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7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膝前疼痛综合征又称髌骨软化症 ,目前临床治疗方法多样 ,我科自 1 999年 4月到 2 0 0 1年 3月 ,采用中药外敷、内服 ,配合功能锻炼治疗 36例膝前疼痛综合征病人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 临床资料36例患者中均确诊[1 ] ,其中男 1 3例 ,女 2 3例 ;左膝 1 3例 ,右膝 1 0例 ,双膝疼痛 1 3例 ,共 49个膝 ;年龄 2 0~ 64岁 ,平均 42岁。2 治疗方法常规采用本院自制 2号外用膏药外敷髌前 ,膏药主要成分为中药当归、川芎、红花等药材 ,每2天换 1次 ,内服中药 :补骨脂 1 0g ,当归 1 0g ,牛膝 1 2g ,山萸肉 9g ,茯苓 1 2g ,杜仲 1 0g ,五加皮 1 …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股内侧肌斜束肌力训练结合三色散外敷治疗运动员髌股外侧高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自2006年6月-2009年6月对25例运动员髌股外侧高压综合征的病人进行股内侧肌斜束肌力训练结合中药三色散外敷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观察髌股关节卜蹲痛(100mmVAS)、Lysholm功能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与治疗前对比,通过肌力训练,中药外敷治疗4周后,明显改善了运动员髌股外侧高压综合征的疼痛,提高了Lysholm功能评分。结论:股内侧肌斜束肌力训练结合三色散外敷能够有效缓解运动员髌股外侧高压综合征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且操作简便、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33.
目的比较活动半月板单髁关节置换术(UKA)及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两种术式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随访接受单髁关节置换术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各10例(UKA组10膝,TKA组10膝)。所有患者均由同一手术者完成。20例患者均获得了完整的随访,其中UKA组平均随访时间为9.5个月,TKA组平均随访时间为11.3个月。对2组患者手术前后HSS评分、膝关节最大屈曲度、出血量及术后4 d血红蛋白下降量等进行比较。结果UKA组和TKA组均获得满意疗效,2组患者随访中均未发现感染、切口不愈合、假体松动等并发症。2组患者术前H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2组患者术后HS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与TKA组相比,UKA组出血量较少(P<0.05),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少(P<0.05)。术后UKA组HSS评分较TKA组高(P<0.05),UKA组膝关节最大屈曲度较TKA组大(P<0.05)。UKA组患者术后膝关节HSS评分、最大屈曲度均优于TKA组,出血量和血红蛋白下降量均低于TKA组。结论对于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UKA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功能良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34.
<正>人工关节置换是作为一种重建关节功能有效的方法之一,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改善。随着人工关节使用年限的延长,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已成为人工关节置换术远期疗效受限的最主要原因,并严重妨碍了人工关节的发展和推  相似文献   
35.
术后感染造成的无菌性松动是导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翻修的最主要原因,骨缺损的处理及术后假体的稳定性是术中一直存在的难题。人工智能术前规划及3D打印技术的出现可为翻修手术提供更多帮助,降低手术失败风险。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18日该院收治的1例全髋关节翻修术后出现无菌性松动二次翻修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术中难点及术中使用的新技术进行讨论,以期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微创死骨清除打压植骨腓骨支撑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效果。方法对2009年11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24例29个髋的股骨头坏死进行保髋治疗,ARCO分期ⅡA-ⅢB期,微创死骨清除打压植骨腓骨支撑配合中药补肾活血汤治疗,术前术后行Harris分,术后使用临床综合疗效评分评估疗效。结果随访10—28个月,平均18.6个月,治疗前Harris评分平均70.9分,末次随访时平均84.6分,治疗前后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24例患者的29个患髋中3髋因股骨头塌陷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保髋率为89.66%;其余26髋中,末次随访时临床综合疗效评分平均85.1分,其中优者(≥90.0分)9髋,良者(80.0—89.9分)11髋,中者(70.0~79.9分)者4髋,差者(〈70.0分)2髋。结论微创死骨清除打压植骨腓骨支撑配合中药补肾活血汤治疗股骨头坏死有效。  相似文献   
37.
胸腰椎骨折是脊柱骨折中最常见的损伤,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和经皮椎体成形术已成为治疗胸腰椎骨折新的趋势.微创经皮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日短、术后椎体高度和Cobb角丢失少、腰椎功能活动保持良好等优点,国内外对此进行了-些基础和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38.
目的研究膝关节镜下保留残存后交叉韧带(PCL)纤维结合7股自体腘绳肌腱单束重建PCL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3例PCL损伤,采用胫骨隧道技术结合7股自体腘绳肌腱进行单束重建,术中保留残存PCL纤维,移植物使用悬吊式固定,手术前后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价表和Tegner下肢运动能力评价表进行评估,并了解患者膝关节的稳定性、活动度。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2~36个月,术前和术后12个月Lysholm评分分别为(50.20±8.32)分和(87.23±4.20)分(P<0.05),Tegner评分分别为(2.03±0.33)分和(4.11±0.13)分(P<0.05)。术后12个月后抽屉试验阴性7例,Ⅰ度阳性5例,Ⅱ度阳性1例,所有患膝运动能力均较术前有所改善。结论关节镜下采用经胫骨隧道技术保留残存纤维结合7股自体腘绳肌腱单束重建PCL是一种恢复膝关节稳定性和功能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39.
目的:基于中国股骨头坏死数据库(China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database,CONFHD)资料分析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保髋手术治疗现状。方法:筛选CONFHD中2016年7月至2018年12月收录的病例资料,提取信息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ARCO分期、中日友好医院(China-Japan Friendship Hospital,CJFH)分型及保髋手术方式。采用Excel2016处理数据。结果:共纳入治疗资料完整的ONFH患者1682例,其中采用保髋手术治疗者484例(28.78%)。接受保髋手术治疗的484例ONFH患者中,男350例(72.31%),女134例(27.69%);年龄≤20岁16例(3.31%)、21~40岁174例(35.95%)、41~60岁242例(50.00%)、>60岁52例(10.74%);Ⅰ级体力劳动者44例(9.09%)、Ⅱ级体力劳动者130例(26.86%)、Ⅲ级体力劳动者8例(1.65%)、Ⅳ级体力劳动者235例(48.55%)、其他67例(13.84%)。保髋手术(484例636髋)包括动脉灌注术(204髋)、髓芯减压术(173髋)、病灶清除术(159髋)、植骨支撑术(50髋)、关节镜术(43髋)、钽棒植入术(7髋)。采用2种或2种以上术式联合治疗共128髋,其中髓芯减压术联合病灶清除术71髋(55.47%)、髓芯减压术联合病灶清除术及植骨支撑术36髋(28.13%)、病灶清除术联合植骨支撑术10髋(7.81%)、髓芯减压术联合钽棒植入术4髋(3.13%)、髓芯减压术联合植骨支撑术4髋(3.13%)、病灶清除术联合钽棒植入术3髋(2.34%)。接受保髋手术治疗的患者中,ARCOⅠ期160髋、Ⅱ期216髋、Ⅲ期207髋、Ⅳ期53髋;Ⅰ期行动脉灌注术69髋(43.13%),比例最高;Ⅱ期行动脉灌注术69髋(31.94%),比例最高;Ⅲ期行病灶清除术67髋(32.37%),比例最高;Ⅳ期行髓芯减压术18髋(33.96%),比例最高。CJFH分型C型152髋、M型94髋、L1型172髋、L2型90髋、L3型128髋;C型行动脉灌注术55髋(36.18%),比例最高;M型行动脉灌注术28髋(29.79%),比例最高;L1型行髓芯减压术59髋(34.30%),比例最高;L2型行动脉灌注术28髋(31.11%),比例最高;L3型行动脉灌注术49髋(38.28%),比例最高。结论:CONFHD资料显示,近1/3的ONFH患者接受了保髋手术治疗,且多为早中期患者,其中男性多于女性、年龄以41~60岁居多、重度体力劳动者多见,动脉灌注术在单一保髋术式中占比较大、髓芯减压术联合病灶清除术在联合保髋术式中占比较大,不同ARCO分期和不同CJFH分型的保髋手术方式不同,ARCO分期早中期患者行动脉灌注术和病灶清除术的比例较高、晚期患者行髓芯减压术的比例较高,CJFH分型中L1型行髓芯减压术的比例较高、其他类型行动脉灌注术的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汤对股骨头坏死的疗效,同时观察其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及中药组,每组15只。利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制备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成模后中药组大鼠接受补肾活血汤灌胃,1次/d,空白组及模型组大鼠接受生理盐水灌胃,均连续灌胃6周,比较各组大鼠股骨形态学、骨密度、股骨头病理学、血清钙、磷、股骨头组织Wnt10b、β-Catenin水平变化。结果:1)模型组大鼠股骨头密度高低不同,股骨头毛糙,骨小梁模糊,中药组大鼠股骨头骨小梁数目较模型组增多,且相对清晰,股骨头面较模型组光滑。2)模型组及中药组大鼠骨密度、血清钙、磷水平、股骨头组织Wnt10b、β-Catenin蛋白均明显下降(P<0.05),中药组高于模型组(P<0.05)。3)模型组大鼠股骨头软骨出现明显病理改变;中药组大鼠股骨头结构尚完整,空骨陷窝较模型组减少,软骨细胞排列欠规则。结论:补肾活血汤对股骨头坏死有保护效应,其作用机制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