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畸形,发生率为1.0% ~ 5.2%[1-2].大部分AIS患者可以进行非手术治疗,对于畸形角度大、进展速度快的患者,则需要手术矫形[3].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的发展和内固定器械的改良,越来越多的医师掌握了后路脊柱侧凸矫形技术,手术量迅速扩大,随之而来的是住院费用的增长.有研究[4-5]报道,接受后路矫形手术的AIS患者住院总费用从1997年到2012年增长了近3倍.鉴于住院时间的增加与医疗费用的增加显著相关,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可降低与AIS手术治疗的相关费用[6-8].目前,已经有针对性的AIS术后恢复方案,能够将住院时间平均减少至2.2 d[9-10].为进一步明确能够缩短AIS患者住院时间的干预措施,本研究探讨了影响AIS患者后路脊柱融合术后延迟出院的危险因素,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Coflex内固定术与PLIF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Coflex棘突间动态内同定植入术与传统PLIF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并进行对比研究.[方法]术前准确定位手术减压节段后分别采用腰后路减压Coflex棘突间动态内固定植入术(Coflex组)及腰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PLIF组)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72例,观察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的差异;术前、术后随访时分别采用VAS评分和ODI进行相关功能评价;通过影像学观察手术节段及上邻节段术前、术后屈伸活动度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后VAS、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术后功能恢复无明显差异(P>0.05),而Coflex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均较传统PLIF组减少(P<0.01);术后1年Coflex组手术节段活动度与术前相比减少(P<0.05),PLIF组上邻椎间运动幅度组较术前增加(P<0.05),而Coflex组稍减少,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oflex棘突间内固定技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疗效好,并且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小,能保留手术节段一定的活动度,对上邻节段活动度影响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锶元素在骨组织工程中的研究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的应用前景。 资料来源:以strontium,bone为检索词,检索ScienceDirect数据库(1990-01/2009-03);以锶,骨为检索词,检索CNKI数据库(1990-01/2009-03),文献检索语种分别限制为英文和中文。 资料选择:纳入与锶和骨组织工程有关的试验研究和综述。排除关于放射性锶研究的相关文献和内容重复的文献。 结局评价指标:①破骨细胞的活性。②成骨细胞的增殖。③骨诱导能力。 结果:计算机初检得到216篇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符合条件的41篇文献进行汇总分析。锶是人体内的一种微量元素,绝大多数锶都存于骨组织中。它可以调节骨组织的结构,改善骨的强度,促进骨细胞的生理活性。试验研究证实锶盐具有抗骨吸收和增加骨形成的作用,锶盐可以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促进成骨细胞的活性,促进骨盐的沉积;其与羟基磷灰石和磷酸三钙等复合后,其机械强度、溶解性及诱导成骨能力等特性明显得到改善;锶盐口服有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 结论:锶对于骨细胞生长分化和骨基质吸收沉积都有不可替代的生理作用,应在骨组织工程的研发中给予必要的重视。 关键词:锶;骨组织工程;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雷诺酸锶  相似文献   
14.
胸椎管相对较狭窄,胸段脊髓周围的缓冲空间比较小,加上胸脊髓的血供脆弱,一旦胸椎骨折脱位,很容易损伤脊髓而出现严重的瘫痪.胸椎骨折脱位在临床上不少见,约有80%以上的此类患者出现完全性脊髓损伤[1],而无明显脊髓损伤者少有报道.我们收治了1例高处坠落伤致胸椎粉碎性骨折合并明显脱位而无明显脊髓损伤症状的患者,择期行胸椎后路有限椎板减压后方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随访24个月,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背景:脊髓损伤后的病理生理机制非常复杂,人们对此认识还很不全面、深入。目的:观察脊髓损伤动物模型中硬脊膜完整性对脑脊液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钳夹压迫法建立新西兰大白兔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分为无硬脊膜缺损组、硬脊膜缺损组、硬脊膜缺损复合膜修复组、硬脊膜缺损自体筋膜修复组。术后 30 min、1 h、3 h、6 h、12 h、36 h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方法检测各组脑脊液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 6、白细胞介素 10、肿瘤坏死因子α的变化。结果与结论:无硬脊膜缺损组、硬脊膜缺损复合膜修复组和硬脊膜缺损自体筋膜修复组术后 6 h 脑脊液中白细胞介素 6、白细胞介素 10、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显著低于硬脊膜缺损组(P 〈 0.05)。其余时间点 4 组间各因子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说明维护脊髓损伤模型中硬脊膜的完整性可影响脑脊液中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 10、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分析原位缝合与贯穿植入随意血管神经束加原位缝合治疗远节断指的疗效及优缺点 ,为远节断指伤提供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两种治疗方法的 2 9例病案加以回顾性总结、比较分析 ,获得详细相关数据资料 ,并对数据资料加以分析和处理。结果 原位缝合治疗远节断指伤的总有效率远低于贯穿植入随意血管神经束加原位缝合。结论 贯穿随意植入血管神经束原位缝合治疗远节断指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 ,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锶在骨组织工程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锶元素在骨组织工程中的研究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的应用前景.资料来源:以strontium,bone为检索词,检索ScienceDirect数据库(1990-01/2009-03);以锶,骨为检索词,检索CNKI数据库(1990-01/2009-03),文献检索语种分别限制为英文和中文.资料选择:纳入与锶和骨组织工程有关的试验研究和综述.排除关于放射性锶研究的相关文献和内容重复的文献.结局评价指标:①破骨细胞的活性.②成骨细胞的增殖.③骨诱导能力.结果:计算机初检得到216篇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符合条件的41篇文献进行汇总分析.锶是人体内的一种微量元素,绝大多数锶都存于骨组织中.它可以调节骨组织的结构,改善骨的强度,促进骨细胞的生理活性.试验研究证实锶盐具有抗骨吸收和增加骨形成的作用,锶盐可以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促进成骨细胞的活性,促进骨盐的沉积;其与羟基磷灰石和磷酸三钙等复合后,其机械强度、溶解性及诱导成骨能力等特性明显得到改善;锶盐口服有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结论:锶对于骨细胞生长分化和骨基质吸收沉积都有不可替代的生理作用,应在骨组织工程的研发中给予必要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短节段经伤椎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段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短节段经伤椎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段骨折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科从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38例压缩性骨折和轻中度爆裂性骨折行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组(A组)和短节段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组(B组)各19例.采用伤椎椎体恢复度(R)值(伤椎前缘高度/临近椎体前缘高度的均值×100%)、伤椎后凸Cobb角、神经功能恢复情况(Frankel评分)、患者疼痛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SA)及内固定状况进行比较.结果 所有患者均得到6~37个月(平均20.5个月)随访.两种术式术后Frankel评分无明显差异,但B组VAS评分、R值、Cobb角恢复明显优于A组.A组出现螺帽松动、螺钉折弯各1例,无内固定物断裂、松动、脱出.结论 采用短节段经伤椎椎弓根螺钉是治疗压缩性和轻中度爆裂性胸腰段骨折的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