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6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112篇
耳鼻咽喉   23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19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301篇
内科学   170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93篇
特种医学   82篇
外科学   205篇
综合类   727篇
预防医学   325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282篇
  3篇
中国医学   238篇
肿瘤学   8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85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40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磷酸化Stat3(p-Stat3)蛋白的EC-1细胞株。方法:应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将pXJ40-Stat3质粒转染入EC-1细胞中,G418筛选得稳定转染pXJ40-Stat3的EC-1细胞株,IL-6处理20min以获得稳定表达p-Stat3蛋白的EC-1细胞株(转染pXJ40-Stat3+IL-6处理组)。同时以稳定转染pXJ40-Stat3(转染pXJ40-Stat3组)、IL-6处理组(不转染)、空载体组和空白组细胞作为对照。分别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Stat3 mRNA和p-Stat3蛋白的表达。结果:5组细胞中Stat3 mRNA和p-Stat3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Stat3 mRNA=5.971,P=0.010;Fp-Stat3=7.334,P=0.005)。转染pXJ40-Stat3+IL-6处理组EC-1细胞中Stat3 mRNA表达最高(0.72±0.01),其次是转染pXJ40-Stat3组(0.65±0.01),均高于其他3组。转染pXJ40-Stat3+IL-6处理组EC-1细胞中p-Stat3蛋白表达最高(0.72±0.03),其次为IL-6处理组(0.65±0.01),均高于其他3组。结论:成功建立稳定表达p-Stat3蛋白的EC-1细胞株。  相似文献   
62.
63.
目的探讨颅脑及颈椎MRI成像时不同牙位钴铬合金、镍铬合金桩核冠MRI图像伪影累及的具体解剖结构,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对材料的选取。方法选择钴铬合金(Co 60.2%,Cr 25%,W 6.2%,Mo 4.8%,Ga 2.9%,Si,Mn)、镍铬合金(Ni 60%~64%,Cr 21%~25%,Mo 10%~12%),制成右上及左上1、6标准桩核冠模型。选择口腔卫生良好,口腔内恒牙列完整、咬合正常、无充填体及修复体、无龋齿、无牙列拥挤、无颈椎及颅脑疾病的成年健康志愿者20例,其中女性10例,男性10例;年龄31~62岁,平均年龄47.85岁;体质量45~80 kg;身高155~181 cm。将不同牙位的钴铬合金、镍铬合金桩核冠分别咬于志愿者相应牙位的上下牙之间,行颅脑横断面及矢状面T_2加权成像(T_2WI)、颅脑横断面弥散加权成像(DWI)、颈椎矢状面T_2WI,观察伪影对周围解剖结构的影响。结果所有志愿者不同牙位钴铬合金及镍铬合金头部横断面T_2WI、DWI各个层面图像均未出现金属伪影。在矢状面T_2WI图像上,只在近桩核冠修复体周围(舌体前部、颌骨)出现了伪影,但是金属伪影均达不到颅脑组织内,不影响对颅脑组织的观察。所有志愿者不同牙位钴铬合金及镍铬合金颈椎矢状面T2WI图像伪影只是单纯影响了桩核冠修复体局部,伪影范围达不到椎体、脊髓。结论单个钴铬合金或镍铬合金桩核冠不会对颅脑和颈椎图像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动脉硬化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初诊2型糖尿病125 例,按照骨密度分类标准分为骨量正常组、骨量减低组和骨质疏松组,测定血压、体重指数、腰围、腰臀 比、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总胆固醇、甘油三脂、HDL-C、LDL-C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0MA-IR )。并 测定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心踝血管指数(CAVI)、踝臂指数(ABI)及依赖性血管内皮舒张 功能(EDD )。结果骨质疏松组的体重指数、腰围、腰臀比均低于骨量减低组和骨量正常组(孕< 0.05或孕<0.01 ),年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H0MA-IR高于后两组(孕<0.05或孕<0.01 )。骨 质疏松组cf-PWV、CAVI均显著高于骨量减低组和正常骨量组(孕<0. 05或孕<0.01 ),而ABI和EDD 显著低于后两组(孕<0.05 ),各项动脉硬化指标在骨量减低组和正常骨量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偏 相关分析显示,在控制年龄、性别及各项代谢性指标等因素后,骨密度与EDD明显负相关(则越- 0. 312,<0. 01 ),与cf-PWV和CAVI呈显著正相关(则越0. 395和0. 252,均孕<0.01 ),与ABI未显示 相关性。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动脉硬化与骨密度水平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65.
目的:了解北京市原崇文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床人员对抑郁障碍的态度与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采用国际临床流行病学网/世界精神病协会(WPA)-国际性抑郁项目编制的"抑郁障碍态度和知识问卷",对5个中心的150名临床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培训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床人员对抑郁障碍的知识掌握情况较差,对抑郁障碍存在偏见及知晓率均不足,识别及处理的比例极低;接受培训后,知识掌握情况及识别能力均有显著的提升,但处理能力仍存在不足。结论:应加强精神卫生知识培训及社区医务人员对此诊疗技术的识别与处理水平,及早发现和处理这方面的障碍,从而提高居民整体健康水平,降低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散发型克-雅病(sporadic Creutzfeldt-Jakob disease,s CJD)的临床特点,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医师早期发现该病。方法纳入s CJD患者17例,分析其临床特点、早期症状、辅助检查结果以及生存期等。结果男女比例为1:1.83,平均发病年龄为(60±8.8)岁,首发症状以行走不稳(82.4%)、记忆力减退(64.7%)为主,其中,肌阵挛、磁共振"绸带征"、基底节异常信号、脑电图三相波、脑脊液14-3-3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82.4%、76.5%、58.8%、82.4%、70%。随访过程中,12例患者已死亡,平均生存期为(12±7.7)个月。结论本研究中,s CJD患者多数中老年发病,首发症状无特异性,磁共振"绸带征"及脑电图三相波阳性出现的几率较高。  相似文献   
67.
PTCD与ERCP对接术--微创胆道治疗的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子十二指肠镜的发展及其相关器械的改进和操作技术的进步,使胆道微创治疗的成功率大大提高.但仍有一部分病人由于各种原因致使ERCP插管不成功.从而使以ERCP插管成功为基础的胆道微创治疗无法进行。为此.国内外学者开始对常规ERCP插管失败的病例尝试先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导入导丝.并使导丝经总胆管自十二指肠乳头进入十二指肠腔内.再在十二指肠镜下将导丝拉出.在体外实现造影导管和导丝的对接.并将造影导管沿导丝推入总胆管.或在十二指肠镜下用造影导管与导丝直接对接.并沿导丝插入胆管.即PTCD与ERCP、对接术.取得了较高的成功率.采用这一技术可以使造影导管进入绝大多数ERCP插管失败病例的胆管.使这一部分患者胆道微创治疗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脱机方式在ICU老年机械通气患者拔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2013年1月—2014年5月在该院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老年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有创无创呼吸机序贯脱机治疗方式,实验组采用SIMV模式。结果实验组25例患者经上述脱机方式拔除后,其中拔管成功的有22例,一次成功率为88.00%,二次拔管的有3例,占12%;对照组30例患者经上述脱机方式拔除后,拔管成功的有18例,一次成功率为72.00%,二次拔管的有2例,占8.0%,5例拔管不成功。实验组患者经SIMV模式拔管后,在pH、PCO2两项指标上均低于对照组,PO2值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APACHEⅡ评分无明显差异。结论在对患者进行撤机拔管时,应采取SIMV模式,它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提高拔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短期和长期疗效。方法:本研究为一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纳入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32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接受常规治疗(TAU组,n=16)和常规治疗联合认知行为治疗(CBT组,n=16)。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临床大体印象量表(CGI)于基线和治疗结束时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并随访评估其半年和一年疗效。结果:112周、38周和64周时,CBT组PANSS总分显著低于TAU组(t=-2.174,-2.187,-3.256;P0.05);2在38周和64周时,CBT组阳性症状量表得分显著低于TAU组(t=-2.564,-2.146;P0.05);3在38周和64周时,CBT组一般精神病理症状量表分显著低于TAU组(P0.05);4CBT组的1年随访复发率显著低于TAU组(P0.025),而有效率显著高于TAU组(60.0%VS.20.0%,P=0.039)。结论:认知行为治疗可改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及病情严重程度,尤其是阳性症状与焦虑抑郁等一般精神病理症状,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髓母细胞瘤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收集85例髓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观察其组织病理学及免疫学表型特征,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85例髓母细胞瘤患者中男性49例,女性36例,平均发病年龄(9.35±1.18)岁。75例患者病变位于小脑(其中59例位于小脑半球,16例位于小脑蚓部),10例分别位于脊髓(5例)、第四脑室(1例)、大脑颞叶(1例)、大脑额叶(1例)、大脑枕叶(1例)、中脑(1例)。临床表现主要为颅内压增高、共济失调及患侧肢体运动障碍等,部分病人表现为言语不清、记忆力下降及肢体感觉麻木等。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突触素(Syn)阳性表达率为64%,β连环蛋白(β-catenin)阳性表达率为45%,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表达率为50%;NF、CD99肿瘤细胞散在或弱阳性表达;Vimentin、CK、Neu-N、EMA肿瘤细胞呈阴性表达;肿瘤细胞Ki-67增殖指数较高,约为60%。结论髓母细胞瘤儿童多发,预后不良,β-catenin和Ki-67免疫组化染色对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可能成为髓母细胞瘤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