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0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比较慢性非癌性疼痛患者对透皮芬太尼贴剂和吗啡缓释片两种药物的选择倾向及疼痛治疗的效果。方法 5 0例慢性非癌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 5例,采用交叉对比方法,观察病人对透皮芬太尼贴剂或者吗啡缓释片的选择倾向、疼痛缓解效果、副作用及辅助镇痛药的使用量。结果 5 0例患者中,39例患者完成了整个治疗过程,其中72 %的患者倾向选择使用芬太尼贴剂,2 0 %的患者则倾向选择吗啡缓释片,约8%的患者没有表现出倾向性。芬太尼贴剂的疼痛缓解的效果良好、使用方便和副作用更少。患者的疼痛评分在治疗中期和治疗结束与治疗前相比显著减少(P <0 .0 1) ,治疗中期与治疗结束时的疼痛评分无显著性差别(P >0 .0 5 ) ,且两组间各时点均无显著差异(P>0 .0 5 ) 。芬太尼使用量显著低于吗啡组(P<0 .0 1) 。两种药物副作用发生率相似(P>0 .0 5 ) 。所有病例中均未出现严重副作用,未发现有阿片类药物成瘾病例。结论 透皮芬太尼贴剂因副作用更少、使用更方便、及辅助镇痛药的用量更少,病人更愿意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22.
骨肉瘤的治疗与预后(附16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168例原发性骨肉瘤,男111例,女57例,年龄4-72岁,平均24岁,单纯化疗70例,手术加化疗87例,11例未作治疗,未作治疗者5年存活率为0,单纯化疗平均存活率15%,手术加化疗平均存活率20%,结果表明截肢术或局部肿瘤切除灭活植骨术加化疗使骨肉瘤病人5年存活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3.
本文报道了107例滑膜肉瘤,均经手术、病理证实。除17例术前明确诊断外,余90例被误诊为其它肿瘤,甚至关节炎及关节结核等,误诊率为84.1%,为提高早期诊断符合率,根据本组资料,重点分析了误诊原因,并提出助于早期诊断和X线的依据。  相似文献   
24.
滑膜肉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附107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07例滑膜肉瘤病例进行分析,发现其首次接诊而误诊90例,误诊率达84.1%,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其主要原因(1)由于本病较少见,临床医生对本病认识不够。(2)滑膜内佼斩早期症状多不明显,病程长,故患常对其严重性认识不足。(3)滑膜肉瘤的临床表现多样,易与其他病混淆。(4)本病的组织形态复杂,病理检查时取材不当,观察不细,另外提出早期诊断的依据有:(1)本病多发于11-40岁;(2)发生于关于周围(特别是四肢大关节)的肿块,具有开始增长缓慢,短期内迅速发展,临床上表现无痛或轻度疼痛,肿块中等韧实,比较固定,境界清楚,具有压痛,结合本组病例的病理分型与病程、预后的关系分析发现:(1)就诊前病程;分化型均在半年以上,而未分化型无一例超过半年,说明分化差临床进展快;(2)未分化型恶性程度高,预后不良。(3)分化型中,纤维型和上皮样型随访存活率无区别,但上述峡谷型与混合型有显判别。关于滑膜肉瘤的治疗,作提出对肿瘤广泛切除,区域肿大淋巴结清除,术前或术中动脉插管化疗,术中扎止血管,术后化疗及放疗的综合治疗方法,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作 8例滑膜肉瘤采用综合治疗,其中7例术后已存活5年。  相似文献   
25.
寒战为椎管麻醉的常见并发症[1],而其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和代谢率的改变可增加心血管系统的负担及氧气的消耗,并使二氧化碳增加,主要机制为术中体温丢失、交感神经张力的增加、疼痛以及热源质的释放等[2].奈福泮是一种非麻醉性镇痛药,能有效预防和治疗全身麻醉后的寒战[3],而曲马多是一种中枢性镇痛药,具有微弱的阿片药物的特点,也可抑制脊髓水平的交感物质包括去甲肾上腺素、五羟色胺的再摄取,治疗术后寒战[4].我们对90例患者分别应用曲马多、奈福泮和生理盐水预防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下行下肢整形手术的寒战,并对3组患者的寒战发生频率和程度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26.
目的 观察7.5%高渗盐液对心肺转流(CPB)猪血浆S100蛋白含量的影响,探讨其用于CPB术后脑保护的可能性.方法 24头本地6~8周龄健康白猪,随机均分为高渗盐液治疗组(H组)和对照组(C组).H组在CPB前10 min输入7.5%氯化钠4 ml/kg,C组则输入等容积0.9%氯化钠.两组动物均行中度低温CPB 90 min.分别于输液后CPB开始时(T0)、CPB 45 min(T1)、CPB结束时(T2)、CPB结束后1 h(T3)、5 h(T4)各时点采集动脉血,测定血浆S100蛋白含量和K 、Na 、CI-浓度.结果 与T0时比较,两组动物血浆S100蛋白含量在T1~T4时都显著升高(P<0.01);T1~T4时H组血浆S100蛋白含量明显低于C组(P<0.05或P<0.01);与T0时比较,H组动物血浆K 浓度在T2、T4时高于T0时(P<0.01),在T1、T3时低于C组(P<0.05或P<0.01),H组Na 、CI-浓度在T1~T4时都高于T0时和C组(P<0.01),但在正常范围内.结论 小剂量高渗盐液可降低CPB猪血浆S100蛋白含量,提示可能对CPB术后早期脑功能障碍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7.
40例肘管综合征随访结果,优良者占82.5%,认为肘管的解剖结构特点与发病关系密切,一切急慢性损伤是最常见的病因,尺神经松解及前移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比较喉罩下全凭七氟醚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方式在肝癌经皮射频消融治疗术中应用的差异.方法 将40例行经皮射频消融治疗术的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全凭七氟醚麻醉组(S组)和传统气管插管静脉麻醉组(P组).S组予七氟醚吸入诱导,入睡后置入喉罩,接麻醉机机控呼吸,术中以七氟醚吸入维持.P组予丙泊酚、芬太尼、维库溴胺诱导,气管插管后接麻醉机机控呼吸,术中予丙泊酚维持.监测两组患者不同时点的BP、HR、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OAA/S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及术中B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患者喉罩置入时(气管插管时)及麻醉后患者苏醒拔管时BP、HR均低于P组(P<0.05),拔管时间短于P组,拔管5 min后OAA/S评分高于P组.(P<0.05).结论 喉罩下全凭七氟醚麻醉应用于肝癌经皮射频消融治疗术与传统的插管静脉麻醉相比,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苏醒快,是一种较好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戊乙奎醚对托烷司琼预防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后恶心呕吐(PONV)效果的影响。方法 60例ASAⅠ~Ⅱ2~6岁的小孩随机分为单独使用托烷司琼组(T组)、使用托烷司琼和戊乙奎醚组(PT组)。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结束回到病房24h和48h后呕吐病例数和呕吐的次数,并对术后口渴饮水的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在24h和48h内,PT组呕吐的病例数和呕吐次数均明显低于T组(P<0.05);但PT组在3h和6h内饮水的病例数和次数均明显高于T组。结论戊乙奎醚可增强托烷司琼预防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后PONV的效果,但可引起术后口渴,增加术后饮水次数。  相似文献   
30.
X线引导下的骨骼活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用20# ̄30#穿刺针改制的针芯,尖端呈三棱形,针管为“Z”型切口的骨穿刺针,在X线引导下对200例各种骨疾病进行了穿刺活检,本组未出现并发症,该穿刺针适用于除脊椎病变外的各种骨疾病检查,X线引导下的骨骼活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