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75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31.
目的:评价半硬式、小口径输尿管镜在治疗输尿管结石中的作用与地位。方法:应用半硬式、小口径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102例(104例)。结果:取出输尿管结石90例(92侧),成功率为88.5%,中下段结石为92.4%。结论:治疗中下段输尿管结石(壁间段除外)、特别是不明原因的肾绞痛时,可首选小口径输尿管镜术。  相似文献   
232.
背景:前期研究在大鼠阴茎海绵体组织中检测到了具有干细胞标志物及肌源性标志物的干细胞。目的: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对大鼠阴茎海绵体肌源性干细胞进行分离及表型鉴定。方法:取2月龄SD大鼠阴茎海绵体组织,采用Ⅰ型胶原酶、胰蛋白酶消化分离组织,采用Preplate差速贴壁技术对细胞进行初步纯化,获得PP1~PP6贴壁细胞,并进行流式细胞仪检测、免疫荧光细胞化学鉴定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与结论:连续6步差速贴壁分离后,PP1~PP6细胞贴附能力逐渐减弱,PP6细胞两三天后开始贴壁形成圆形或梭形。流式细胞仪检测PP6细胞中干细胞抗原1(+)5.7%、胚胎抗原(+)2.6%、结蛋白(+)41.2%。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显示仅有少量细胞分别表达干细胞抗原1和胚胎抗原,均散在分布,干细胞抗原1主要表达于胞浆,胚胎抗原主要表达于胞核,表达结蛋白的细胞聚集,数量较多,主要表达于胞浆;亦发现有极少量双阳性表达细胞,即干细胞抗原1/胚胎抗原、干细胞抗原1/结蛋白和胚胎抗原/结蛋白。PP1~PP5细胞中未检测到干细胞抗原1及胚胎抗原蛋白明显表达,但在PP6细胞中则检测到干细胞抗原1及胚胎抗原蛋白的表达。结蛋白在PP1~PP6细胞中的表达逐渐增强。提示在大鼠阴茎海绵体中发现具有干细胞及肌源性干细胞表型的细胞。  相似文献   
233.
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并发症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经皮肾镜下取石术(PCNL)患者并发症产生原因及救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18例PCNL治疗肾结石病例,总结其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措施。结果 218例患者共出现并发症173例次,其中Ⅰ级并发症38例次,Ⅱ级57例次,Ⅲ级78例次。PCNL并发症中以出血及发热最常见。结论熟练掌握PCNL手术步骤,加强并发症的预防、早期发现及合理处理,有利于此项技术的开展。  相似文献   
234.
目的 探讨应用带蒂大网膜包裹修复输尿管镜手术所致输尿管长段撕脱伤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输尿管镜手术中发生输尿管长段撕脱伤的临床资料,均行开放手术应用带蒂大网膜包裹修复.结果 术后1周内出现少量尿瘘,术后分别随访8、20个月,行泌尿系B超、静脉尿路造影及磁共振水成像检查均提示左肾轻度积水,肾功能检查正常.结论 输尿管镜手术中发生输尿管长段撕脱伤时,应用带蒂大网膜包裹修复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235.
目的探讨影响肾癌预后的因素。方法采用Kapplan—Meier法计算生存概率、logrank检验生存率差异及应用Cox模型将获得随访的71例肾细胞癌患者的性别、年龄、是否偶发、临床分期、病理分类、手术方式、有无免疫治疗等因素作为分析因子,计算生存率,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71例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94.1%,3年生存率为81.3%,5年生存率为63.6%。单因素分析筛选出8个对肾细胞癌预后有影响的因素,分别为是否为偶发癌、TNM分期、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是否有癌栓、是否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有无肿瘤细胞坏死、术后是否行免疫治疗、肿瘤病理类型。Cox多因素分析提示TNM分期、是否为偶发癌、是否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术后是否行免疫治疗为影响肾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肾细胞癌患者预后与肿瘤的TNM分期、是否行肾癌根治术、是否为偶发癌、术后有无行免疫治疗有关,其中肿瘤的TNM分期为危险因子,后3个因素为保护因子。  相似文献   
236.
白血病的广泛神经系统损害1例(附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白血病在神经系统损害的临J未特点.方法:报道1例以神经系统多灶损害为首发症状的白血病,结合病史、CT、MRI、脑脊液及骨髓穿刺检查进行文献复习.结果:白血病可浸润神绛系统的任何部位,神经症像可作为白血病的首发症状,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结论:神经损害是白血病的一种表现形式,对任何年龄的患者,都应高度警惕是否伴有肿瘤.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37.
目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脑损伤的发生、发展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实验性脑损伤动物可有TGF-β1的高表达。本文探讨急性脑缺血小鼠脑组织中TGF-β1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2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脑缺血模型组。通过结扎小鼠左侧颈总动脉制备脑缺血模型。原位杂交方法检测脑组织中TGF-β1 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小鼠脑组织中TGF-β1的表达程度较高,其中8例为Ⅲ级,2例为Ⅱ级;而在正常对照组小鼠脑组织中基本不表达TGF-β1,仅1例表达为Ⅰ级。结论:TGF-β1可能与动物缺血性脑损伤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238.
膀胱原始神经外胚层瘤一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膀胱原始神经外胚层瘤 (PNET)临床罕见 ,我们收治 1例 ,报道如下。患者 ,男 ,6 5岁。 4个月前以膀胱肿瘤行肿瘤切除术 ,术中见膀胱左侧壁有一 0 .5cm× 0 .5cm× 0 .5cm菜花状肿块 ,术后病理诊断PNET。术后 4个月膀胱镜检查发现膀胱左侧壁 3.0cm×3.0cm× 3.0cm滤泡样隆起 ,门诊以复发性膀胱肿瘤收治入院。B超示膀胱左侧壁 3.4cm× 3.9cm× 3.5cm相对强回声 ,与膀胱壁分界不清。IVU提示膀胱区左下方 4.5cm× 5 .0cm充盈缺损区 ,左肾、输尿管未显影。放射性核素检查肾小球滤过率 (GFR)为 78.6ml/mi…  相似文献   
239.
2003年1月至2004年7月,我们对27例危重症新生儿的胃黏膜及血液相关指标进行了分析,旨在了解各参数在新生儿危重症疾病中的变化规律,探讨各指标评价病情危重程度及预测预后的特异性、敏感性,并提出导致疾病恶化的预警范围。  相似文献   
240.
目的 评估术后免留置双J管模式下输尿管软镜手术治疗肾结石、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手术的患者530例,按照预留置双J管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三组。术后免双J管组84例,即术前预留置双J管、术后免留置双J管;术前免双J管组153例,即术前免预置双J管、术后留置双J管;标准组293例,即术前预留置双J管、术后留置双J管。比较三组人口学特点、结石特征、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支架管伴随症状和结石清除率。结果 三组资料比较,年龄、体质量指数、累积结石最大长径、结石平均CT值、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前免双J管组术中输尿管0~1级损伤发生率高于另外两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随访,术前免双J管组和标准组均存在不同比率的双J管伴随并发症发生,而术后免双J管组则规避了该并发症风险。术后1个月术后免双J管组、术前免双J管组、标准组清石率分别为89.3%、90.2%、91.1%,3个月清石率分别为92.7%、92.5%、94.2%,6个月清石率分别为93.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