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观察肺切除手术后用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行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效应,并与等效价的芬太尼进行比较。方法60例ASAⅠ-Ⅱ级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两组术后均用PCEA。F组镇痛用药为3.3μg/mL芬太尼+0.125%布比卡因;SF组为0.5μg/mL舒芬太尼+0.125%布比卡因。术后测定VAS评分、记录首次使用PCEA时间、PCEA有效按压次数、镇痛药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SF组在术后3、4、6、8、12h监测点VAS评分显著低于F组(P〈0.05)。首次使用PCEA时间:SF组明显晚于F组(P〈0.05)。PCEA有效按压次数:SF组在术后18、24、36、48 h明显少于F组(P〈0.05)。术后镇痛药累积用量:SF组明显少于F组(P〈0.05)。两组布比卡因用量,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肺切除手术后患者采用0.5μg/mL舒芬太尼+0.125%布比卡因进行PCEA,镇痛效果满意,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七氟醚肺活量法吸入诱导和丙泊酚静脉诱导对顺式阿曲库铵起效时间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胸外科或普外科手术的全麻患者60例,ASA Ⅰ或Ⅱ级,年龄18~65岁,随机均分为七氟醚组(S组)和丙泊酚组(P组).麻醉诱导:P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 mg/kg、芬太尼2μg/kg、丙泊酚1 mg/kg;S组采用肺活量吸入法,七氟醚吸入浓度8%.两组患者意识消失后均给予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监测肌松药起效时间,意识消失时间,血流动力学指标,并评价气管插管条件.结果 患者意识消失时间、顺式阿曲库铵起效时间S组明显短于P组(P<0.05或P<0.01).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S组小于P组(P<0.05).结论 七氟醚吸入诱导能明显缩短顺式阿曲库铵的起效时间,且循环功能稳定.  相似文献   
43.
目的 观察右旋美托咪啶在颈丛阻滞甲状腺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90例ASAⅠ~Ⅱ级拟行甲状腺手术接受颈丛阻滞麻醉的患者,随机、双盲分成3组(每组30例):D1组右旋美托咪啶0.5μg/kg;D2组右旋美托咪啶1.0μg/kg;P组盐水安慰剂.3组患者颈丛阻滞后手术开始即刻开始输注对应负荷量10 min,后按0.5 μg/(kg·h)输注.警觉和镇静评分(OAA/S)>4分时静注咪唑安定0.015mg/kg,疼痛评分≥1分时静注芬太尼1μg/kg.记录各组患者人室静注咪唑安定0.03 mg/kg镇静后(TMDZ),泵注药物0 min(T0)、5 min(T5)、10 min(T10)、15 min(T15)、20 min(T20)、30 min(T30)、40 min(T40)、50 min(T50)、60 min(T60),术毕(Tover)各时间点SBP、DBP、HR、SPO2、RR、OAA/S评分、疼痛评分,记录术中咪唑安定、芬太尼、乌拉地尔等药物的用量,术中不良事件.结果 与TMDZ 比较,D1、D2组T5~T15时SBP、DBP升高(P<0.05);与P组比较,D1、D2组T15~T50时SBP、DBP较低(P<0.05),T5~Tover时HR较低(P<0.05).与P组比较,D1、D2组患者达到OAA/S≤4分,更少的患者需要追加咪唑安定(P<0.05);咪唑安定和芬太尼的总需求量较少(P<0.05).与P组比较,D1、D2组患者呼吸抑制的发生率较低(P<0.05);乌拉地尔、硝酸甘油、艾司洛尔用量较少(P<0.05).结论 甲状腺手术颈神经丛阻滞麻醉应用低剂量右旋美托咪啶作为复合用药减少了咪唑安定和芬太尼的用量,并且无明显的呼吸抑制;降低了术中血压增高和心率增快的心血管反应,并且满足术中保留应答能力的需求.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乳腺癌仿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细胞因子及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 ASAⅠ~Ⅱ级乳腺癌仿根治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TEAS组(H组)和硬膜外麻醉组(E组),H组患者接受TEAS和硬膜外麻醉,E组患者只接受硬膜外麻醉每组各20例。各组分别于入室后即刻、术毕、术后12h采集外周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清IL-6、IL-10水平,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清皮质醇水平。观察术后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两组入室即刻血清皮质醇、IL-6及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入室后即刻比较,两组术毕和术后12h IL-6水平、E组术毕和术后12h皮质醇水平均升高(P<0.05);两组术后12h IL-6水平均高于术毕(P<0.05);与E组比较,H组术毕、术后12h IL-6水平和术毕、术后12h皮质醇水平均降低(P<0.05);与E组、入室后即刻及术毕比较,H组术后12h IL-10水平升高(P<0.05)。结论 经皮穴位电刺激可减轻乳腺癌仿根治术患者术后血清皮质醇和IL-6升高的程度,增强术后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和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直肠癌根治术患者60例,年龄40~64岁,ASA Ⅰ或Ⅱ级,随机分为2组(n=30):全麻+硬膜外麻醉组(Ⅰ组)和经皮穴位电刺激+全麻+硬膜外麻醉组(Ⅱ组).Ⅱ组全麻诱导前30 min至术毕持续行经皮穴位电刺激,术后连续3 d间断行经皮穴位电刺激,刺激部位取双侧合谷和内关穴.2组患者术后行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于麻醉诱导前、术毕、术后1、3、5 d抽取外周静脉血,测定CD3+、CD4+和CD8+水平及CIM+/CD8+.于术后4、8、12、24、48、72 h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记录术后24、48、72 h镇痛药用量.结果 与Ⅰ组相比,Ⅱ组术后5 d内CD3+水平升高,术后1 d内CD4+水平升高,术后3、5 d时CD4+/CD8+升高,Ⅱ组术后4、8 h时VAS评分降低,术后24、48、72 h镇痛药用量减少(P<0.05).结论 经皮穴位电刺激可增强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增强术后镇痛的效果,减少镇痛药用量.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电针刺“足三里”穴对Lewis肺癌化疗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Lewis肺癌化疗小鼠脾脏T细胞增殖能力;ELISA和PCR法检测脾脏T细胞IL-2及IFN-γ蛋白和mRNA表达。120只移植性Lewis肺癌小鼠随机分为:M组、H组、E组和HE组。治疗3个疗程后分别检测上述各项免疫指标。结果 与M组比较, H组移植性Lewis肺癌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T细胞IL-2及IFN-γ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H组比较, HE组电针刺“足三里”穴可明显增加化疗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 增加IL-2及IFN-γ蛋白和mRNA表达(P<0.01)。结论 电针刺“足三里”穴可显著提高移植性Lewis肺癌化疗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 发挥良好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7.
异丙酚辅助硬膜外阻滞在宫颈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宫颈癌根治术中异丙酚小剂量分次静注辅助硬膜外阻滞的效果.方法宫颈癌根治术病人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A组采用异丙酚0.4~0.5mg/kg分次静注辅助连续硬膜外阻滞;B组全麻气管内插管,吸入异氟醚,间断推注维库溴铵维持麻醉.结果两组病人麻醉前SBP、DBP、HR无显著差异(P>0.05).A组病人在腹腔淋巴结清扫时SBP、DBP有较显著的降低(P<0.05),但两组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手术结束时B组SBP、DBP较麻醉前有较显著的升高(P<0.05),两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围手术期两组HR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后清醒情况:B组病人有17例拨管时完全清醒,有3人呼之能睁眼,处于浅睡眠状态.A组病人拔管时均完全清醒.结论选择小剂量、分次缓慢静注异丙酚辅助连续硬膜外阻滞是宫颈癌根治手术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48.
将60例胃癌或肠癌术前合并有冠心病择期手术病人,依据全麻诱导用药不同,随机分为依托咪酯(E组)及异丙酚组(P组),每组30例,比较依托咪酯和异丙酚对全麻诱导的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全麻诱导方法E组静注咪唑安定008mg/kg、芬太尼2μg/kg、依托咪酯03mg/kg;P组以异丙酚2mg/kg代替依托咪酯,其余同E组。全麻诱导期观察监测SBP、DBP、HR和ECG。结果诱导期SBP<80mmHg、DBP<50mmHg者,E组分别为4例和8例,P组分别有18例、22例,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HR<50次/分、>100次/分者,E组分别有2例、6例;…  相似文献   
49.
50.
乌梅商品常挟有杏、山杏、李等品种,这种现象在各地区普遍存在。今就乌梅及其混淆品种杏、李的性状作一简单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