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6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人工关节置换是治疗大关节(如髋、膝)晚期病变的一种重要手段,随着人们对假体设计的改进,对生物力学的理解和技术方法的成熟和先进的骨水泥技术的应用,其近、中期效果有较大的提高.人工假体寿命得到显著延长,但随着时间延长,假体失败率不断上升-即假体周围骨溶解松动.  相似文献   
22.
目的 :观察凉性经筋通贴膏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肿痛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3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肿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以凉性经筋通贴膏外敷联合扶他林口服治疗,对照组仅以扶他林药物口服,进行为期1周的随访研究。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率54.5%,总有效率90.9%;对照组临床痊愈率28.6%,总有效率80.9%。治疗组临床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尿酸(UA)、血沉(ESR)治疗后均比治疗前下降,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U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ES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疼痛VAS评分、肿胀评分、功能障碍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肿胀评分及功能障碍评分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凉性经筋通贴膏外敷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肿痛症状的干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3.
假体周围骨丢失是行人工假体(髋、膝)置换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它已向临床需要密切随访和新的假体设计提出新的课题,假体周围骨丢失不仅影响骨的强度、增加骨折的危险,减少假体寿命.且降低了的骨支撑给以后假体翻修带来棘手的问题.这种区域性假体周围骨丢失早期在X线上不能及时反应出来.自从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的出现,它能早期、定量、敏感的测出假体周围的骨密度.下面就假体周围骨密度变化特点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24.
非骨水泥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观察国人对非骨水泥人工全髋关节的反应,及其有关的临床资料。方法:自1993年6月-1997年12月我院共置换非骨水泥人工全髋关节86例106个髋关节。结果:经过36-90个月,平均56个月的随访观察,根据Harris评分方法进行评分,术前平均52分,术后平均97分,优良率为94%。结论:非骨水泥人工全髋关节是我国青壮年患者和二次翻修患者的理想替代物。  相似文献   
25.
目的 :观察中药骨康体外培养假体周围界膜TNF α的影响。方法 :将备用的人工假体周围界膜放入RPMI培养液中 (含 1 5 %胎牛血清、1 0 0U mL青霉素、1 0 0 μg mL链霉素 ) ,用眼科剪剪成1mm3大小组织悬浮液。取 2 4孔培养板 1块 ,分对照组、1 0 %骨康组、2 0 %骨康组 3组 ,培养 72h ,取上清液 ,酶联法测定TNF α。结果 :骨康 1 0 %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而骨康 2 0 %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骨康高浓度时能抑制假体周围界膜TNF α的分泌。  相似文献   
26.
资料与方法 2004年6月-2008年3门诊治侥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患者36例,年龄22-63岁,平均35岁;女30例,34腕,5左腕,29右腕,其中产后1-6个月发病21例;男6例,6腕,1左腕,5右腕;病程2周-2年。28例经他院治疗后来本院治疗,8例首次来我院诊治。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骨康方含药血清促进骨髓基质细胞(Marrow Stromal Cells,MSCs)体外向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作用。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骨康方含药血清联合诱导剂对大鼠MSCs定向诱导分化,观察MSCs诱导前后形态学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MSCs骨钙素(Osteocalcin,OC);RT-PCR方法检测MSCsOCN mRNA和Cbfα1mRNA表达。结果:联合使用高、中浓度骨康方加诱导剂能显著提高MSCs增殖和骨钙素的含量,且使Cbfα1 mRNA的表达升高。结论:骨康方具有促进大鼠体外MSCs向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这一作用可能与其升高其Cbfα1 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软组织平衡技术在疑难人工全髋置换术中的应用。方法:自1997年7月~2005年6月,27例30髋术前有不同程度髋关节周围软组织挛缩的患者,术前仔细评估髋关节周围软组织状况,在行人工全髋置换术中进行有效的软组织平衡。结果:30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Harris评分从术前平均47.5分,上升到术后平均92.3分。结论:软组织平衡在人工全髋置换术中能有效改善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9.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股骨头切割原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致股骨头切割的原因。方法:对90例患者术后X线片回顾分析,测量X线片(正侧位)Garden复位指数、髋螺钉在股骨头内位置及髋螺钉钉尖到股骨头顶点的校正距离。结果:切割组正位片平均对线角度是160°,愈合组为165°,切割组在X正位片上位于上1/3为3例,而愈合组为4例,在侧位片,切割组位于前1/3为3例,愈合组位于前1/3为2例,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螺钉在正、侧位上的校正距离切割组和愈合组分别是26 mm、18 mm(P<0.01)。结论:应用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时,骨折复位避免内翻位,螺钉在股骨头内的位置应避免偏前、上方,校正距离应<20 mm。  相似文献   
30.
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是位于骨髓中的一种干细胞,因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在体外经适当的培养条件可以向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成纤维细胞、脂肪细胞、成肌细胞等多种间充质来源的中胚层组织细胞分化,又被称为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同时具有取材方便、机体损伤小、易于临床应用等优点,是目前最为合适的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在常用的BMSCs定向成骨诱导方法中,多选择地塞米松、VitC和β-甘油磷酸钠作为主要诱导剂,对其诱导过程的机制亦逐渐深入,而有关中医药在此过程中的作用研究相对较少,现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