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83篇
  免费   414篇
  国内免费   165篇
耳鼻咽喉   17篇
儿科学   35篇
妇产科学   26篇
基础医学   254篇
口腔科学   46篇
临床医学   716篇
内科学   405篇
皮肤病学   27篇
神经病学   95篇
特种医学   196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403篇
综合类   1410篇
预防医学   513篇
眼科学   68篇
药学   735篇
  8篇
中国医学   640篇
肿瘤学   161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137篇
  2022年   158篇
  2021年   147篇
  2020年   176篇
  2019年   182篇
  2018年   184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137篇
  2015年   145篇
  2014年   284篇
  2013年   232篇
  2012年   282篇
  2011年   288篇
  2010年   283篇
  2009年   247篇
  2008年   256篇
  2007年   260篇
  2006年   237篇
  2005年   230篇
  2004年   233篇
  2003年   193篇
  2002年   150篇
  2001年   161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36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9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背景:随着肾移植中肾供体的短缺,“边缘”供肾提供了一条缓解途径。 目的:观察高龄亲属活体供肾移植的安全性和中长期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随访36~64个月的7例≥65岁亲属活体供肾移植的供者和受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与结论:供、受者移植后均恢复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受者1周内移植肾功能正常、供者肾功能较术前略有增高、但均在正常范围内。无排斥反应发生。5例人/肾正常存活36~64个月;2例移植后≥1年死亡。供者均正常存活,无蛋白尿、高血压,肾功能正常。提示≥65岁高龄亲属活体供肾应经过严格筛选,部分可为临床扩大供肾来源。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坎地沙坦预处理对脑缺血大鼠的血管保护作用.方法 48只雄性Spragur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以及坎地沙坦小剂量组[0.1 mg/(kg·d)]和大剂量组[1 mg/(kg·d)],每组12只;各组又随机分为缺血2 h后再灌注24 h和再灌注72 h亚组(每组6只).药物灌胃4周后,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术前测量血压,分别在再灌注24 h和72 h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然后断头取脑,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印迹分析检测缺血区脑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蛋白表达.结果 坎地沙坦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再灌注24 h和72 h神经功能评分均显著优于缺血再灌注组(P分别为0.008和0.001),脑梗死体积显著缩小(P分别为0.010和0.000).坎地沙坦大剂量组在干预后第2周血压明显下降,小剂量组无明显降压作用.VEGF阳性表达主要分布于梗死灶周围区血管内皮细胞,其表达随时间推移进一步上调,再灌注72 h达峰值.Western印迹分析与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一致.结论 坎地沙坦可能通过上调缺血区VEGF表达缩小脑梗死体积,改善神经功能评分.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观察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高血压进程中的动态变化,并探讨TNF-α作为脑血管事件预测因子的可能性.方法 SD大鼠6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高血压组(H组)(n=45),采用双肾双夹法制作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假手术组(SO组)(n=15),不上银夹.鼠尾测压仪测定收缩压;术前及术后2、4、8、12、16周舌下静脉取血,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浆TNF-α含量;术后16周取脑组织作HE染色,根据脑血管病理结果,将H组大鼠再分为单纯高血压组(SH组)和高血压脑血管病损组(HCVL组).结果 (1)H组大鼠术后血压呈时间依赖性升高,血浆TNF-α也呈时间依赖性升高,任两个时间点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组大鼠术后血压与同期SO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SH组术后血压有升高趋势,但增幅较缓;而HCVL组血压持续升高,与同组前一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HCVL组术后血浆TNF-α一直持续升高,明显高于同期SH组TNF-α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NF-α参与高血压进程,与脑动脉硬化及脑卒中发生有关;持续TNF-α增高对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卒中具有一定的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应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无创颅内压监测颅脑损伤患者两侧颅内压梯度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颅脑损伤患者50例(观察组),对照组30例,入院时、以后每天分别监测左右通道诱发电位,观察N2波潜伏期所对应的颅内压值,计算出颅内压差值大小与病情发展趋势的关系。结果研究组两侧压力差大于对照组,血肿增大的23例,其两侧压力差也增高。血肿清除后和保守治疗血肿缩小,其压力差也减少。结论 FVEP无创颅内压监测是简单有效的监护技术,可以作为观察颅脑损伤患者病情的工具,能较准确的反映颅内压和颅内压差,及早发现脑疝前驱期,对早期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检测内质网应激反应的关键分子葡萄糖调节蛋白94(GRP94)、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和X-盒结合蛋白1(XBP1)mRNA在病理性瘢痕的表达,探讨其基因表达及内质网应激反应与病理性瘢痕形成及转归的关系。方法:用RT-PCR法检测GRP94、GRP78和XBP1mRNA在:①瘢痕疙瘩(13例)、增生性瘢痕(17例)和正常皮肤(15例)组织以及体外培养的瘢痕疙瘩(5例)、增生性瘢痕(5例)和正常皮肤(6例)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②体外培养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各5例)中经0.1mg/ml氢化可的松作用前后的表达。结果:①GRP94、GRP78和XBP1mRNA在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组织及其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0.1mg/ml氢化可的松作用后,GRP94mRNA在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来源的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量均显著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GRP78和XBP1mRNA在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来源的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量改变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内质网分子伴侣GRP94、GRP78和XBP1在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组织及其成纤维细胞中基因转录与正常皮肤组织及其成纤维细胞中基因转录水平一致;GRP94mRNA的表达量显著下降可能是糖皮质激素治疗病理性瘢痕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96.
不同浓度葡萄糖对成骨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葡萄糖对体外培养的MC3T3-E1成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的葡萄糖、甘露醇分别刺激体外培养的MC3T3-E1成骨细胞1、3、7、12 d,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成骨细胞的凋亡.结果:甘露醇组MC3T3-E1成骨细胞凋亡较正常对照组有一定的增加,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葡萄糖呈浓度、时间依赖性诱导MC3T3-E1成骨细胞凋亡(P<0.05,P<0.01).结论:高糖状态下,MC3T3-E1成骨细胞凋亡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建立组织配型和免疫遗传实验室,为医院临床移植提供优质、及时、可靠的组织配型检测及相关技术服务。方法按照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临床基因诊断实验室的要求构建组织配型和免疫遗传实验室,严格规划实验室分区并配备相关检测设备以满足临床器官移植配型检测的需要;建立并运行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相关认证,同时实验室向临床提供移植配型检测及相关技术服务。结果实验室建立了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审核验收,能够为临床移植提供HLA-SSP低分辨基因分型、HLA-SSP高分辨基因分型、HLA-SSO流式磁珠基因分型、HLA-SBT测序分型等组织配型检测服务。结论组织配型和免疫遗传实验室的建立可为医院临床移植提供优质、及时、可靠的组织配型检测及相关技术服务,填补了广西移植配型检测的空白,有利于患者就近治疗,为挽救患者生命赢得时间并减轻其经济负担,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肝素结合血凝素的免疫应答作用及其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PPD(-)的健康对照、PPD(+)的潜伏感染者、肺结核患者,分离入选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天然HBHA刺激,培养4天后收集细胞培养上清,ELISA方法检测上清中的γ-干扰素(IFN-γ)。同时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血清中的HBHA特异的IgG型抗体。结果HBFIA刺激后三组产生的IFN—γ中位数分别为:49.5pg/ml、781.9pg/ml、341.8pg/ml,潜伏感染者产生的IFN-γ水平远高于健康对照,略高于肺结核。三组血清IgG抗体浓度吸光度的均值分别为0.212&#177;0.066,0.224&#177;0.076,0.285&#177;0.078。肺结核患者的HBHA特异的IgG抗体远高于健康对照及潜伏感染者。结论HBHA有较好的免疫原性,HBHA特异的IFN—γ释放反应有利于鉴别潜伏感染者。HBHA的抗体水平在结核病的诊断中有一定的辅助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9.
胆囊管扩张术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道探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胆囊管扩张术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道探查中的应用.方法 7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继发结石患者在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的同时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术,术中39例采用球囊扩张器和专用胆囊管扩张器行胆囊管扩张术.对照组为31例胆囊管已经有明显扩张未行胆囊管扩张术的患者.结果 胆囊管扩张组39例中,术后1例胆漏,1例胆囊管撕裂,经保守处理痊愈.非胆囊管扩张组1例术后动脉夹脱落出血行腹腔镜探查治愈,未出现胆漏.扩张组术后3 d平均腹腔引流为(60±11)mL,非扩张组为(55±8)mL,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随访病例3个月复查B超未发现胆道残余结石.结论 胆囊管扩张术是建立经胆囊管腹腔镜胆道探查术胆道镜通道的简单安全的方法,为部分胆总管继发结石治疗提供良好的通道.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比较不同治疗方法对手足口病普通型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临床实用性队列研究方法,分为中医组、中西医结合组、西医组3个不同临床治疗方法进行观察。结果在退热起效、体温恢复正常方面,中医组具有较强的优势;咽部疼痛方面,西医组有较强的优势;其余观察项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治疗手足口病普通型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优势,应成为临床主要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