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1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9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12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81.
加替沙星对呼吸、泌尿系统感染的细菌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评价国产加替沙星胶囊和左氧氟沙星胶囊治疗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以左氧氟沙星为对照药物,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临床试验,观察两种药物治疗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感染患者200例,用琼脂稀释法测最低抑菌浓度(MIC). 结果对大多数革兰阴性菌加替沙星的MIC范围与左氧氟沙星的基本一致,二者抗菌活性相似;对于革兰阳性细菌,加替沙星MIC范围均低于左氧氟沙星的MIC范围,其MIC90比左氧氟沙星的低2倍. 结论加替沙星对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感染的细菌体外抗菌活性较强,而且对革兰阳性细菌的抗菌活性强于左氧氟沙星,是安全有效的新型氟喹诺酮类抗生素.  相似文献   
82.
目的:了解我院近5a眼科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变迁情况,为临床抗感染治疗及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2011-01/2015-12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分离培养出的阳性菌株,运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眼科住院患者的送检样本共4486例,共分离培养出病原微生物736株,其中革兰阳性菌510株,革兰阴性菌107株,真菌119株。革兰阳性菌中最常见的为表皮葡萄球菌(247株),其次为棒状杆菌(153株);革兰阴性菌最多见的是铜绿假单胞菌(39株);真菌最常见的是镰刀菌(77株),其次是曲霉菌(31株)。主要葡萄球菌对利福平、甲氧苄啶、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肺炎链球菌对左氧氟沙星、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非发酵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多黏菌素,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左氧氟沙星敏感性均为100%;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37.5%、40.0%。
  结论:加强病原菌耐药性监测,及时了解眼科感染病原菌的流行特点及耐药趋势,对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从而减少耐药菌的产生及医院制定感染控制措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3.
新生儿窒息后血钙与器官损害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璇 《实用医学杂志》2001,17(7):604-605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血钙变化及其与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对209例适于胎龄足月窒息儿行血钙测定,并同步测血尿素氨、肌酐、磷酸肌酸激酶同功酶,行头颅CT及心电图检查。结果:窒息新生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血钙下降,窒息越重,血钙越低,且血钙水平与脑、心、肾、胃肠等器官损害及死亡有密切关系。结论:新生儿窒息可出现血钙浓度下降,血钙浓度有助于评价窒息及器官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产气克雷伯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与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6年12月—2020年12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产气克雷伯菌血流感染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病原学资料。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8例患者,平均年龄(61.4±19.1)岁,男性16例(57.1%)。24例(85.7%)发病前进行过侵入性操作,8例(32.1%)为多重耐药菌感染。9例(32.1%)需要接受重症监护治疗,6例(21.4%)合并休克,病死率21.4%。单因素分析显示,合并肺部基础疾病、多重耐药菌感染、休克、需要重症监护治疗为导致产气克雷伯菌血流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多重耐药菌感(OR=2.58)、休克(OR=28.00)、需要重症监护治疗(OR=13.33)是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产气克雷伯菌血流感染患者病情危重,死亡率高,多重耐药菌感染、休克、需要重症监护治疗是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5.
目的:调查武汉地区泌尿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诊断和治疗泌尿道感染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2012年1月1日~2014年6月30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泌尿道感染患者尿培养分离出的5378株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BD Pheonix-100进行细菌的鉴定及药敏,真菌使用显色平板进行分离鉴定。结果泌尿系感染患者尿液培养分离出病原菌5378株,共104种,其中革兰阴性菌2945株,占54.8%,以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1657株,占30.8%,以肠球菌属为主;真菌776株,占14.4%。主要分离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不同: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最高,均>83%,未发现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肠球菌,耐药率均在0.3%以上;MRCNS的检出率>83%。结论泌尿系感染病原菌中以大肠埃希菌最常见。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可作为大肠埃希菌感染的经验性用药;MRCNS检出率增高,应引起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86.
医院手术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术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 .方法采用从切口感染分泌物中培养分离致病菌,用法国生物- 梅里埃(Bio-Merieux)全自动微生物系统鉴定及发出药敏报告,并分析结果. 结果共分离出203株病原菌,分属于12个种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 和铜绿假单胞菌居于前3位,其中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葡萄球菌的45.7%; 甲氧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占50.0%;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 希菌占本菌的25.0%;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占本菌的30.0%;以上耐药菌均显示了多重耐药 及交叉耐药性,在抗菌药物中,万古霉素与亚胺培南仍保持了良好的抗菌作用. 结论外科切口感染的病原菌耐药性呈上升趋势,应努力加以预防与控制.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外科切口感染菌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医生用药.方法对368例外科住院病人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368例术后切口感染标本,共分离感染菌445株,其中,居前5位的感染病原体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占所有感染细菌的89.2%.感染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结论细菌耐药性是引起术后感染,治愈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加强感染菌耐药性监测,能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防止医院内术后感染的爆发流行.  相似文献   
88.
孙端阳  施金玲  蔡璇 《检验医学》2006,21(2):123-124
目的 调查呼吸道感染肺炎链球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 肺炎链球菌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及GPI卡鉴定,药敏试验采用琼脂扩散法。结果 126株肺炎链球菌中,青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PRSP)占16.7%,青霉素中度敏感的肺炎链球菌(PISP)占23.0%,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复方磺胺甲嗯唑、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69.0%、67.5%和65.9%。结论 我院呼吸道感染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较低,其不敏感性以PISP为主。  相似文献   
89.
顾剑  罗少锋  彭少华  蔡璇  施金玲  孙端阳 《四川医学》2006,27(11):1111-1112
目的 调查湖北地区克雷伯菌属的耐药性及流行趋势,为,临床提供诊疗依据。方法 采用WHO NET4-5软件对3992株克雷伯菌属菌株的耐药率进行统计分析。菌株分离自湖北地区17所三级医院2002~2005年成人患者各类临床标本。结果 4年中湖北地区克雷伯菌属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基本持平或略有上升,对氨苄西林耐药率高达98%~99%;对亚胺培南100%敏感。产超广谱G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由27.2%上升到35.4%。结论4年来湖北地区克雷伯菌属的耐药率基本持平,说明坚持细菌耐药性监测与公示,合理使用抗生素,对控制耐药菌的传播与流行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0.
AmpC酶是染色体介导的β内酰胺酶[2],属于分子分类的C类和功能分类法的I组酶,常见于肠杆菌属、枸橼酸菌属、沙雷菌属等。随着三代头孢菌素的大量使用,可使原来产生诱导型AmpC酶的肠杆菌属等发生去阻遏作用,使细菌产生大量AmpC酶[3]。去阻遏持续高产AmpC酶是阴沟肠杆菌对多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4],给临床治疗带来了严重的问题,因此快速检测持续高产AmpC酶,分析阴沟肠杆菌AmpC酶的发生率,能协助临床抗感染治疗合理用药。1材料与方法1.1菌株来源2002年7月~2005年7月我院各类标本中分离出的116株阴沟肠杆菌(排除同一病人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