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MR弹力成像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初步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3.0T MR弹力成像(MRE)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评估前列腺癌和前列腺良性病变的弹性及黏滞度.方法 应用MRE评估由组织活检病理证实的8例前列腺癌患者的12个癌灶以及10例前列腺炎患者的14个病灶的平均弹性和黏滞度.MRE通过在耻骨联合上放置传导器,并向前列腺发射低频(100 Hz)纵向机械波实现,所得相位图像经重组获得弹力图.采用t检验比较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炎的平均弹性和黏滞度,并采用Pearson法分析前列腺癌的弹性和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前列腺癌的弹性和黏滞度分别为(6.55±0.47)kPa和(6.56±0.99)Pa·s,前列腺炎分别为(1.99±0.66)kPa和(2.13±0.21)P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9.392和16.372,P<0.01).8例前列腺癌患者中,Gleason评分为5分者2例,6分者3例,7分者2例,8分者1例,每组平均弹性值分别为5.83、6.02、7.45和8.05 kPa,Gleason评分与前列腺癌组织的弹性值呈正相关(r=0.913,P<0.01).结论 MRE能够用于探查前列腺癌和前列腺良性病变的硬度,是有发展前景的临床诊断前列腺癌的影像方法.  相似文献   
72.
治疗胸腰椎结核两种前路内固定术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脊柱胸腰椎结核手术方法较多。本文介绍Kaneda和Z-plate两种前路内固定的临床应用,着重对其进行比较,为临床选择最佳手术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总结38例胸腰椎结核前路手术经验,其中23例进行Kaneda术,15例行Z-plate术。结果:本组38例获8-41个月随访。均未见固定物松动或断裂等现象,疗效满意。结论:Kaneda和Z-plate 内固定术均可为胸腰段脊柱重建提供更好的三维稳定性和可靠性。胸腰椎结核Z-plate术较Kaneda术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及并发症低,发展前景大,但Z-plate价格昂贵是影响其临床推广应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3.
目的:了解广东省顺德地区浅部真菌病发病情况及病原菌菌种分布特点。方法:对2013年1月~2016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皮肤科门诊、有典型临床表现、真菌镜检及培养均阳性的750例患者进行致病病种及菌种分析。结果:750例患者包括7个病种:甲真菌病327例(43.6%),股癣189例(25.2%),足癣103例(13.7%),体癣51例(6.8%),头癣34例(4.5%),手癣23例(3.1%),皮肤念珠菌病23例(3.1%)。菌种分布为:皮肤癣菌383株(51.1%),包括红色毛癣菌314株(41.9%)、犬小孢子菌31株(4.1%)、须癣毛癣菌27株(3.6%)、絮状表皮癣菌7株(0.9%)、断发毛癣菌3株(0.4%)、石膏样小孢子菌1株(0.1%);念珠菌及酵母样菌365株(48.7%),包括白色念珠菌145株(19.3%)、近平滑念珠菌133株(17.7%)、热带念珠菌42株(5.6%)、光滑念珠菌39株(5.2%)、其他酵母菌6株(0.8%);茄病镰刀菌2株(0.3%)。结论:广东顺德地区浅部真菌病以甲真菌病最常见,其次为股癣、足癣;浅部真菌感染中,皮肤癣菌仍占主导地位,红色毛癣菌为优势致病菌。  相似文献   
74.
【摘要】 目的 分析酒渣鼻患者鼻部蠕形螨寄生与鼻部皮肤微生物群落的关系。方法 2017年5月至2019年6月于佛山市顺德区慢性病防治中心皮肤科收集酒渣鼻患者与面部健康对照者各14例,酒渣鼻患者中早期8例,中期6例。采集受试者鼻翼和鼻唇沟皮肤微生物样品,提取DNA,采用宏基因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蠕形螨及微生物reads数的构成比反映菌种相对丰度。计算Shannon指数评估微生物α多样性。分析基于菌种相对丰度的主成分(PCA)以评估β多样性。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蠕形螨与微生物含量间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酒渣鼻组鼻部皮肤蠕形螨相对含量(1.647% ± 0.389%)高于健康组(0.448% ± 0.089%,t = 2.92,P = 0.007)。蠕形螨的相对含量与细菌相对含量呈负相关(r = -0.95,P < 0.001),与真菌相对含量呈正相关(r = 0.76,P < 0.001)。酒渣鼻组鼻细菌、真菌群落Shannon指数(0.91 ± 0.17、1.261 ± 0.045)显著高于健康组(0.47 ± 0.12、0.549 ± 0.071,t = 2.17 、8.48,P < 0.05);两组的主成分分析结果示,仅细菌群落显著不同(t = 2.32,P = 0.029),而真菌群落无差异(t = 0.82,P = 0.461)。此外,中期酒渣鼻患者蠕形螨相对含量显著高于早期(t = 6.56,P < 0.001);早、中期患者中细菌和真菌的Shannon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主成分分析结果示细菌和真菌的群落结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 蠕形螨在鼻部皮肤的寄生可能影响鼻部皮肤微生态群落结构。  相似文献   
75.
赵伟峰   《中国医学工程》2014,(11):118-118
目的探讨伊曲康唑注射液治疗ICU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科学用药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ICU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共62例,按照随机抽签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其中对照组给予氟康唑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伊曲康唑注射液进行治疗,用药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用药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统计。结果一个阶段的治疗后,统计显示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0.6%(25/31),真菌感染清除率为70.9%(22/31),5例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8%(30/31),真菌感染清除率为90.3%(28/31),2例出现不良反应,对比两组统计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临床治疗过程中,使用伊曲康唑注射液具有较好的疗效,它可有效清除人体真菌、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且用药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6.
赵伟峰 《中外医疗》2014,(16):163-163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N)支持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免疫功能的景程。方法选取ICU患者49例,对其EN治疗前后营养指标及免疫指标变化情况,并与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结果 EN支持后,观察组CD3+、CD4+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以及CD4+/CD8+比值均高于治疗前和正常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IgG、IgA、IgM的浓度均高于支持前(P〈0.05),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有助于改善ICU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方面,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7.
我科自 2 0 0 0年 1月采用美国制造的第二代脊柱后路显微内窥镜 (METRX,MED)对 8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椎间盘切除术 ,疗效满意。在切开后纵韧带时 ,用环钻替代带鞘尖刀 ,操作简便 ,手术满意 ,无并发症 ,现报告如下 :器械结构与操作方法一、器械结构 环钻柄长 10 0 mm,杆长 2 0 0 m m,空心 ,尖端分为锐利刀刃和斜向内锯齿两种 ,外径 5 .5 m m,内径5 mm ,前端刻有每 5 m m一格 ,一共长 5 0 mm的深度标记 ,手柄上端有冲洗孔道 ,用特制不锈钢制成 ,表面作亚光处理。二、操作方法 单次硬膜外麻醉或椎板局部麻醉 ,俯卧矫形手术架上 ,C臂 …  相似文献   
78.
脊髓牵张性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脊髓牵张性损伤常见于脊柱外伤或畸形时使用Harrington、Luque、Dick和Cotrel-Dubousset等脊柱矫形复位手术中及颅骨牵引、腰椎牵引等骨科治疗及接生过程。尽管过度牵拉致脊髓损伤的发生几率小,可一旦发生对于医生和患者来说却是极其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在矫形手术或牵引治疗过程中因过度牵拉脊柱而引起脊髓的牵张性损伤已引起学者们的  相似文献   
79.
透视触发 3D LAVA 技术在肝实质病变及血管成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探讨透视触发3DLAVA技术对肝实质病变及血管的显示情况。方法21例经手术病理或治疗后确诊的肝实质内病变的患者选入本次研究。应用1.5T扫描仪(GE Excite HD Twinspeed1.5T)。动脉期应用透视触发技术,以确保肝脏动脉早期的成功显示。对所有时相的主动脉、门脉、肝实质及病灶绘制信号强度-时间曲线,同时对动脉相及门脉相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观察肝动脉及门脉的显示情况。结果21例病人均获得高质量6~8个时相的全肝图像。信号强度-时间曲线显示所有病例的门脉及肝实质均在第三个时相达到峰值,而不同病灶的信号强度-时间曲线各有特点,对诊断能够提供更多的帮助。MIP结合原图能清楚显示肝固有动脉的3~4级分支,对门脉系统的显示率达到100%。结论透视触发3DLAVA技术能够清楚显示肝实质病变的动态增强特点,能够清楚显示肝动脉、门脉的分支及其与病灶的关系。  相似文献   
80.
非ERCP适应证的恶性胆管梗阻病人MRCP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非ERCP适应证的恶性胆管梗阻病人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5例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不成功或不适宜而临床怀疑为恶性梗阻性黄疸的老年病人进行MRCP检查.结果 11例ERCP不成功和14例因病人一般状况不宜做ERCP的老年病人均获得了具有诊断价值的MRCP图像.MRCP准确地显示了手术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的25例病人的梗阻部位(25/25,100%). MRCP对梗阻性质诊断的准确率为96%(24/25).结论 MRCP能够清楚地显示肝内或肝外胆管的梗阻,并能对梗阻的性质和病变的范围作出理想的判断,是目前非ERCP适应证的恶性胆管梗阻病人最理想的非创伤性检查方法,能够有效地帮助临床做出合适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