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2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21.
目的比较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与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分软组织缺损的术后患处外观及功能改变。方法 2009年8月至2012年2月收治52例足、踝以及远端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使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25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27例,术后对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并于术后6个月复查时使用改良Weber临床缺陷评分系统对患肢的功能进行评估。结果微小皮瓣坏死(<10%)发生率: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为8.7%,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为12.0%;部分皮瓣坏死(≥10%)发生率: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为8.7%,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为4.0%。完全坏死仅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组发生2例。改良Weber临床缺陷评分:胫后动脉穿支皮瓣组(6.17±1.35)分,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组(8.92±1.73)分,但仅在"肿胀"项评分比较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后动脉穿支皮瓣术后受区外观较好,对供区功能改变影响较小,而术后发生坏死的风险也并不高于传统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因此可以作为小腿远端、足、踝部分中、小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2.
目的对手术与保守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1966年至2012年3月)、EMBASE(1966年至2012年3月)、Cochrane图书馆(2012年1月)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9年至2011年12月),并手工检索相关的中英文骨科杂志。收集所有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按照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对跟腱断裂治疗后的再断裂率、并发症发生率及伤口感染率进行评价。结果分析显示:(1)再断裂率:开放手术显著低于保守治疗,开放手术与经皮缝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石膏固定与术后功能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保守石膏固定与保守功能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并发症发生率:保守治疗与经皮缝合显著低于开放手术,术后功能治疗显著低于术后石膏固定,保守石膏固定与保守功能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伤口感染率:保守治疗与经皮缝合显著低于开放手术,术后石膏固定与术后功能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开放手术再断裂发生率低于保守治疗,但并发症发生率和伤口感染率高于经皮缝合与保守治疗。术后功能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术后石膏固定。但因研究质量的局限性,经皮手术与保守治疗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3.
我科1980~1991年收治外伤性或颅面部肿瘤切除后头皮缺损颅骨外露9例,分别应用吻合血管的游离大网膜结合中厚皮片移植、游离皮瓣或轴型皮瓣转位结合皮片移植修复。讨论了修复时机、修复方法以及手术注意事项。认为双侧股前外侧游离皮瓣是修复全头皮缺损颅骨外露的可取方法,而吻合血管的游离大网膜移植修复颅骨外露的方法应尽量避免。  相似文献   
24.
儿童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手术治疗27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和驹  陈彦坤 《海南医学》1995,6(4):243-244
采用内固定方法治疗42例儿童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经1-10年随访27例,按标准评定优良19例,占92%结果表明:儿童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尽早手术治疗可获得较效果,内固定方法以克氏针交叉固定为主,同时应注意术后功能锻炼的指导。  相似文献   
25.
小腿血管穿支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3,自引:12,他引:11  
目的报道应用胫后动脉穿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及腓动脉终末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下段及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以胫后动脉穿支或腓动脉终末穿支发出点为血管蒂,沿隐神经或腓肠神经轴线切取皮瓣,逆行修复小腿下段及足部皮肤缺损。其中,胫后动脉穿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13例,面积5cm×4cm-15cm×8cm,腓动脉终末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16例,面积16cm×8cm~30cm×10cm。结果临床应用29例,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随访12—28个月,皮瓣质地良好,外观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应用小腿血管穿支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下段及足部皮肤缺损,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6.
周围神经缺损的牵引延长直接缝合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周围神经缺损的修复方法很多,各有其优缺点。在组织扩张术及肢体延长术的启发下,设计了周围神经缓慢延长修复缺损后直接缝合的方法。临床应用2例,1例为肘部桡神经缺损7.2cm,另1例为肘部尺神经缺损5cm。14天达到延长要求,修复了神经缺损。术后分别于119天及141天完全恢复了神经功能。经5年随访,患肢神经功能与健侧无差异。详细介绍了周围神经牵引延长的方法,预防结缔组织阻挡的措施,以及神经牵长的牵引力及着力点的设计等  相似文献   
27.
带腓肠神经伴行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81,自引:27,他引:181  
目的:证实带腓肠神经伴行血管逆行皮瓣临床应用的可靠性。方法:对15例踝周及跟底皮肤缺损的病例,取小腿后侧带腓肠神经伴行血管蒂岛状皮瓣逆行转位修复。皮瓣面积最大15cm×9cm,最小4.5cm×3.5cm。结果:15例皮瓣全部存活,经10~12个月随访,效果满意,结论:带腓肠神经伴行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血供充分,操作简便,不牺牲主干血管,为临床治疗较困难的跟底及踝周皮肤缺损,提供一个较可靠的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28.
目的回顾分析闭合性复位外固定器跨腕关节静力性固定联合经皮穿针治疗高速度桡骨远端粉碎骨折的疗效.方法2002年6月~2005年6月,25例(30处)桡骨远端粉碎骨折,患者男20例,女5例,年龄18~50岁,平均36.5岁,左侧16例,右侧4例,双侧5例,骨折类型均为Fernandez V型或AoC3型,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器联合经皮穿针固定,骨折愈合6~9周,平均7.8周.术后4周拔克氏针,骨折愈合后,拆除外固定器行功能锻炼.结果25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个月,末次随访时,桡骨远端位置的影像学评估采用Sarniento评分方法:骨折愈合拆除外固定器时优20例(共23处)良5例(7处),腕关节采用GartlandWerley功能评分方法:优18例(22处),良5例(6处),可2例(2处).结论闭合复位外固定器跨腕关节静力性固定联合经皮穿针是治疗高速度桡骨远端粉碎骨折的有效方法,经过合理的外固定针置入部位可减少并发症,有利于术后手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29.
肌腱修复术后良好的固定是肌腱愈合的基础,而术后固定易形成肌腱与周围组织粘连,影响手功能恢复。根据手部伸屈肌腱修复术后患者不同阶段进行系统康复治疗,明显改善患者手部功能。  相似文献   
30.
预扩张皮瓣修复颈部挛缩瘢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部瘢痕挛缩有多种修复方法,均能达到松解瘢痕修复创面的目的,但可能存在皮瓣臃肿、猫耳、皮片挛缩及术后远期效果欠佳等不足。我科自1997年1月-1999年8月,利用皮瓣扩张后修复颈部挛缩瘢痕12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