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7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1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4 毫秒
141.
常淑玲  李菲  任珊  谭玲  闫小凡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6):1909-1909,1966
目的: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施慧达)联合贝那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EH)的疗效.方法:将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施慧达+贝那普利组和施慧达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施慧达+贝那普利组总有效率(96.0%)显著高于施慧达组(80.0%)(P<0.05).结论:施慧达联合贝那普利对EH降压效果明显,且副作用少,是治疗EH的理想方案.  相似文献   
142.
目的 观察全麻下吸入50%氧化亚氮对2号食管引流型喉罩充气套囊压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全麻择期手术的小儿患者40例, 随机分为A、B两组,插入2号食管引流型喉罩,套囊内充气,起始压力标定为30 mmHg(1 mmHg=0.1333 kPa),A组持续吸入50%氧化亚氮+50%氧气,B组持续吸入50%氧气+50%空气,观察30 min内喉罩套囊内压力的变化,术后24 h随访小儿咽喉部不适的发生情况.结果 持续吸入50%氧化亚氮(A组)30 min后,喉罩套囊内压力达到(86.65±10.41) mmHg,明显高于B组[(29.70±0.98) mmHg](P<0 01).A组小儿术后咽喉部并发症发生率为45%(9/20),明显高于B组[5%(1/20)](P<0.01). 结论持续吸入50%氧化亚氮30 min后,2号食管引流型喉罩囊内压力明显升高,增加了小儿术后咽喉部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3.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采取超声进行诊断的80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资料,结果 80例患者中,78例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符合,占97.5%,误诊率为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前置胎盘、流产、急性盆腔炎、卵巢囊肿蒂扭转、滋养细胞疾病诊断符合率均为100%,黄体破裂、异位妊娠各误诊1例。超声检查具有痛苦小、无创伤、操作简便、易重复使用的优点,在妇产科急腹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发挥了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4.
陈玉华  谭玲 《新疆医学》2012,42(10):127-129
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是引起短暂性脑缺血(TIA)发作的主要病因,而TIA是脑梗死的高危因素,常导致偏瘫、失语、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的生命和生活质量。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能有效控制TIA,预防脑梗死的发生。本文对2005年月~2011年5月18例行CEA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总结,通过总结CEA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和体会,以期进一步完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5.
李琼  刘蕾  谭玲  孙春华 《首都医药》2010,17(16):20-21
基本药物政策的推行有利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的发生,降低患者用药费用,但也存在着基本药物供应不足、相关政策宣传力度不够、现行多种药物目录并存不利于临床药师选药等问题。对此,须规范药品招标和定点生产,实行定期评价制度;医院和临床药师作为贯彻政策宣传的排头兵,要使医保用药向基本用药过渡,以医保用药带动基本药物使用,从而遏制不合理用药,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和经济。  相似文献   
146.
目的探讨氯诺昔康和杜冷丁用于小儿术后镇痛治疗中对血糖、皮质醇的影响。方法拟行尿道手术的男性患儿40例,术毕随机分成两组,即杜冷丁1mg/kg肌注组和氯诺昔康0.25mg/kg肌注组。记录患儿注药前VAS评分及用药后2h、4h和6h的VAS评分及此期间患儿恶心、呕吐及头晕情况,并记录4h和6h的疼痛减轻程度评分(注药前VAS、注药后4hVAS/6hVAS评分)。分别于术前、术后第2天和术后第4天测定血糖、皮质醇。结果两组术前血糖、皮质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项氯诺昔康组术后第2天、杜冷丁组术后第2天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皮质醇项氯诺昔康组各时点无明显变化,杜冷丁组术后第2天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与氯诺昔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4h和6h内疼痛减轻评分(TOTPAR0—4和TOTPAR0—6)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氯诺昔康组1例效果不好;两组组内TOTPAR0—4和TOTPAR0—6比较无显著差异。氯诺昔康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杜冷丁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杜冷丁组头晕、嗜睡高于氯诺昔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诺昔康可以降低围术期患者血糖、皮质醇水平,抑制围术期应激反应。氯诺昔康0.25mg/kg单次肌注与杜冷丁1mg/kg单次肌注作用相当,副反应比杜冷丁少。  相似文献   
147.
姚玉笙  谭玲 《华西医学》2007,22(4):924-924
左旋布比卡因(levobupivacaine)是种新的长效酰胺类局部麻醉药,由于对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脏毒性较小,在临床麻醉和疼痛治疗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现就左旋布比卡因在小儿的药代学、药效学及其临床应用作一综述。1左旋布比卡因的特性左旋布比卡因是布比卡因的S-对映体。动物实验[1,2]表明,左旋布比卡因引起心血管和神经系统毒性的血药浓度,均显著弱于布比卡因,局麻药作用有一定的组织选择性,左旋布比卡因与脑组织及心肌组织亲合力较低,可能是其对机体的毒性显著弱于布比卡因的主要原因。健康成年志愿者的研究表明,等量左旋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静脉输注对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脏的影响相似[3]。游离左旋布比卡因引起中枢神经症状的血浆浓度为0.6mg/L,游离布比卡因的阈值浓度为0.3mg/L,而且左旋布比卡因所致的中枢神经症状较布比卡因持续时间短,且更易于控制。左旋布比卡因导致神经系统毒性的剂量和血药浓度都较产生心脏毒性的相应值为低。志愿者研究证实,左旋布比卡因对心脏每搏指数、射血分数影响小于布比卡因[4],表现为左室舒张末压升高,平均动脉压下降,反射性引起心率加快,每搏量和心排血量增加。2左旋布比卡因在小儿中的药代动力学2.1...  相似文献   
148.
老年患者茶碱中毒的几个问题(附三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茶碱具有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增加心输出量 ,增加肾小球滤过率 ,改善膈肌收缩力 ,减少呼吸肌疲劳等作用〔1〕。临床常用于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支气管炎、阻塞性肺疾病、心功能不全和心源性哮喘的对症治疗。由于本药疗效显著 ,价格便宜 ,且不易产生耐药性 ,故广泛受到医患欢迎。同时 ,也因其有效血药浓度 (10~ 2 0mg/L)与中毒血药浓度(>2 0mg/L)相距较小 ,故临床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事件时有发生。有报道血清茶碱浓度为 30~ 35mg/L时 ,出现轻度恶心、呕吐、头痛、失眠等不良反应 ;35~ 5 0mg/L时则发生窦性心动过速和癫痫发作等很严重的中毒…  相似文献   
149.
目的 研究氯诺昔康用于小儿手术后镇痛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麻下手术患儿24例,随机分为氯诺昔康术后镇痛组(L组)及空白对照组(C组)各12例,L组于术毕拔管后肌注氯诺昔康0.25 mg·kg-1,C组不给予止痛药,分别于麻醉前、术后6、24 h三个时点采集外周抗凝静脉血用流式细胞术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3 、CD4 、CD8 ,并计算CD4 、CD8 比值,于术后2、4、6、8 h进行疼痛评分,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L组术后2、4、 6、 8、 h疼痛评分明显低于C组;L、c组各时点与术前T淋巴细胞亚群及CD4 、CD8 比值的变化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应时点比较也无统计学差异,但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及CD4 /CD8 在术后均有下降趋势,L组术后24 h有回升现象,而C组仍继续下降;所有患儿到出院时均未发生术后感染及伤口异常出血.结论 小儿全麻手术后未见其T淋巴细胞亚群有明显变化,肌注氯诺昔康术后镇痛对其T淋巴细胞亚群也未见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0.
本文通过对 1999~ 2 0 0 3年成都口岸出入境的尸体 /棺柩 /骸骨 /骨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结果表明 :入境尸体骨灰占总数的 11 8% ,主要死亡原因为意外死亡 (占 6 2 5 % ) ;出境尸体 /骨灰占总数的 88 2 % ,主要死亡原因为心血管疾病 (占 38 3% ) ;意外死亡 (占 2 8 3% )和呼吸系统疾病 (2 3 3% ) ,其中死因与高山反应有关的占出境尸体 /骨灰的 33 3%。因此 ,随着四川旅游业的迅速发展 ,尤其是九寨沟、黄龙景区地处高原地区 ,成都口岸须加强对旅行者的健康咨询、预防保健和旅行安全教育宣传 ,特别是高原旅行健康咨询和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