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6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4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17篇
内科学   99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248篇
预防医学   5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13篇
中国医学   200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总结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诊疗情况。结果临床表现以上腹胀痛、消化道出血、消瘦多见。13例均行胃镜检查,9例确诊,4例被误诊为胃癌或胃溃疡。12例行手术根治,术后辅以CHOP方案化疗。随访12例中,3例存活超过5年。结论重视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首选胃镜及多部位、深取材的病理检查。治疗以手术为主,辅以化疗,对于晚期病人,则以化疗为主。  相似文献   
52.
核因子-κB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核因子-κB(NF-κB)是一类主要参与机体炎性分子高表达调控的转录因子。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中的意义逐渐受到重视。作者就NF-κB在RA发病中的作用及药物干预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3.
目的:观察溶血磷脂酸(LPA)对体外培养心脏成纤维细胞(CF)的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用消化法培养新生SD大鼠的CF,实验分为四组。对照组(加含5%小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实验组根据不同浓度的LPA又分为10^-6μmol/L组、10^-7μmol/L组和10^-8μmol/L组。用单四唑(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羟脯氨酸碱水解法测定胶原合成,分别观察不同浓度LPA对CF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结果:①随着LPA浓度的升高,MTT比色法吸光度(A490)值呈上升趋势。在药物作用48h后,仅有10^-6μmol/L组A。值较对照组有显著升高(P〈0.05);作用至72h后,10^-8μmol/L组、10^-7μmol/L组、10^-6μmol/L组A490值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作用至96h后,各实验组A。值较对照组均有显著升高(P〈0.05和P〈0.01)。②随着LPA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CF分泌的胶原呈递增趋势。LPA作用48h仅10^-6μmol/L组胶原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作用至72h后,10^-7μmol/L组、10^-8μmol/L组胶原含量较对照组有显著升高(P〈0.05和P〈0.01);作用至96h,各实验组胶原含量均较对照组有显著升高,10^-6μmol/L组与10^-7μmol/L组、10^-8μmol/L组之间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LPA具有促进SD新生大鼠CF增殖和胶原合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的肠道粘膜屏障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胃癌术后化疗(FH方案)56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2组,实验组化疗期间予以Ala-Gln外周静滴,对照组患者行普通饮食;分别在化疗前、后1日测患者:1.血浆谷氨酰胺Gln水平;2.血浆D-乳酸水平(循环D-乳酸法测定);3.血浆免疫球蛋白(IgA、IgG、IgM)、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4.动态观察患者呕吐、腹泻及胃纳变化。结果实验组血浆Gln、IgA、CD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D-乳酸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化疗期间腹泻及发热的发生率,实验组低于对照组。结论胃癌患者术后化疗予以免疫营养支持,可以降低肠道通透性,改善肠粘膜屏障功能和免疫功能,为防治化疗并发症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5.
原发性小肠肿瘤较为少见,由于早期临床无特异表现,缺少有效的检查手段,故术前检出率较低。我科收治的一特殊类型的小肠平滑肌肉瘤,术前误诊为小肠憩室并出血。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6.
血瘀证患者甲皱微循环检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血瘀证患者甲皱微循环检测的研究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蔡辉,宁静,吴利群,胡兵,苏全胜指导于德勇陈林囡(210002)在祖国医学领域中,对血瘀证和活血化瘀的研究较为活跃。近十余年来人们对血瘀证本质的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中有从微循环方面研究者。本研究以甲皱...  相似文献   
57.
腹腔镜胃急性穿孔修补术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总结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在气管插管、静脉麻醉下,应用腹腔镜对46例胃溃疡急性穿孔,经病理检查后,行穿孔修补、腹腔引流术。结果 46例胃穿孔中,幽门管穿孔6例,实部前壁穿孔37例,体部小弯侧穿孔3例:快速病理检查33例中良性穿孔32例,癌性穿孔1例。手术均成功,无中转手术和手术并发症及死亡。45例良性溃疡患者术后7d出院3l例,转消化内科治疗2周后出院14例,出院后继续抗溃疡治疗3个月后复A45例,临床症状全部消失,饮食基本止常,体重增加1~3kg。3个月后胃镜检查活榆报告:未见恶性肿瘤细胞。癌性穿孔1例,拒绝进一步治疗,于修补术后9d出院。结论 腹腔镜肖穿孔修补术不违反外科手术原则,术中病理检查可预防漏诊胃恶性肿瘤。该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8.
通过深入剖析中西医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别,阐述了中西医结合是历史必然的思想,认为中西医之间的差别是医学发展的动力,未来医学既不同于现在的中医也不同于现在的西医,中西医结合必然酝酿新的医学产生。未来医学是以中医思维模式为主,结合现代医学手段的新医学。  相似文献   
59.
用EpiData录入数据计时功能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EpiData录入数据过程中实现录入计时功能,为数据录入监控提供一种有效手段。方法:运用EpiData进行数据录入,通过编写控制程序代码用2种方法实现计时功能,一是变量计时法,即在数据库中建立变量,通过设置质控命令达到计时目的;二是文件计时法,即借助EpiData的Writenote功能将计时结果写入备忘文件。在录入数据的同时,2种方法均可产生计时结果,系统自动将时间写入变量或者写入备忘文件。结果:变量计时法可以直接在原数据库中得到数值型计时变量,文件计时法则将计时结果另存为文本格式的文件。2种方法均能实现对每个变量、每条记录、每次操作数据库的数据录入过程进行计时。结论:EpiData能够实现数据录入计时功能,可据此对数据录入进行科学管理,合理制定数据录入计划,提高数据录入效能,并可作为考核录入员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60.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简称《法要》)是著者参阅已佚古书《汤液经法》而成,《伤寒杂病论》中诸多方剂《法要》均有记载。《法要》中记载五脏急症方8首、救误治方5首、救劳损方5首、开窍救卒死方5首,皆在《内经》指导下组方用药;书中提出了"毒药攻邪,五菜为充,五果为助,五谷为养"朴素的养生学观点;而运用硝石雄黄散舌下给药法治疗真心痛开创现代舌下黏膜给药法之先河,故有必要对其进行整理研究,以保存古籍精华,丰富中医药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