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近年来灾害事件不断发生,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构成严重威胁."急救时效性"概念的提出使人们意识到现场急救的重要性.构建一支反应快速、技术精良的应急医疗分队,依托"移动ICU"将各种救命性措施(特别是外科处理)延伸到灾害现场,对于降低伤员的死亡率和伤残率至关重要.本文就近期国内外关于这方面的报道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2.
23.
24.
解冰  闫硕  张浩  王源伟  田竞 《中国骨伤》2017,30(11):1048-1051
目的 :探讨骨桥单纯切除治疗成人非关节炎性跟距骨桥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手术治疗的12例(15足)非关节炎性跟距骨桥成人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为继发性骨桥,其中男9例(11足),女3例(4足);年龄18~33岁,平均(26.6±3.3)岁。根据Rozansky分型:Ⅰ型4例(6足),Ⅱ型3例(3足),Ⅲ型2例(2足),Ⅳ型1例(1足),Ⅴ型2例(3足)。记录术后并发症、复发及关节活动度改善情况,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12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28.7±18.3)个月。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无感染或皮肤坏死、血管神经及肌腱损伤发生。术后13足关节活动度较术前改善。所有患者术后均重返工作岗位。1例术后2年复发,再次行骨桥切除。术后1年VAS评分2.1±0.8与术前8.2±0.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33,P0.01),术后1年AOFAS评分82.7±7.2,与术前48.4±6.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47,P0.01),其中优1例,良10例,可1例。结论:对于非关节炎性跟距骨桥成人患者,骨桥切除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5.
髌上入路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近端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冰  杨超  田竞  周大鹏 《中国骨伤》2015,28(10):955-959
目的:探讨膝关节半伸直位髌上入路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共收治胫骨近端骨折16例,男14例,女2例;年龄26~57岁,平均42.2岁。所有患者为单侧闭合骨折,采用膝关节半伸直位髌上入路META-NAIL胫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骨愈合时间、胫骨力线和膝关节活动范围,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评定手术疗效。结果:所有16例患者手术时间65~95 min,平均(75.7±8.3) min.无明显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5.6±8.1)个月。15例获得Ⅰ期骨愈合,平均骨愈合时间(3.6±1.8)个月(3~5个月).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胫骨力线良好,无膝前疼痛。患侧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平均(124.4±18.8)°,健侧(127.5±16.7)°。Lysholm膝关节评分77~92分,平均86.4±12.3.结论:膝关节半伸直位髌上入路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近端骨折,术中复位及固定操作方便,术后并发症少,患肢功能恢复良好,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究产后综合康复护理对产妇康复及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选择性分析本院自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收取的106例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前者给予常规护理,而后者采取产后综合康复护理,对比产妇的康复情况和产后抑郁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护理后抑郁评分要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性显著,对照组的产妇康复情况要低于观察组,数据也存在差异。结论:产妇采取产后综合康复护理效果较好,可以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出现,并且有效产妇子宫尽早的恢复,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球囊扩张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知情且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共96例,均为某医疗机构2017年7月~2018年10月收治,将96例患者随机分配到对照组与观察组中,每组分得48例,观察组的手术方法为经尿道前列腺球囊扩张术,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方法为等离子体双极电切系统治疗法,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对两组手术操作所需时间、前列腺症状评估结果、术中出血量等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都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经尿道前列腺球囊扩张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其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8.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1岁.2008年12月7日因“全身多发动脉瘤术后2年余,间歇性发热3个月”收入院.患者于2005年11月出现持续性腹部疼痛,就诊于当地医院,CT提示右颈动脉、腹主动脉、左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多发性动脉瘤.术前腹部CT发现腹主动脉下端假性动脉瘤,腹主动脉瘤壁增厚,动脉瘤周围炎性软组织影并伴左肾积水.于2006年3月至2008年4月期间分别行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术、右颈动脉瘤切除置换术、左肾动脉自体大隐静脉重建术、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及右髂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术中病理提示主动脉中层变薄,平滑肌细胞减少.2008年8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体温升高,最高至40℃,伴右踝关节红肿,于当地医院就诊,采用莫西沙星等药物抗感染治疗无改善.为进一步治疗收入我院.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肾炎康胶囊”联合强的松、环磷酰胺(CTX)治疗肾病综合征(NS)的疗效及对血脂、纤维蛋白原(Fib)的影响。方法:140例N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用强的松加CTX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方案中加肾炎康胶囊。观察治疗前后血脂及纤维蛋白原的改变。结果:两组治疗后血脂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P〈0.05,),血浆纤维蛋白原亦比治疗前降低(P〈0.01)。但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及Fib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缓解率8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4%(P〈0.05)。结论:“肾炎康胶囊”可降低肾病综合征患者血脂。改善高黏血症,从而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0.
多项目联检判断肾小管功能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通过测定肾小管标记物(THP、RBP、α1-m、β2-m、NAG、ET-1)、肾小管功能的项目(CH2O)及炎性介质(IL-6),来判断肾小球疾病的肾小管受损程度.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IL-6、ET-1、THP、α1-m、β2-m,用ELISA法测定RBP,用比色法测定NAG,用物理学方法测定CH2O.结果:各组肾脏疾病中除隐匿性肾炎外均有一种或几种结果高于或低于对照组,其中在肾功能不全病人中的各项结果均有意义(P<0.01);隐匿型肾炎中的结果基本正常;狼疮性肾炎患者的肾小管受损也较明显.结论:通过监测多种肾小管标记物可以起到诊断和监测肾小球疾病的肾小管间质或功能损伤情况,对治疗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