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目的观察原发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primary mediastinal large B cell lymphoma,PMBL)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18例PMBL、19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非特殊类型(diffuse large B cell lyphoma-non-specific type,DLBCL-NOS)和10例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lassical Hodgkin lymphoma,CHL),分析其临床特点及病理形态学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D200的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8例PMBL患者中位年龄31岁,均发生于前纵隔,因肿瘤巨大而引起相应压迫症状。肿瘤细胞形态多样,中等大细胞弥漫分布,细胞呈单核类圆形或多核瘤巨细胞,透明细胞或梭形细胞样多见,间质均有不同程度的硬化,与非纵隔原发DLBCL-NOS及CHL形态上有重叠。免疫组化染色示CD200在PMBL中的阳性率为100%(18/18),DLBCL-NOS阳性率为36.84%(6/19),CHL阳性率为90%(9/10)。CD200表达在PMBL与DLBCLNOS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0),DLBCL-NOS组与CHL组间也存在差异(P=0.012),而CD200表达在PMBL组与DLBCL-NOS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8)。结论 PMBL属于大B细胞淋巴瘤的一种特殊类型,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点,组织形态复杂多样,免疫组化标记CD200可协助PMBL与DLBCL-NOS的鉴别诊断,但CD200在PMBL与CHL鉴别诊断中无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52.
蒽环类药物急性心脏毒性的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彦芝  姜达  刘凤玲  田薇  李清华  李莉 《河北医药》2011,33(12):1824-1825
目的 观察综合心电图、血浆肌钙蛋白I(cTnI)、脑利钠肽(BNP)水平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多种方法监测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2例乳腺癌患者,分别于化疗前、第1周期化疗后、及化疗总疗程结束后1个月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检查心电图,检测cTnI、BNP水平及LVEF,分别比较不同时间点各指标间的差异。结果蒽环类药物治疗后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及心电图表现,cTnI、BNP升高,LVEF下降,化疗早期心电图、BNP发生改变(P〈0.05),多疗程化疗后可出现cTnI、LVEF的改变(P〈0.05)。结论心电图、cTnI、BNP、LVEF在蒽环类药物化疗的不同时间综合监测可能有助于早期发现心肌损害,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3.
海娜粉染发剂的致突变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疆特有染发剂海娜粉的致突变性。方法:采用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及精子畸形试验,检测海娜粉的致突变性。结果: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海娜粉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5000、2500、1250mg/kg)和阴性对照组(蒸馏水)微核率分别为0.8‰、1.0‰、0.9‰和0.8‰,海娜粉各剂量组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小鼠精子畸形试验,高、中、低剂量组和阴性对照组精子畸形率分别为1.4%、1.6%、1.4%和1.3%;海娜粉各剂量组精子畸形率与阴性对照比较组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未发现海娜粉的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154.
六西格玛管理法对围手术期服务质量改进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设计了综合医院围手术期六西格玛管理模式,并进行了试验研究,以评价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干预性研究方法.设立干预组和对照组。制定和筛选出评价指标,根据前后统计结果,判断总体改善和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组总体有明显的改善.对照组总体改善不明显:干预组评价指标横比、纵比均有明显的改进。结论围手术期六西格玛管理模式的应用可明显改善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对医疗服务行为有较大的良性影响,并有利于医院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5.
目的 探讨新疆特有染发剂海娜粉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小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皮肤刺激性/腐蚀性试验、急性眼刺激性/腐蚀性试验,观察海娜粉的急性经口毒性及其对皮肤、眼睛的刺激强度.结果 海娜粉的小鼠急性经口半数致死量(LD50)>5 000 mg/kg;对小鼠皮肤刺激属0~<0.5级,即为无刺激性;对小鼠眼刺激积分为0,即为无刺激性.结论 新疆特有染发剂海娜粉属无急性毒性、无刺激性的天然染发剂.  相似文献   
156.
新疆医科大学毒理学双语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新疆医科大学目前本科双语教学水平的现状进行分析,强调开展毒理学双语教学的重要意义,并从教师备课、授课角度,针对学生民族结构特点采取适宜教学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7.
目的:观察艾灸"犊鼻""足三里"穴对膝骨关节炎(KOA)模型兔膝关节软骨病理学及行为学的影响,为艾灸的局部抗炎、镇痛作用提供依据.方法:将40只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艾灸组、抑制剂组,每组10只.模型组、艾灸组、抑制剂组兔采用注射木瓜蛋白酶法造模,造模成功后,艾灸组、抑制剂组实施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58.
郭莉洁  武凡  田薇 《中国校医》2023,(5):339-342
目的 分析新疆某医学院校在校大学生近视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相关依据。方法 2022年1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某医学院校515名在校大学生开展横断面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近视的因素。结果 515名大学生近视患病率为75.92%,其中男生近视患病率为73.27%,女生近视患病率为77.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82,P=0.258);汉族(84.15%)和少数民族(58.93%)学生近视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390,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最长连续看手机时间>3 h(OR=2.395,95%CI:1.207~4.751)、每天累计看电脑2~<4 h(OR=4.367,95%CI:1.225~15.566)为视力危险因素,保持前胸距桌一拳(OR=0.551,95%CI:0.349~0.870)、使用台灯(OR=0.624,95%CI:0.394~0.989)为视力保护因素。结论 近视的原因可能与最长连续看手机时间、电脑时间、用...  相似文献   
159.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中LncRNA CUST_49525和CUST_47163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表达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AML患者与健康对照组人群外周血淋巴细胞中LncRNA CUST_49525和CUST_47163的表达水平,并通过胞质分裂阻滞微核试验检测两组人群淋巴细胞微核率。利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其差异,并绘制ROC曲线分析其诊断意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ML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LncRNA CUST_49525和CUST_47163的表达水平均下调(P<0.01),而淋巴细胞微核率显著升高(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LncRNA CUST_49525在外周血淋巴细胞中表达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42,其95%CI为0.627~0.858;LncRNA CUST_47163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9,其95%CI为0.769~0.949。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细胞率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48,其95%CI为0.899~0.997。三者联合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  相似文献   
160.
目的 通过检测LncRNA CUST-49525和CUST-40243在1,4-苯醌致细胞毒性过程中表达的变化,为后期研究两者在细胞毒性中参与的调控作用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0、10、20、40μmol/L的1,4-苯醌染毒K562细胞24 h,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特征;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生长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情况;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LncRNA CUST-49525和CUST-40243表达情况。结果 1,4-苯醌染毒K562细胞24 h后镜下观察细胞数量和形态发生明显改变,与对照组相比,20和40μmol/L剂量组K562细胞相对增殖率显著降低(P<0.01);各剂量组1,4-苯醌均可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呈现浓度依赖性(P<0.01),与对照组相比,20和40μmol/L剂量组K562细胞G1期比例增加(P<0.01),S期比例下降(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20和40μmol/L剂量组K562细胞中LncRNA CUST-49525和CUST-40243表达量增加(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