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0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53篇
临床医学   67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26篇
综合类   65篇
预防医学   1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目的 建立猪关节软骨外植体模型,为药物递送修复骨关节炎关节软骨病损的作用提供一种简单经济的研究策略。 方法 体外无菌解剖分离猪膝关节软骨,使用活检组织穿孔器取直径为40 mm的小圆柱体。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外植体,荧光标记的Rhodamine B - Kartogenin(KGN)进行小分子药物渗透测试。药物渗透试验12 h、24 h、48 h,每个时间点设置3个重复组,获取外植体进行冰冻切片,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外植体的结构及其体外培养系统中小分子药物在软骨层的渗透情况,通过Image J分析荧光强度。 结果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软骨外植体无血清培养模型在体外12 h、24 h、48 h均可维持正常的形态结构,小分子药物Rhodamine B-KGN呈红色荧光,48 h组荧光信号明显增强(P<0.01),随着时间的推移,药物不断渗入软骨外植体,进入外植体的药物逐渐增多。 结论 本研究建立一种猪软骨外植体模型,检测了小分子化合物KGN在软骨外植体中的渗透分布情况,为探讨药物递送对骨关节炎软骨病损的修复作用提供一个简单经济的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32.
目的 为临床设计切取母趾腓侧趾背动脉蒂甲床瓣提供解剖学基础。 方法 选用15只(左侧6例,右侧9例,男性11例,女性4例)新鲜足标本进行红色乳胶灌注,解剖观测母趾腓侧趾背动脉的起始、走行及分布规律和特点。 结果 母趾腓侧趾背动脉均存在,根据其起源分为:Ⅰ型,母趾腓侧趾背动脉由第1跖背动脉内侧发出9例,占60.00%,起始处直径(1.21±0.34)mm;Ⅱ型,母趾腓侧趾背动脉在近节趾骨由母趾腓侧趾底动脉内侧发出3例,占20.00%,起始处直径(1.13±0.26)mm;母趾腓侧趾背动脉由第1跖背动脉与母趾腓侧趾底动脉在近节趾骨共干发出3例,占20.00%;根据分支优势可分3种亚型:Ⅲa型:第1跖背动脉分支粗大型1例,占6.67%,第1跖背动脉起始处直径0.82 mm,母趾腓侧趾底动起始处直径0.53 mm;Ⅲb型: 母趾腓侧趾底分支动脉粗大型1例,占6.67%,第1跖背动脉起始处直径0.51 mm,母趾腓侧趾底动脉起始处直径0.71 mm;Ⅲc型: 第1跖背动脉分支与母趾腓侧趾底动脉分支等大型(均细型)1例,占6.67%,分支在第1跖背动脉起始处直径0.41mm,分支在母趾腓侧趾底动起始处直径0.43 mm。所有类型母趾腓侧趾背动脉均延伸入甲床,并有皮支滋养上甲皮及腓侧甲廓。 结论 以母趾腓侧趾背动脉蒂甲床瓣可游离移植修复手指甲床缺损,该术式具有血供可靠、不牺牲主干血管,切取安全,并有营养神经伴行等优点。  相似文献   
33.
目的:评估关节镜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对110例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镜检查和镜下关节清理术。结果:随访6~48个月,参照徐锦森的疗效评定总有效率86.4%,半年有效率为91.3%。结论:关节镜对骨性关节炎的诊断全面准确。关节清理术具有疗效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康复快和可重复等优点,是诊治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4.
老年糖尿病患者康复治疗中发生严重皮肤感染3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康复过程中严重皮肤感染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常见致病菌。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皮肤损伤原因、感染好发部位及常见致病菌,分析入院时生化指标。结果 皮肤损伤多因护理不当和保护知识缺乏,感染多发生在足部,其次是背部及臀部;病原菌多为条件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见;其中高血糖、高纤维蛋白原、低白蛋白血症及贫血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康复治疗过程中易发生皮肤感染,对糖尿病患者教育及护理是预防严重皮肤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35.
复发性多软骨炎的眼部损害一例高磊王大平患者女,54岁。因右眼反复红痛、视力下降1年,于1990年1月2日以“Mooren溃疡”入院,拟行球结膜部分切除联合灼烙术。全身检查未见异常。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1,左眼1.0。右眼混合性充血,角膜上方800~...  相似文献   
36.
镍钛形状记忆合金蟹爪式聚髌器的研制及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研究一种治疗髌骨骨折的新的内固定方法。 方法 根据国人髌骨的统计数据 ,采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制做蟹爪式聚髌器 ,并进行生物力学研究。 结果 对髌骨横行骨折 ,蟹爪式聚髌器的固定作用明显优于改良张力带钢丝固定 (P <0 .0 0 1) ;对髌骨粉碎性骨折 ,聚髌器的固定作用亦明显优于环形钢丝固定 (P <0 .0 0 1)。 结论 蟹爪式聚髌器设计符合髌骨的解剖和生物力学特点 ,其对髌骨骨折的固定强度可满足临床应用之需要。  相似文献   
37.
骨软骨瘤和骨恶性肿瘤cyclinD1和CDK4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研究骨软骨瘤和骨恶性肿瘤组织中cyclinD1和CDK4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骨肿瘤组织脱钙后常规石蜡包埋切片ABC免疫组化法.结果15例骨软骨瘤cyclinD1和CDK4表达均阴性,45例骨恶性肿瘤cyclinD1和CK4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4%(20/45)和60%(27/45).组织学分级1级和无原发灶外转移骨恶性肿瘤cyclinD1和CDK4阳性率明显低于组织学分级Ⅲ级和原发灶外转移病例,其中分级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骨恶性肿瘤中cyclinD1和CDK4表达存在密切正相关(P<0.05).结论cyclinD1和CDK4表达与骨恶性肿瘤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存在较密切关系,骨恶性肿瘤的分子发病机制可能涉及到CDK4/.cyclinD1调节通路异常,检测骨良性病变cyclinD1和CDK4的表达可能对预防和早期发现骨恶性肿瘤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8.
皮瓣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近年来无论在基础理论还是在临床应用中,皮瓣外科都获得了很大发展. 1皮瓣的分类 临床上,比较常用的方法是根据血供模式将皮瓣分为随意皮瓣和轴型皮瓣,但近年来随着新型皮瓣的出现,有学者[1]提出新型的皮瓣血供模式--链型血供模式,钟世镇等[2]也认为沿皮神经干的纵行链状吻合血管是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供血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39.
微型外固定架治疗掌指骨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应用微型外固定架方式治疗掌指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02年1月~2003年8月,采用微型外固定架治疗15例21处掌指骨骨折.术后第2天开始进行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2~7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4.0~10.0周,平均7.2周,无骨折再移位、畸形愈合、固定松动及针道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按照TAM系统评定,优良率达90.5%.结论微型外固定架对掌指骨骨折,尤其是粉碎性骨折或伴有骨缺损者,为一种有效的外固定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人体髋臼盂唇的形态解剖和组织学特点。 方法 解剖12例经福尔马林固定及8例新鲜冰冻成人髋关节标本,测量:(1)髋臼盂唇的宽度和厚度;(2)盂唇增加髋臼窝表面积;(3)髋臼盂唇增加髋臼窝的深度;(4)髋臼盂唇所增加髋臼窝的容积等指标, 并对髋臼盂唇进行HE、甲苯胺蓝、胶原纤维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其组织学特点。 结果 髋臼盂唇为具有类软骨特性纤维环,最大宽度在时钟2:00位,为(7.37±2.72) mm,最大厚度在9:00位,为(6.25±1.60) mm;髋臼盂唇增加髋臼窝的深度为(5.30±0.83) mm,增加髋臼窝表面积为(4.98±0.94) cm2,增加髋臼窝的容积为(7.69±2.03) ml。髋臼盂唇的截面为三角形,关节囊侧为疏松结缔组织,富含血管,基底侧附着于骨性髋臼上,关节面侧与髋臼软骨通过盂唇-软骨复合体过渡区相连。 结论 髋臼盂唇为覆盖在骨性髋臼缘上的纤维组织环,具有一定的类软骨特性,主要起到稳定髋关节的作用。髋臼盂唇的血供主要来自关节囊,关节面侧通过盂唇-软骨复合体过渡区与关节软骨相连续,是髋臼盂唇损伤的解剖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