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9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0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1.
徐立辉  李远  牛晓辉 《山东医药》2010,50(10):93-94
目的观察在骨肿瘤刮除术后进行异体松质骨植骨时使用纤维蛋白胶的临床效果。方法使用异体松质骨结合纤维蛋白胶进行植骨治疗骨肿瘤刮除术后的骨缺损共52例(关节软骨面下植骨14例,填充空腔缺损38例)。结果关节软骨面下植骨量为5-10ml,均未出现关节面塌陷;填充空腔病变植骨量为5—70ml,骨愈合时间为3~9个月,无伤口感染;均无异位骨化。结论骨肿瘤刮除术后进行异体松质骨植骨时使用纤维蛋白胶安全有效,不影响骨愈合。  相似文献   
112.
113.
目的 探讨人工假体在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保肢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膝关节周围骨肿瘤患者22例.对化疗敏感的,由肿瘤内科行正规静脉化疗,术前72小时内常规行血管造影及瘤体动脉栓塞,行骨肿瘤广泛切除或根治性切除后,采用人工膝关节假体置换重建.结果 22例患者术后随访12-60个月,其中17例患者无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 4例出现复发.膝关节活动 0°-110°,根据Insall评分标准治疗后效果优15例,良3例,可4例,优良率85%.结论 人工假体是一种治疗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较好的保肢方法,能降低局部并发症及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4.
弹力纤维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弹力纤维瘤(Elastofibroma)是一种少见的发生于软组织中的类肿瘤疾患。1961年Jarvi和Saxen[1]首先报道了4例发生于肩胛骨下端和胸壁之间的肿物,病理学检查发现肿物主要由大量增生肥大的弹力纤维构成,他们将之命名为背部弹力纤维瘤(Elastofibroma Dorsi),也有人将之称为肩胛部弹  相似文献   
115.
目的 评估臀部巨大软组织肉瘤外科治疗的效果和影响最终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2000至2001年5例臀部巨大软组织肉瘤患者接受外科治疗。年龄18~65岁,平均46.2岁。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3例,滑膜肉瘤1例,脂肪肉瘤1例。病变的最大径为11~15cm。大部分患者有臀大肌及臀中肌受累。外科治疗为广泛切除(包括臀大肌和臀中肌切除)3例,边缘切除2例。结果术后随访平均35个月(6~52个月),3例无瘤生存,2例出现肺转移并死亡。最年轻的患者为滑膜肉瘤复发,术后3个月出现肺转移并在术后6个月死亡。1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术后20个月出现多发肺转移,并在5个月后死亡。其余3例患者无瘤生存。1例脂肪肉瘤患者可以正常行走,2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虽有跛行,但可以不扶拐长距离行走。结论臀部软组织肉瘤可以通过达到有效外科边界的局部切除进行有效治疗。臀大肌和臀中肌切除术后,行走功能是可以接受的,特别是对老年患者。复发和病变范围广泛的病例治疗效果差。术后可能不需要放疗。肺转移是死亡的主要因素。外科边界和病变的侵袭性是臀部软组织肉瘤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6.
目的确定阿霉素和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两种药物联合对人骨肉瘤细胞的体外作用。方法阿霉素、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及两药联用处理人骨肉瘤细胞OS-732,分别在24h、72h及144h应用MTT法测定其细胞毒性,同时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在阿霉素10μg/ml和100μg/ml作用72h和144h后,细胞增殖活性受抑制率达到50%以上,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在第72h时对骨肉瘤细胞抑制率为7.3%~9.2%,联合用药组细胞增殖活性与阿霉素单药组无显著性差异。阿霉素和联合用药组细胞均发生细胞变小,核碎裂,失去细胞正常形态,而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单药组细胞形态与对照组相似。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仅在给药后短期内对人骨肉瘤细胞有轻度的抑制作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不影响阿霉素对骨肉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相似文献   
117.
目的分析可能造成骨软骨瘤手术治疗后局部复发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2年至2002年手术治疗的114例骨软骨瘤。男70例,女44例,平均年龄21.3岁(8~66岁);单发91例,多发23例。单发骨软骨瘤病变部位:股骨35例,胫骨21例,肱骨8例,腓骨6例,肩胛骨6例,髂骨5例,胸椎4例,跖骨2例,骶骨1例,坐骨1例,肋骨1例,桡骨1例。均经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为骨软骨瘤。总结6例肿瘤术后复发病例,1例为我院手术后复发,另外5例复发病例是外院手术后复发来我院就诊的病例,复发病例平均年龄10.7岁,部位:桡骨远端1例,胫骨上端2例,胫骨下端1例,股骨下端1例,股骨上端1例。结果平均随访51.6个月(36~72个月),我院手术治疗114例中有1例术后肿瘤复发,发生率0.9%。结论骨软骨瘤手术后复发是由于未完全彻底切除,残留部分继续生长。严格掌握骨软骨瘤的手术指征及正确的手术操作,彻底切除肿瘤,骨软骨瘤不会复发。  相似文献   
118.
作者论述了应用超声影像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诊断骨及软织织血管瘤的特征,通过57例血管瘤的超声影像与手术、病理、放射影像的对比分析,证实了超声影像检查是术前诊断血管瘤最可靠的检查方法。其中9例骨血管瘤显示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和实性低回声肿物;48例软组织血管瘤可见迂曲扩张的管状结构互相交通、挤压血管瘤时可见其内充盈彩色血流信号。  相似文献   
119.
正一、概述地舒单抗(Denosumab)是首个被用于抑制核因子k B受体激活剂(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k B ligand,RANKL)及骨质疏松、其它骨骼疾病的药物。RANKL与其在破骨细胞前体上的受体RANK结合是破骨细胞增殖、成熟、活化和存活的必要条件~([1])。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是RANK的一种可溶形  相似文献   
120.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对骨肉瘤化疗患者进行预防性中性粒细胞恢复治疗中的作用。方法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非随机分成PEG-rh G-CSF预防使用的试验组,和不使用预防生白药物者为对照组,通过监测血常规来观察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的对骨肉瘤患者化疗后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疗效性和安全性。结果共纳入62例(27例试验组,35例对照组),试验组可显著降低3°~4°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总发生率;对照组1例发生粒细胞缺乏性发热,而试验组无FN发生;监测化验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后,试验组比对照组应用短效G-CSF的天数总体要短。结论预防性使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可显著降低3°~4°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及缩短3°~4°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持续时间,可降低粒细胞缺乏性发热的发生率,在骨与软组织肉瘤化疗的临床使用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