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8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5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8篇
肿瘤学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应用加压内固定装置治疗拇外翻畸形15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Chevron手术应用加压内固定装置,治疗疼痛性拇外翻畸形的疗效.方法 应用Chevron治疗15例(17足)疼痛性拇外翻患者,比较手术前后拇外翻角及第一、二跖骨间夹角的变化.并探讨该术式的适应证和并发症.结果 本组15例患者,术后1例切口皮肤坏死.术后随访1~2年,14例骨愈合良好,无延迟愈合及不愈合情况,效果满意.术后1年与术前相比,患者的拇外翻角及第一、二跖骨间夹角平均矫正17.8°和5°,效果满意.结论 采用Chevron手术治疗拇外翻并应用加压内固定装置三维立体的方法矫正拇外翻畸形,是治疗疼痛性拇外翻畸形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72.
强啡肽对大鼠行为学和脊髓组织学改变的影响及受体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明强啡肽(Dyn)对脊髓的损伤效应及其受体机制。方法观测大鼠鞘内注射DynA(1-13)或联合注射Kappa阿片受体拮抗剂nor-BNI或兴奋性氨基酸(EAA)的NMDA受体拮抗剂MK-801后的运动功能和脊髓病理学变化。结果注射30nmolDyn组3d时,Tarlov运动功能评分下降,脊髓前角神经元数目减少,GFAP阳性神经胶质细胞数轻度增生。14d时,Tarlov运动功能评分未恢复,神经胶质细胞增生明显。而鞘内联合注射100nmol nor-BNI、100nmol MK-801后3d时与单纯Dyn组结果相似,14d时Tarlov运动功能评分明显恢复,脊髓前角神经元数目较Dyn组多,GFAP阳性神经胶质细胞增生不明显,nor-BNI组与MK-801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结论Dyn鞘内注射可使大鼠运动功能、脊髓组织损害,而nor-BNI或MK-801有对抗其损害作用。Dyn的病理作用是通过Kappa阿片受体和EAA的NMDA受体两种途径介导的。  相似文献   
73.
上颈椎内固定技术及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往,上颈椎被视为内固定手术的高危区域,从而限制了上颈椎疾患手术的开展。近20年来,随着颈椎外科生物力学研究的进展以及对颈椎解剖和手术潜在并发症的深入理解,上颈椎内固定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74.
75.
肩关节复发性脱位很常见,特别是军事训练中较易发生。初次脱位后处理不当,易形成复发性脱位。手术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方法很多,疗效不一。我院自2000年1月~2006年12月,用改良的Boytchev[1]法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1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8例  相似文献   
76.
目的评价和分析经胸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该术式共治疗胸椎结核25例。病灶位于T5-12,共累及椎节35个,平均1.4个。所有病例均有程度不同的后凸畸形,Cobb’s角平均29.8°。有13例伴脊髓不全损伤,按Frankel分级:C级5例,D级8例。所有病例均给予系统抗结核治疗。结果本组病例均获得1~3.5年(平均1.8年)的随访。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1例术后复发及螺钉松动或钢板折断。植骨融合时间平均4.8个月。后凸畸形平均矫正21.1°,随访期内平均丢失3°。脊髓不全损伤术后神经功能均恢复至E级。本组有1例术后出现入路侧肺不张,1例在术后拔除胸腔闭式引流管后出现血胸,经对症处理后均治愈。结论该术式治疗胸椎结核是安全有效的。合理化疗、彻底清创、充分植骨和坚强内固定以及有效的胸腔并发症预防等均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7.
198 0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我院采取联合矫形术治疗儿童先天性髋脱位 186例 ,2 6 2个髋关节 ,取得较好效果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本组共 186例 ,男 4 6例 ,女 14 0例 ,年龄 2~ 15岁。双侧 85例 ,单侧 10 1例 ,其中左侧5 9例 ,右侧 4 2例 ,半脱位 34髋 ,股骨头脱位 3.0cm以上者 96髋。1 2手术方法1 2 .1手术适应证  (1)年龄主要适用于 4 - 12岁的儿童 ,但对 2 - 3岁经手法复位失败的病例及少数13- 15岁少年患者也可试用 ;(2 )髋关节半脱位髋臼发育差 ,臼浅小而倾斜度大 ,髋臼指数超过 30°以上 ,头臼间隙增宽者 ;(3)髋…  相似文献   
78.
半月板大部或次全切除后并发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导致膝关节病废的主要原因之一。采用组织工程学方法修复损伤的半月板组织,在几个重要环节上取得了较明显的进展,利用胶原构成的支架,加上自身的软骨细胞,此种支架密度低,有利于血管长入及与周边组织愈合。种子细胞以自身纤维软骨细胞最为理想,能够形成几何形状的半月板组织,在远期观察半月板组织的生物性能,尚缺乏足够的时间,有待于从基础到临床获得较为可靠的数据来证明组织工程学修复损伤半月板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79.
滑动加压髁钢板治疗股骨髁上骨折及术后康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院自 1998年以来采用滑动加压髁钢板 (DCS)治疗股骨髁上骨折 2 0例 ,取得了较好疗效。本文着重对治疗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加以总结 ,以供同道借鉴。1 临床资料本组 2 0例 ,男 14例 ,女 6例 ;年龄 19~ 6 5岁 ,平均 39 3岁。左侧 7例 ,右侧 13例。致伤原因 :车祸伤 10例 ,坠落伤 6例 ,重物压伤 4例。骨折类型 :闭合骨折 15例 ,开放骨折 5例 ;屈曲型骨折 14例 ,伸直型骨折 6例 ;横行骨折 5例 ,斜形骨折 4例 ,粉碎骨折11例。其中合并同侧股骨髁间骨折 5例 ,合并同侧胫骨骨折 2例。2 治疗方法2 1 手术方法 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患肢垫…  相似文献   
80.
背景:骨性关节炎一直被认为是关节软骨的退变和降解。现已逐步认识到软骨下骨结构及分子代谢的病理变化在关节退变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目的:观察软骨下骨在骨性关节炎进程中结构及细胞、相关因子和信号通道的变化,分析软骨下骨的病理改变对关节软骨退变的影响。 方法:使用骨性关节炎、软骨下骨、软骨退变、骨重建、骨代谢等关键词,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与PubMed、Medline、Embase数据库中的相关研究论文,了解骨性关节炎进程中软骨下骨骨代谢平衡破坏后在结构及分子信号机制的病理变化,分析这些病理改变与关节软骨退变的关系。 结果与结论:纳入 54篇符合标准的文献。软骨下骨的病理骨重建贯穿骨性关节炎的始终,局部骨细胞的代谢及干细胞分化异常与软骨退变相互影响。通过对软骨下骨病理骨重建过程中骨细胞代谢机制的深入了解,为骨性关节炎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