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8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88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2篇
口腔科学   34篇
临床医学   727篇
内科学   162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57篇
特种医学   108篇
外科学   356篇
综合类   640篇
预防医学   264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230篇
  4篇
中国医学   240篇
肿瘤学   6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173篇
  2012年   196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192篇
  2009年   203篇
  2008年   204篇
  2007年   172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40篇
  2004年   153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分析肺感染患者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水平,为临床鉴别诊断肺感染源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肺感染患者131例,将肺感染种类分为G+菌感染组61例,G-菌感染组52例,真菌感染组18例,对照组为门诊体检健康人员78名.检测各组血清中CRP和PCT水平.结果 G+菌感染组和G-菌感染组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G+菌感染组、G-菌感染组和真菌感染组PC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G菌感染组与G+菌感染组比较,CRP和PC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CRP和PCT处于低水平状态.结论 CRP和PCT水平检测对肺感染分类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肝脏增强CT与肝脏MRI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0月我院收治的90例肝脏病变患者,均进行肝脏增强CT和肝脏MRI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效果,并探讨其应用价值。结果经病理检查证实,90例患者中肝细胞癌64例,阳性率为71.1%。根据病灶的大小、成分、组织学类型等不同,以及有无肝脏基础病变所反映的肝实质背景密度的差异,其影像学表现均存在明显不同。肝脏增强CT扫描中,动脉期直径3 cm病灶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程度下降较明显,与直径3 cm的病灶动脉期强化改变和门脉期及延迟后造影剂廓清程度有较明显差异。肝脏MRI检查,直径3 cm的病灶平扫所反映的病灶组织成分及影像学表现更为丰富多样,增强扫描动脉期均呈现为较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后强化信号均不同程度下降,与正常肝实质信号差异较明显。肝脏增强CT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与肝脏MRI检查结果相比均明显偏低(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肝脏MRI的检查效果优于肝脏增强CT,可在肝细胞癌检出与定性中常规运用。  相似文献   
63.
目的 研制一种可生物降解,其产物可完全排除机体的材料用于光声成像。方法 应用肉眼、光镜、电镜、激光粒径仪检测纳米粒物理特性;应用光声成像仪、红外光谱仪探讨纳米粒光声成像机制;应用光声成像仪检测纳米粒在体外、体内成像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肉眼观察纳米粒透明乳状,无分层,分布均匀,粒径(230.9±54.58)nm,电位(-22.8±5.75)mv,稳定性较好。二氧化碳可能是纳米粒产生光声信号原因。纳米粒光声信号随浓度、温度、时间增加而增强、面积增大;体外激光辐照对细胞无损伤作用。在体内,经鼠尾静脉注入纳米粒各组正常裸鼠血氨浓度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但精神体征与对照组无明显改变;肿瘤局部出现光声信号在4小时达到高峰,随后逐渐消失。激光能量对皮肤及皮下组织无损伤作用。结论 碳酸氢铵脂质纳米粒可用于光声成像,且是安全、有效、价廉、无副作用的。  相似文献   
64.
急性心肌梗死 (AMI)发生时 ,冠状动脉堵塞的时间越长 ,心肌不可逆损伤就越广泛 ,预后就越差。尽早再灌注可以保存坏死心肌周围尚未至不可逆损伤的心肌[1] 。缩短患者就诊后至获得有效溶栓的时间是保证患者在溶栓治疗时间窗内接受溶栓治疗的关键。我院 4年半中应用“急诊绿色通道”早期静脉溶栓治疗AMI 10 0例 ,报道如下。临床资料病例选择  10 0例AMI患者中 ,男 82例 ,女 18例 ,年龄 39~ 75岁 ,平均 5 8岁。 10 0例患者发病 3h内 4 8例 ,≥ 3~ 6h内 4 4例 ,≥ 6~ 12h内 6例 ,≥12h 2例。来急诊后 ,争取在 30min完成心电图检查 (常规…  相似文献   
65.
用组织比学,电镜细胞化学,生物化学和腹腔巨噬细胞(PM)吞噬功能测定等方法观察了中药“863”对 D—氨基半乳糖(D—Ga1N)诱发大鼠肝损伤的防护作用。结果表明:D—Ga1N 使肝脏某些酶活性降低,肝糖元、SH 减少,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下降。Ca~( )含量升高.“863”能促使肝脏某些酶的活性增强,使肝搪元、SH、SOD、Ca~( )的含量及 PM 的吞噬功能得以恢复.  相似文献   
66.
目的总结多学科团队联合治疗儿童痉挛型脑性瘫痪(以下简称脑瘫)蹲伏步态的初步经验。方法以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和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养志康复医院诊治的29例存在蹲伏步态的痉挛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男20例,女9例;平均年龄14.3岁(12~16.5岁)。患儿均行三维步态分析,由骨科医生、康复治疗师及步态研究员共同分析步态检查报告,并商定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前予康复宣教及康复训练3~4周(其中家庭康复1~3周),包括体位摆放、体位转移、轮椅训练、肌力训练等。采取单次多平面手术,包括髋关节重建术、髌韧带推进术、股骨远端短缩伸展截骨术等,如患儿存在扁平外翻足则行Mosca术。术后2周开始院内康复训练,时间8周;予居家康复训练+线上指导10个月。术后每3个月门诊复查,12个月以后行三维步态分析,评价临床疗效。结果29例痉挛型脑瘫蹲伏步态患儿均完成多学科团队治疗方案,医院康复训练及康复指导时间0.5~2周,家庭康复训练2~3周,家庭康复训练指导经互联网完成;均行单次多平面手术,其中髌韧带推进术29例,股骨远端短缩伸展术20例,内收肌切断术10例,股直肌延长术1例,髂腰肌松解术15例,Dega骨盆截骨+股骨近端内翻去旋转截骨术3例,腘绳肌延长术14例,距舟关节复位+距下关节融合术5例,Mosca手术13例。术后复查三维步态分析时间平均为术后13.5个月(12~15个月)。结果显示,患儿术后髋关节在支撑相中末期最大伸展角度较术前平均改善了12.29°,术后膝关节在支撑相中期屈曲角度较术前平均改善了26.84°,术后踝关节在支撑相中期背屈角度较术前平均改善了7.05°。康复评定发现,患儿髋外展、伸髋、伸膝及踝跖屈肌群的肌力均明显提升,平衡稳定性较术前增强,但步行过程中躯干横向位移问题未能改善。结论本研究已经验证了多学科团队治疗儿童痉挛型脑瘫蹲伏步态可有效改善膝关节的僵直状态,提升各关节运动肌群的肌力,明显改善异常的步态外观。儿童痉挛型脑瘫蹲伏步态骨科和康复科联合治疗模式短期疗效良好,远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67.
Fas/FasL系统与肿瘤免疫逃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尽管机体内具有一系列的免疫监视 ,但仍难以阻止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因为肿瘤细胞有多种机制可以逃避人体免疫系统监视 ,如肿瘤表面抗原缺失 ,致使免疫细胞不能识别肿瘤细胞 ,还可以产生多种免疫抑制因子以降低宿主免疫力等 ,特别是老年患者 ,随着衰老和免疫抵抗力的下降 ,肿瘤细胞更易逃避免疫的监视从而导致肿瘤的发生。新近研究证实 ,Fas、FasL以膜结合蛋白或可溶性分子两种形式存在 ,与其信号传导途径中的许多细胞内外因子共同组成Fas/FasL系统 ,在维持组织正常发育 ,控制免疫反应和调节机体生理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并参与…  相似文献   
68.
颅内假性动脉瘤的治疗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乃池  赵晖  丁璇  王志刚 《山东医药》2008,48(21):61-62
回顾分析2002-2007年收治的12例因头外伤引起的颅内假性动脉瘤的治疗方法,探讨其治疗策略.12例中,10例行血管内栓塞术,2例行假性动脉瘤夹闭术.均全部治愈.认为血管内栓塞是颅内假性动脉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9.
王丽  王志刚 《地方病通报》2003,18(3):26-26,29
自1985年以来,陕西省连续18年在鼠疫疫区开展了放射免疫监测,用放射免疫沉淀试验(RIP)方法,来检查被检血清中是否存在鼠疫F1抗体。现将2002年放射免疫监测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血清来源:2002年采自本省鼠疫疫区定边县各种鼠类血清246份,微量间接血凝试验(IHA)全部为阴性。1.2 试剂盒:放射免疫沉淀试验(RIP)试剂盒,由全国鼠疫布  相似文献   
70.
目的研究自制的新型磁热相变型纳米粒造影剂(PFH-HIONS)体内磁热性能、相变能力及磁加热治疗裸鼠肝癌移植瘤的效果。方法采用皮下注射细胞悬液的方法建立裸鼠肝癌移植瘤模型,选取建模成功的裸鼠6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30只。对照组瘤内注射0.3 ml生理盐水,实验组瘤内注射等量20 mg/ml的PFH-HIONS,将裸鼠注射前后分别用超声显影,再放入磁加热线圈加热,红外热成像仪观察加热的温度,之后用超声以造影模式观察瘤内相变显影情况,第二天每组处死10只裸鼠,立即用TTC染色观察肿瘤凝固性坏死情况,并将肿瘤切片做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剩余裸鼠继续喂养至2周后处死,测量肿瘤大小,比较肿瘤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磁加热后从15 s开始明显升温,至3 min后温度达到80℃;超声造影模式下,可见加热后瘤内明显呈强回声证实相变气泡的产生;对照组磁加热后温度没有明显上升,也未观察到肿瘤内增强显影;实验组肿瘤内可见明显的灰白色坏死,对照组肿瘤整体呈红色,无明显坏死,且实验组肿瘤内细胞增值率较低,凋亡率较高,肿瘤较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制备的PFH-HIONS具备良好的磁热效果,既能在温升作用下发生相变,增强超声显影,又能用作肝癌移植瘤的热疗。PFH-HIONS为超声分子影像学基础上的肿瘤诊治一体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平台,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