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27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19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77篇
预防医学   3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51.
目的研究二溴乙腈(dibromoacetonitrile,DBAN)对3种人源性肝细胞的氧化应激作用。方法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人肝癌(Hep G2)细胞、人正常肝(Chang Liver)细胞和人胚胎肝(L-02)细胞,分别暴露于含终浓度为0(对照)、0.5、1、5、10、20、50、100μmol/L DBAN染毒溶液中孵育24 h。检测细胞活性及细胞内活性氧(ROS)、总谷胱甘肽(GSH)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将稳定转染ARE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的Hep G2细胞分别暴露于0(对照)、0.5、1、5、10μmol/L DBAN染毒溶液孵育6 h,测定抗氧化响应元件(ARE)报告基因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50、100μmol/L DBAN暴露组Hep G2细胞及100μmol/L DBAN暴露组Chang Liver细胞和L-02细胞的存活率均较低,而1、5μmol/L DBAN暴露组Chang Liver细胞的存活率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DBAN暴露浓度的升高,3种细胞的存活率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与对照组比较,50、100μmol/L DBAN暴露组Hep G2细胞和L-02细胞及各浓度DBAN暴露组Chang Liver细胞内ROS的含量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DBAN暴露浓度的升高,3种细胞内ROS的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组比较,10、20μmol/L DBAN暴露组Hep G2细胞和10μmol/L DBAN暴露组Chang Liver细胞及各浓度DBAN暴露组L-02细胞内GSH的含量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DBAN暴露浓度的升高,3种细胞内GSH的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与对照组比较,10、20μmol/L DBAN暴露组Hep G2细胞及20μmol/L DBAN暴露组Chang Liver细胞内SOD活性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浓度DBAN暴露组L-02细胞内的SOD活力均无明显改变;随着DBAN暴露浓度的升高,3种细胞内SOD的活性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与对照组比较,5、10μmol/L DBAN暴露组Hep G2-ARE报告基因活性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DBAN暴露浓度的升高,Hep G2-ARE报告基因的活性均呈上升趋势。结论 DBAN可通过氧化应激对3种人源性肝细胞产生较强的细胞毒性;其中,Chang Liver细胞对DBAN毒性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52.
气压备洞技术(Air abrasion cavitypreparation)经历了不同修复材料时代的机器产品问世,Microprep喷磨备洞机90年代诞生后经国外同行的应用,在某些领域确优于现今牙钻,具有独特的技术特点。现将我们使用该技术的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3.
微波配合活血化瘀药物治疗口腔扁平苔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54.
喷粉洁牙与砂碟抛光技术在外源性染色牙面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吸烟、喝茶、咖啡等常造成牙齿的外源性染色 ,作者尝试用喷粉洁牙和牙面系列抛光技术治疗此类牙变色。方法 共治疗 10 5 6例患者 ,喷粉操作由Microprep完成 ,牙面抛光用Super—snap砂碟完成。结果 治疗后无疼痛及牙齿敏感发生 ,牙面抛光后达到镜面样外观。结论 超声波洁治去除色斑有明显的不当之处 ,喷粉加抛光可以快速、有效、无痛达到美牙目的。  相似文献   
55.
颌面部血管瘤单纯采用手术方法 ,容易造成颌面部的缺损及畸形。近年来采用平阳霉素作瘤腔栓塞治疗血管瘤 ,效果较好 ,但时间较长。我们从1994年 11月~ 2 0 0 1年 11月采用微波热凝配合平阳霉素瘤腔注射 ,同时进行治疗颌面部血管瘤 5 6例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 5 6例 ,男性 38例 ,女性 18例 ,年龄 4个月~ 2 6岁 ,7岁以下占 70 % ,部位以唇、舌、颊部为最多 ,其次为眼、眼睑、颞部、颌下区。血管瘤腔 <1cm2 0个 ,<2cm 2 4个 ,>5cm 8个 ,>10cm 4个。本组病例均选低流量海绵状血管瘤。1.2 仪器成都锦江…  相似文献   
56.
对已作骨内融合种植体患者义齿修复治疗中,种植基桩连接后的牙弓暂时修复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患者常要求尽早恢复功能,而修复科医师则期望能用最短的就诊时间和作最少的修整的前提下,完成一暂时性修复体,作为最终修复体完成之前配戴使用。针对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近距离照射联合内分泌治疗寡转移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6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78例寡转移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将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和研究组(36例),分别行单纯内分泌治疗和近距离照射联合内分泌治疗。观察指标为总生存率、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影像学无进展生存期(rPFS)、无去势抵抗前列腺癌(CRPC)进展生存率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25.6个月,研究组患者中位rPFS为26.8(22.1~31.5)个月,高于对照组的20.4(18.6~22.2)个月(P<0.05);研究组的无CRPC进展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及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总健康水平和相关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6个月后,研究组的尿路症状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近距离照射联合内分泌治疗寡转移前列腺癌可延缓患者的疾病进展,但需要进一步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58.
化疗作为肿瘤治疗手段的基石之一,可引起心力衰竭、冠脉病变、瓣膜病、心律失常等心脏毒性事件,其相关近期、远期心脏毒性问题均需受到临床医生重视。近年随着肿瘤心脏病学交叉学科的发展,化疗药物相关心肌损伤问题在病理生理机制、诊断、治疗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该综述从不同化疗药物引起心血管事件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机制、诊断及治疗策略方面简要介绍其心脏毒性的诊治问题,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9.
薛鹏  张亚娜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7):4572-4573
目的 比较视可尼喉镜和常规喉镜在颈椎手术中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ASA Ⅰ~Ⅱ级,颈椎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喉镜气管插管组(C组)和视可尼喉镜气管插管组(S组),各30例,分别在诱导后接受气管插管.记录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前、气管插管后1 min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结果 两组方法均能完成气管插管,但S组一次成功率明显高于C组,且不良反应少.结论 视可尼喉镜可以安全有效的用于颈椎病患者的气管插管,插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且减少了对咽喉部的刺激,对合并高血压或冠心病的困难气道患者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60.
微波杀灭口腔石膏模型上白色念珠菌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微波炉杀灭石膏模型上白色念珠菌的效果,为快速杀灭石膏模型表面的真菌提供依据.方法 试验菌为白色念珠菌ATCC(10231),染菌后放入美的牌家用箱式微波炉,选用不同功率档和不同时间进行实验.结果 输出功率700W×55%时,5 min即可杀灭白色念珠菌,700W×100%时3 min亦可杀灭白色念珠菌,而低功率档700W×17%作用7 min也不能够全部杀灭石膏模型表面的白色念珠菌.结论 微波能有效杀灭石膏模型上口腔白色念珠菌,但要保证一定的微波功率和作用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