓环氧化酶-2水平均降低(P0.01),其中以联合用药组降低最为显著(P0.01)。结论地佐辛和氯诺昔康的联合使用能够显著减轻切口痛模型大鼠的创伤疼痛,其机制可能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及脊髓组织环氧化酶-2受到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15.
储德强  赵兵  叶虎 《安徽医学》2015,36(7):813-815
目的:探讨开窗减压术治疗大型颌骨囊性病变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1年2月至2013年7月合肥市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13例颌骨囊性病变(包括5例含牙囊肿、6例牙源性角化囊性瘤、2例单囊型成釉细胞瘤),进行经口内开窗减压术,术后定期复诊,拍摄X线片或锥形束CT检查,观察术后囊腔缩小情况。结果13例患者中4例含牙囊肿囊腔完全消失,剩下9例均行Ⅱ期刮治术,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开窗减压术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大型颌骨囊性病变的方法。但对于牙源性角化囊性瘤和单囊型成釉细胞瘤仍需行二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近半个世纪以来,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病死率最高的首位疾病。临床肿瘤学目前已经成为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并逐步发展和完善。新疆医科大学自2012年起在留学生中广泛开展了《临床肿瘤学》理论课和见习课的教学,在留学生中如何开展好《临床肿瘤学》理论及实践的教学,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教学课题。我科室在过去两年的理论和见习课教学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体会。1留学生中开展肿瘤学教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与肝硬化患者表面抗原(HBsAg)与e抗原(HBeAg)定量变化规律,探讨分层次联合抗病毒治疗并争取满意效果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荧光磁微粒酶免法检测710例 HBV 相关肝病患者 HBsAg 和HBeAg,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HBsAg<0.2 IU/mL 61例,占8.5%;HBsAg>0.2 IU/mL~<100 IU/mL 为低水平 HBsAg组,55例,占7.7%;HBsAg >100 IU/mL~<1000 IU/mL 为中等水平 HBsAg 组,142例,占20%;HBsAg 1000~5000 IU/mL为高水平 HBsAg 组,211例,占29.7%;HBsAg>5000 IU/mL 为超高水平HBsAg组,241例,占33.9%;各型肝炎随年龄增大,HBsAg 定量值逐步下降,转阴高峰集中在46岁左右;HBeAg 阴性组(<1.0 CI)453例,占63.8%;低水平 HBeAg阳性组(>1.0 CI~<10 CI)96例,占13.5%;中等量水平 HBeAg 阳性组(>10 CI~<100 CI)55例,占7.7%;高水平 HBeAg 阳性组(>100 CI~<500 CI)23例,占3.2%;超高水平HBeAg阳性组(>500 CI)83例,占11.6%;从慢性 HBV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代偿期肝硬化到失代偿期肝硬化,年龄逐步增大,HBsAg和 HBeAg定量秩均值逐步下降,卡方检验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HBsAg 和 HBeAg 定量随年龄增加与病情发展逐步下降,根据 HBsAg,HBeAg 和 HBV DNA定量进行分层次联合抗病毒治疗可争取较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比较病理学诊断为慢性HBV携带者与慢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为不同ALT水平的慢性HBV感染者的处理提供病理学依据.方法 对292例慢性HBV感染者进行肝活组织检查,按病理学诊断符合慢性HBV携带者标准(G0~G1且S0~S1)与慢性肝炎标准[G>1和(或)S>1]分为携带组和肝炎组,比较不同年龄分层及ALT水平分层与病理诊断的关系,同时比较其他可能与病理诊断相关的临床、生物化学及影像学指标,Logistic回归方程(后退法,极大似然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确定病理学符合慢性HBV携带者诊断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292例患者中,病理诊断为慢性HBV携带者有140例,占47.9%;慢性肝炎152例,占52.1%.HBV携带组与慢性肝炎组在≤35岁与36~40岁、>40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36,8.534;P=0.047,0.003); ALT水平在<0.5×正常值上限(ULN)、(0.5~1.0)×ULN、(1.1~1.5)×ULN、(1.6~2.0)×ULN、>2.0×ULN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314,P<0.01),但ALT在(1.1~1.5)×ULN与>2.0×UL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810,P=0.051).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程、饮酒史、ALT分层、HBV DNA水平及超声检查肝表面是否光滑是病理学符合慢性HBV携带者诊断的独立影响因素(OR=0.995、0.224、0.516、1.308、0.270,P=0.005、0.007、0.000、0.025、0.001).结论 年龄35岁以上且ALT水平介于(1~2)×ULN的患者行肝活组织检查的临床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20.
顾生旺  蒋兆荣  胡大山  赵兵  尚明月  刘春艳 《肝脏》2012,17(10):698-699,703
目的观察腹水浓缩腹腔回输治疗肝癌合并顽固性腹水的并发症与疗效。方法对47例肝癌合并顽固性腹水患者进行73次腹水超滤浓缩,经腹腔回输体内。结果腹水回输相关事件8次,占10.9%(8/73);轻中度并发症7例,占9.5%(7/73);严重并发症6例次,占8.2%(6/73);治疗后腹围(92.8±4.5)cm与治疗前(98.7±7.3)cm比较,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每日尿量(1880.5±201.6)mL与治疗前(986.8±158.5)mL比较,明显增加(P<0.05);腹胀明显缓解且血压无明显下降。首次腹水回输后3~5d内死亡5例,15d、1个月病死率分别为23.9%、41.3%;3个月、1年病死率分别为78.2%、93.4%。结论腹水浓缩回输对肝癌合并顽固性腹水减轻症状有一定疗效,但不能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