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66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5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生活主张     
秦汉 《中国药店》2013,(14):86-87
从美丽富饶的乌苏里江,到天涯海角的海南三亚;从神秘传奇的布达托宫,到海滨之城威海,只要是和风景与休闲有关的城市,大都留下了她探寻的脚步。虽然没有三毛那样惯于流浪的情结,但她却对不同城市的风土人情有着不一样的认知与期待。她,就是洛阳芝林大药房的店长梁真真。  相似文献   
52.
53.
目的:将氧化石墨烯加入壳聚糖/p-甘油磷酸钠温敏凝胶中,制备石墨烯/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复合温敏凝胶,表征其基本理化性质并对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评价.方法:将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加至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chitosan/β-glycerophosphate,CS/GP)温敏凝胶体系中,根据GO与CS不同的质量分数,制备了1wt%GO/CS/GP和3wt%GO/CS/GP复合温敏凝胶,以CS/GP温敏凝胶为对照,表征了各凝胶成胶时间、化学结构变化、微观结构和吸水率.将小鼠前成骨细胞MC3T3-E1接种于凝胶中,SEM观察细胞接种24h的粘附现象,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并用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结果:凝胶的成胶时间随GO含量增加而缩短,CS/GP的平均成胶时间为(9.05±0.21)min,1wt%GO/CS/GP的平均成胶时间为(6.60±0.22)min,3wt%GO/CS/GP平均成胶时间为(4.50±0.18)min;GO和CS可通过酰胺键结合;凝胶均呈现出均一的相互通联的支架结构,1wt%GO/CS/GP复合温敏凝胶具有更大孔径(44.8±4.3μm)和吸水率(527±21%)以及更好的促成骨细胞增殖生长特性.结论:相比于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温敏凝胶,石墨烯/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复合温敏凝胶具有更好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下与开腹规则性肝段或肝叶切除术治疗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IHS)患者的疗效及血清Junus激酶蛋白2(JAK2)、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变化。方法 2017年1月~2020年1月我院肝胆外科收治的复杂性IHS患者,5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开腹规则性肝段或肝叶切除术治疗,58例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下规则性肝段或肝叶切除术治疗。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JAK2、STAT3和MCP-1水平。结果 观察组术中结石清除率为9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4%(P<0.05),最终结石清除率为9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7%(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为(2.1±0.7)h,显著短于对照组【(3.4±1.2)h,P<0.05】,下床活动时间为(1.7±0.5)d,显著短于对照组【(3.6±0.8)d,P<0.05】,开始进食时间为(2.6±0.9)d,显著短于对照组【(4.5±1.5)d,P<0.05】,术后住院时间为(3.8±2.6)d,显著短于对照组【(9.2±4.4)d,P<0.05】;在术后3 d,观察组血清白介素-6(IL-6)水平为(81.5±9.6)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173.8±14.3)pg/mL,P<0.05】,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为(59.3±7.5) mg/L,显著低于对照组【(91.4±11.7)mg/L,P<0.05】,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为(0.41±0.03)μg/L,显著低于对照组【(0.67±0.05)μg/L,P<0.05】;血清JAK2水平为(24.8±6.1)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29.2±6.7)pg/mL,P<0.05】,血清STAT3水平为(152.2±16.1)ng/L,显著低于对照组【(1.6±0.5)ng/L,P<0.05】,血清MCP-1水平为(24.8±6.1)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185.9±24.3)pg/mL,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9%,显著低于对照组(20.8%,P<0.05)。结论 采取腹腔镜下规则性肝段或肝叶切除术治疗复杂性IHS患者疗效较好,可能与降低了血清JAK2、STAT3和MCP-1等因子水平,有效缓解了慢性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OPG、RANK和RANKL水平的变化在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随机选择在本院住院治疗的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例228例为病例组,同期因其他外伤入院者106人为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OPG、RANK和RANKL的水平。比较2组OPG、RANK和RANKL的水平及OPG/RANKL比值的变化。结果骨折后病例组OPG水平上升,至伤后1周达到最高(206.64±57.22)pg/m 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伤后2周仍维持在较高的水平。病例组RANK和RANKL在伤后第3天达最高,分别为(108.45±20.45)pg/m L和(107.45±32.67)pg/m 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然后逐步下降。病例组OPG/RANKL比值在伤后呈升高趋势,至伤后2周达到高峰(2.13±0.02),伤后第3天、1周、2周、4周的比值均显著高于伤后第1天(P0.05)。OPG与RANKL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 OPG/RANK/RANKL系统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术后的愈合有较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6.
目的 观察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93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0例采用股骨近端膨胀髓内钉(EPFN)进行内固定,为EPFN组;53例采用PFNA进行内固定,为PFNA组,对两组手术效果、操作不当发生率、患者术后疼痛及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平均下床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平均手术时间短于EPFN组,平均出血量少于EPFN组,操作不当及大腿疼痛发生率低于EPF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快捷的优点,更符合股骨近端生物力学的要求,可最大限度地避免操作失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7.
目的总结采用粗隆下截骨和生物固定型带股骨柄模块的人工关节假体治疗CroweⅣ型髋臼发育不良伴骨关节炎的效果及经验。方法回顾从2004年2月到2009年4月对12例21髋CroweⅣ型髋臼发育不良伴骨关节炎患者治疗的详细过程及疗效,记录所有的并发症。全部采用粗隆下截骨和S-ROM生物固定型人工关节假体置换术进行治疗。髋臼杯假体均植入真臼位置,7例13髋采用自体股骨头于髋臼外上方作结构性植骨,均作了粗隆下缩短截骨术,平均截骨长度为39.4 mm(35~50 mm)。结果平均随访30.8个月(6~62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明显改善(t=24.862,P0.01),从术前的平均(38.2±6.4)分(28~48分)到术后平均(82.1±8.6)分(62~94分)。术后肢体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延长(t=12.099,P0.01),平均(33.5±12.7)mm(11~65 mm)。术前所有患者均有明显跛行,术后4例有轻度跛行,2例仍需扶双拐行走。19髋股骨截骨处愈合良好,2髋截骨处延迟愈合。在最后一次回访时显示髋臼假体和股骨柄假体位置均良好,无松动、下沉、断钉、骨溶解及异位骨化出现。髋关节中心平均下移了73.0 mm(46~105 mm)。结论利用S-ROM带股骨柄模块的生物固定型人工关节假体的高度适配性,加上在真臼位置加深髋臼,适当植骨,以及精确的粗隆下截骨,是治疗CroweⅣ型髋臼发育不良伴骨关节炎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58.
微创稳定系统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微创稳定系统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7例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照Schatz-ker分型:Ⅱ型6例,Ⅴ型12例,Ⅵ型9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所有患者均采用单一的微创稳定系统(LISS)内固定。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时间9~18个月(平均14.1个月),全组病例无感染,无延迟愈合及骨不连、断钉、断钢板等并发症发生,临床骨愈合时间平均12.7周。术后1年膝关节HSS评分平均分82.1分(68~95分)。结论对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采用微创稳定系统治疗安全、有效,可以获得良好的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59.
秦汉 《中国药店》2013,(4):38-38
作为一家单体店的老板,李庆平越来越感到寒冬来临。农历蛇年的到来,丝毫没有给她喜悦感,反而给了她无尽压力:手中拿着2012年的财务报表,她感到脊背生凉。药店业绩出现了开店6年来的首次下滑,幅度达到4%。屋漏偏逢连夜雨,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更令她倍感苦恼。"底薪"惹祸这天,报纸上出现一则消息:自今年元月起,河南省出台文件规定全省范围内,一类行政区域的最低工资标准上调为1240元/月。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老年人臂丛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60岁以上ASAⅠ~Ⅲ级行择期上肢手术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给予的局麻药为0.298%的甲磺酸罗哌卡因,B组为0.447%的甲磺酸罗哌卡因,C组为0.596%的甲磺酸罗哌卡因,观察三组间起效时间、阻滞完全时间、麻醉效果、手术结束时手臂运动神经恢复情况、并发症的差异。结果A组起效时间、阻滞完全时间均大于B组和C组,手术结束时手臂运动神经恢复情况A组10例多于B组3例和C组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浓度的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老年人臂丛阻滞都能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且随着浓度降低,麻醉恢复质量随之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