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71.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病理现象,患者的颈椎后纵韧带发生病理性的异位骨化,导致脊髓、神经根或血管的慢性压迫。本病好发于日本和亚洲人群。近年来的研究认为,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为一种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的复杂疾病。目前怀疑的易感基因包括胶原11A2(COL11A2)、胶原6A1(COL6A1)、胞外核酸焦磷酸酶/磷酸二酯酶1(ENPP1)、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瘦素受体、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人类白细胞抗原(HLA)、视黄酸X受体β(RXRβ)、雌激素受体、白细胞介素-1(IL-1)、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以及G-蛋白偶联嘌呤受体P2Y1(P2RY1)等。  相似文献   
72.
股骨远端的骨折发生位置靠近膝关节,有的骨折线涉及膝关节面,治疗不当会影响膝关节功能,除单纯无移位骨折外,应予以手术治疗.作者2001~2004年,采用逆行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4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3.
74.
皮质骨轨迹螺钉技术在老年腰椎结核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小樟  石仕元  郑琦  朱博  金阳辉  郑铭锋 《中国骨伤》2018,31(11):1012-1016
目的:探讨老年腰椎结核Ⅰ期行皮质骨轨迹(cortical bone trajectory,CBT)螺钉技术联合前路小切口病灶清除支撑植骨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采用CBT螺钉技术联合前路小切口病灶清除治疗的22例腰椎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3例,女9例,年龄(73.3±7.1)岁。Frankel分级:B级2例,C级5例,D级6例,E级9例。对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Cobb角、红细胞沉降率(ESR)、Frankel分级进行分析,并观察手术并发症、内植物稳定性和植骨融合情况。结果:2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18.7±4.6)个月。有2例患者术后3个月发现前路手术对侧腰大肌脓肿增大,行B超定位下置管引流后治愈。余20例均Ⅰ期愈合,无窦道形成及脊柱结核复发。末次随访Frankel分级:C级3例,D级5例,E级14例。末次随访后凸Cobb角由术前的(17.68±3.86)°减少至(4.77±2.47)°;VAS评分由术前的(6.95±2.26)分减少至末次随访时的(2.18±1.59)分;ESR由术前的(47.14±20.85) mm/h降至末次随访的(16.77±11.42) mm/h。X线、CT检查均提示已骨性愈合,平均融合时间为(4.9±1.2)个月。结论:采用Ⅰ期皮质骨轨迹螺钉技术联合前路小切口病灶清除支撑植骨治疗老年腰椎结核是较为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5.
石仕元  顾军  余涌杰 《中国骨伤》2007,20(9):634-635
膝关节及其周围的创伤常常会导致膝关节活动度的丧失,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膝关节僵直。目前治疗上仍有一定的困难,膝关节粘连松解的各种手术方法也存在着较多的并发症。自2002年4月至2006年4月,对20例病程超过6个月的膝关节僵直患者,进行了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粘连松解手术,获得安全有效的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76.
脊柱结核外科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威  石仕元  祖罡 《中医正骨》2007,19(9):69-70
脊柱结核是肺结核的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据报道有10%的肺结核患者并发骨结核,而其中有50%患者伴有脊柱结核。上世纪90年代以后,结核在发达国家的发病率明显减少,但尽管不是很平均,脊柱结核仍会在发达国家中发生,特别是随着艾滋病(AIDS)的蔓延,脊柱结核的发病率又有抬头的趋势。在发展中国家,肺结核的控制情况仍不容乐观,而儿童和青年病人多并发有脊柱结核。  相似文献   
77.
目的:比较在胸椎结核经肋横突入路手术中,捆绑式多折段肋骨植骨、髂骨植骨和钛网植骨3种不同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07例胸椎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中植骨方式的不同分为3组。107例患者均采用肋横突手术入路,彻底清除结核病灶坏死组织后,分别予以髂骨植骨(36例,A组),捆绑式肋骨植骨(35例,B组)以及钛网植骨(36例,C组)3种不同方式进行植骨,对3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术中植骨所需时间、术中失血量、病灶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Cobb角、植骨融合时间、脊髓神经恢复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3~24个月,术中植骨所需时间A组为(23.2±4.1)min,B组为(23.8±4.4)min,C组为(25.5±4.2)min,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A组为(541.6±35.3)ml,B组为(46.8±27.8)ml,C组为(540.1±34.5)ml,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A组(46.0±3.1)%,B组(46.4±3.3)%,(45.3±3.6)%,末次随访时分别为(8.6±5.0)%、(8.1±4.2)%、(9.4±4.3)%,术前及末次随访3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Cobb角A组为(35.1±4.8)°,B组为(35.2±4.5)°,C组为(35.2±4.5)°,术后3 d分别为(15.1±3.6)°、(15.3±3.1)°、(15.2±3.4)°,末次随访时分别为(17.7±3.3)°、(17.9±3.9)°、(18.6±3.6)°,术前、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植骨融合时间A组为(5.6±0.5)个月,B组为(5.6±0.6)个月,C组为(5.8±0.6)个月,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Frankel分级:B级4例,C级7例,D级10例,E级86例,3组患者治疗后脊髓神经功能均有一定程度恢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肋横突入路病灶清除捆绑式肋骨植骨、髂骨植骨及钛网植骨均能有效治疗胸椎结核,但捆绑式肋骨植骨可有效避免髂骨供区并发症,是髂骨移植的一种有效的替代方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8.
张晨威  费骏  石仕元  陶晓  祖罡  胡金平  曹天一 《中国骨伤》2021,34(11):1065-1071
目的:探究多模式神经电生理检测(multimodal intraoperative monitoring,MIOM)技术在经肋横突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及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术中评判脊髓及神经根功能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19年9月确诊为胸椎结核并行经肋横突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及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的25例患者临床资料。25例患者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20~83(63.45±9.65)岁;单个椎体破坏3例,2个椎体破坏13例,3个及3个以上椎体破坏9例。所有手术患者术中行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经头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ranscranial electric stimulation-motor evoked potential,TES-MEP)检查,并采用自发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EMG)监测椎弓根螺钉置入及病灶清除。检测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评价患者炎性指标下降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患者胸椎疼痛情况,通过Cobb角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价功能改善情况。结果:25例患者均成功监测。5例患者在术中出现SEP波形异常,其中3例为术中清除病灶及冲洗时脊髓受压导致,及时更换器械及操作手势、调整冲洗水流速后波形恢正常;1例因收缩压下降引起,及时予以升压处理后,波形恢复正常;1例SEP波形出现异常后,暂停手术操作10 min后自行恢复,并至手术结束前未再次出现波形异常。7例患者TES-MEP波形异常,其中5例在椎弓根螺钉置钉时出现,术中及时调整钉道,重新置钉后波形恢复;1例因术中手术床倾斜引起,及时调整手术床后,波形逐渐恢复;1例在椎弓根钉棒系统矫形时出现,术中对侧钉棒矫形完成后波形逐渐恢复正常。5例患者在出现TES-MEP波形异常患同时检测到EMG爆发电位,调整后,EMG爆发电位消失。未出现TES-MEP与SEP波形同时异常的患者。患者术后VAS、ESR、Cobb角、ODI较术前均有改善(P<0.05)。结论:胸椎结核患者在采用Ⅰ期经肋横突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及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术中联合应用SEP、TES-MEP和EMG监测能及时反映脊髓及神经根功能,在取得良好固定及病灶清除的同时避免术中损伤。  相似文献   
79.
真菌感染在骨关节感染中极为少见,曲霉菌为常见真菌种类,一般感染肺部多见,感染脊柱临床仅见零星报道,真菌性脊柱炎的最初症状一般是非特异性的,易误诊。对于原因不明的脊柱感染应高度怀疑真菌感染的可能性[1]。2016年可收治胸椎曲霉菌感染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0.
个性化全骨盆三维有限元建模及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高度仿真的个性化的完整骨盆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模拟。方法从CT精确重建独立的左、右髋骨和骶骨实体模型,根据髋骨和骶骨的外形特征,利用专门的流线型生物力学有限元网格划分器生成规则的体网格模型,并进一步建立骶髂关节的终板、软骨、关节接触面,和骨盆上的主要韧带组织及耻骨间盘。在建立的完整模型上去掉一侧的骶髂关节韧带群进行骨折脱位模拟,并与正常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建立了高精度的个性化全骨盆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包括左右髋骨和骶骨的皮质骨、松质骨,骶髂关节的终板、软骨和带摩擦的关节接触面,韧带包括骶髂骨间韧带、骶髂前韧带、骶髂后韧带、骶棘韧带、骶结节韧带、耻骨上韧带和耻骨弓状韧带,以及耻骨间盘。正常模型的加载模拟和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模拟的预测结果均与文献试验生物力学结果相符合。结论利用专门的生物力学有限元建模工具能建立更复杂更精确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成为全骨盆生物力学分析研究的平台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