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26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131篇
预防医学   6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2篇
  1篇
中国医学   41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71.
大鼠重度脑创伤后高温对脑组织氧自由基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常脑组织对高温有一定的耐受能力,但在缺血或创伤时,受损的脑组织对温度敏感,脑温轻度升高就能显著地加重脑损伤。脑创伤后氧自由基大量产生,引起血管内皮细胞、血脑屏障、神经组织细胞损害,并且抑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创伤性脑水肿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我们采用改进Feeney’s自由落体硬膜外撞击方法制作大鼠重度脑创伤模型,  相似文献   
372.
缺血性肠病是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组具有一定临床病理特点的独立性疾病,该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肠壁血流减少所致的肠壁缺血性损害,使肠壁营养障碍的一种综合征。随着社会人口的日益老年化,动脉硬化所致的疾病发病率增加,缺血性肠病的患病率也有所增加。尤其是老年人临床表现不典型、误诊率高、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是临床上严重的急腹症之一。本院2007—2008年共收治16例缺血性肠病患者,现对其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73.
近年来变应性鼻炎患病率明显上升,已成为上呼吸道的主要慢性炎症性疾病。变应原检测方法对该病的预防、诊断及针对性治疗起关键作用。目前,临床上使用最广的变应原检测方法是皮肤点刺试验和血清特异性IgE检查。现将两种检测方法做一综述,以便临床医师针对变应性鼻炎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374.
基因扩增技术(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简称PCR)是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水平的一种新的疾病检测手段,具有灵敏、特异、微量、简便、快速等优点,操作中影响因素颇多,质量控制难以掌控,尤其是分析前质量控制涉及环节较多,是目前实验室质量控制中最薄弱也是最需要重视的环节。控制好这些环节,对提高PCR检验的准确度、可信度,提高分子生物学诊治水平,提高检验人员的业务水平,减少医患纠纷以及对PCR实验室的技术准入、验收都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笔者从PCR检验申请单正确填写,患者的准备,标本的采集、处理、运送、储存、不合格标本的拒收,实验室技术人员的要求,仪器设备的校准、维护,试剂、耗材的质检,标准化操作程序(SOP)的编写和执行、实验室安全等分析前的相关环节对PCR检验质量的影响予以阐述,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75.
食管异物传统的检查方法是做胸透或食管吞服钡棉检查.对于透X线异物,以上两种检查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及假阴性.多层螺旋CT(MSCT)扫描不但能明确异物的大小及位置,而且可以清楚显示异物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及有无并发症,为患者及时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76.
脑膜瘤瘤周水肿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临床观察脑膜瘤中有60%左右出现瘤周水肿(peritumoralbrain edema.PTBE)[1].PEBE增加了肿瘤的占位效应,破坏了血脑屏障,引起了持久的弥散性颅内压增高,加重了已有的临床症状,使脑膜瘤患者术后治疗时间延长,并增加了术后并发症.PEBE与脑膜瘤的大小、位置、组织学类型有一定关系[1],最近研究发现脑膜瘤与正常脑组织之间的接触面的形态变化以及水动力学等理化因素也与PEBE形成相关.  相似文献   
377.
目的:研究腺病毒载体介导人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human 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heNOS)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在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的表达。方法:体外培养、扩增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对培养的细胞进行成骨、成脂肪诱导分化和细胞免疫表型鉴定;用PmeI线性化后去磷酸化的pShuttle—heNOS—EGFP转化含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的感受态BJ 5183,使其在细菌内发生同源重组,获得阳性重组质粒pAdEasy—heNOS—EGFP。重组质粒经PCR、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后经Pac I酶切,转人AD 293细胞,包装成重组腺病毒Ad—heNOS—EGFP。用重组腺病毒Ad—heNOS—EGFP对MSCs进行转染,并用荧光显微镜及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转染细胞内EGFP和heNOS蛋白质的表达。结果:pShuttle—heNOS—EGFP与pAdeasy--1在BJ 5183中成功地发生了同源重组,得到了重组腺病毒质粒pAdEasy—heNOS—EGFP。重组质粒在AD 293细胞中包装成重组腺病毒Ad—heNOS—EGFP。经基因转染的MSCs中高表达heNOS和EGFP。结论:采用腺病毒载体可以将外源性的heNOS基因转染至MSCs中,并得到有效表达,且携带的EGFP标记可以直观地检测靶细胞感染和外源基因的表达情况,这将为勃起功能障碍的细胞治疗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78.
从信息时代对人才素质结构的要求、网络及网络教学的特点出发,分析学校开展网络教学的重要意义;以及网络教学的开展给学校教学带来的新变化、新特点;提出目前开展网络教学的迫切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经过对信息时代学校网络教学各方面的讨论分析,确实对学校网络教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一定程度上对教学效率的提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79.
目的分析2009-2018年哈尔滨市MSM的HIV感染状况、时间变化趋势及其相关因素,为MSM艾滋病综合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2009-2018年每年4-7月在哈尔滨市通过滚雪球方法招募MSM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统一的调查问卷收集其人口学、行为学及血清学相关信息。运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运用Joinpoint 4.8.0.1软件计算各变量年度变化百分比(APC),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进行时间趋势分析。结果2009-2018年调查MSM共4813人,HIV抗体阳性率为11.3%(543/4813)。Joinpoint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2015年为分界点,2009-2015年HIV抗体阳性率呈上升趋势(Z=4.2,P<0.05),2015-2018年呈下降趋势(Z=-1.3,P=0.3)。梅毒抗体阳性率为12.9%(621/4813),Joinpoint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009-2013年哈尔滨市MSM梅毒抗体阳性率呈快速下降趋势(Z=-2.8,P<0.05),2013-2018年呈缓慢下降趋势(Z=-0.7,P=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SM感染HIV危险因素包括网络招募(aOR=1.307,95%CI:1.057~1.617)、年龄≥30岁(aOR=1.905,95%CI:1.235~2.939)和梅毒抗体阳性(aOR=4.728,95%CI:3.751~5.961);保护因素包括艾滋病知识知晓(aOR=0.598,95%CI:0.433~0.825)和最近6个月同性肛交坚持使用安全套(aOR=0.683,95%CI:0.550~0.850)。结论2009-2018年哈尔滨市MSM的HIV阳性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15年达到峰值,梅毒抗体阳性率呈下降趋势,基于社交软件、年龄≥30岁及梅毒抗体阳性的干预模式需重点探索,并促进使用安全套和梅毒转诊治疗。  相似文献   
380.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对脑梗死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 :2012年1月~2013年12月于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成非阿司匹林组50例,阿司匹林组50例。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Hcy、hs-CRP水平,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对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估。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血Hcy、hs-CRP水平明显降低,NISSH评分明显降低,血Hcy、hs-CRP水平与患者的NISSH评分呈正相关。治疗后阿司匹林组Hcy、hs-CRP水平较非阿司匹林组明显降低。治疗后阿司匹林组NISSH评分较非阿司匹林组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阿司匹林治疗后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hs-CRP水平降低,生活质量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