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7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82篇
预防医学   19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32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分析影响老年人参与“互联网+慢性病管理”意愿的因素。方法:基于Anderson健康行为模型,使用江苏、上海、浙江的调研数据,对老年人参与“互联网+慢性病管理”的意愿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低龄老年人、女性老年人、城市老年人、不太了解慢性病知识的老年人、能独立使用智能设备的老年人、需要非药物治疗的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以及参加老年社团的老年人,更愿意参与“互联网+慢性病管理”。结论:从宣传、培训、资金投入、监督评估四个方面,提升“互联网+慢性病管理”的环境,促进老年人参与“互联网+慢性病管理”。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以学习档案为主线的形成性评价体系对《中医护理学》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影响。[方法]在浙江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2011级中抽签选取2个教学班,并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实验班《中医护理学》教学中引入以学习档案为主要载体的形成性评价体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作业、讨论、角色扮演、实践评价、操作考核及学习模块自评等多种评估手段和形式,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结合,对教学过程进行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估,反馈教学信息,督促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对照班采取期末考试为主的终末性课程评价。[结果]实验班期末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班(P〈0.05)。问卷调查显示,90%以上的学生认为形成性评价能够提高学习积极性,督促过程学习,促进自主学习,能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评判性思维能力等。[结论]构建和实施以学习档案为主线的形成性评价体系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3.
在工作实践中发现,利用废弃的一次性输液器中的茂菲氏滴管用于配制药液时折断安瓿,方法简便易行,操作安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4.
目的:采用RNA干扰技术(siRNA)阻断5-LOX基因的表达,观察其抑制人胰腺癌细胞增殖及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构建靶向5-LOx的siRNA质粒表达载体,采用Lipofectamine-2000转染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采用RT-PCR检测RNA干扰后5-LOX mRNA表达,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靶向5-LOX序列特异性的三条siRNA(组1、组2、组3)可以有效地抑制SW1990细胞5-LOX基因表达,其表达抑制率分别为19.6%±1.9%、55.4%±2.6%和55.2%±2.7%.转染靶向5-LOX siRNA的三个质粒表达载体可以显著抑制SW1990细胞的增殖, 细胞接种24 h后,三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5.37%±1.19%、11.63%±1.25%和13.67%±1.04%:48 h后其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6.13%±1.5%、26.63%±1.22%和25.47%±1.67%, 各siRNA组增殖抑制率高于空白组和阴性对照组(均P<0.05),转染后24 h和48 h三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56%±1.05%、11.45%±1.44%、12.13%±1.36%和7.37%±1.23%、18.75%±1.5%和22.02%±1.45%,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所构建的靶向5-LOX的siRNA质粒表达载体可以有效阻断SW1990细胞5-LOX基因表达,显著地抑制SW1990细胞增殖,并在一定程度上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比较微滴数字PCR(ddPCR)与突变扩增阻滞系统(ARMS)技术在检测非小细胞肺癌不同类型标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差异,并探讨ddPCR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79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标本,其中包括胸水细胞块22例,手术标本18例,活检穿刺标本12例,血浆标本27例,并经ARMS法检测已知其EGFR基因突变情况,现用ddPCR法检测上述标本EGFR基因突变情况.结果 79例标本中,18例手术标本和12例活检穿刺标本ddPCR法检测与ARMS法检测结果完全一致,阳性比例分别为9/18和5/12;22例胸水细胞块中ARMS法阳性检出率为40.9%(9/22),ddPCR法阳性检出率为45.5%(10/22),其中有2例ddPCR法分别检测出EGFR基因19-del+T790M双突变和L858R+T790M双突变,而ARMS法检测分别为EGFR基因19-del和L858R,还有1例ddPCR检测为L858R突变,而ARMS法检测为阴性,其余19例结果一致;27例血浆标本中ARMS法阳性检出率为33.3%(9/27),ddPCR法阳性检出率为37.0%(10/27),其中2例ddPCR检测分别为L858R突变和19-del+T790M双突变,ARMS法检测仅为阴性和19-del,其余25例结果一致.结论 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胸水细胞块和血浆标本EGFR检测,ddPCR法较ARMS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在临床上具有更广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6.
[目的]调查杭州市某社区脑卒中病人生活质量的总体情况并分析自我能力、自尊和自我效能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一般情况问卷、生活质量评估量表、自理能力测定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自尊问卷对清波望江街道和天水武林街道下属18个社区中130例脑卒中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结果]社区脑卒中病人生活质量和自尊较高,自理能力和自我效能偏低;自尊、自我效能和自理能力与生活质量总分呈正相关,但自我效能可解释脑卒中病人的生活质量的32%,加入自尊变量后,共同解释34%的生活质量,自我效能是脑卒中病人的有效预测变量。[结论]从提高自我效能感着手,间接提升其自尊,加强健康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可以有效提高社区脑卒中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7.
[摘要]目的调查医学院校大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学习倦怠量表、归因方式问卷以及自我效能量表对医学院丰鼋679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生的学习倦怠总分为(61.33±8.28),归因方式总分为(0.19±1.18),自我效能得分为(2.46±0.37);自我效能和归因方式与学习倦怠呈负相关;专业、奖学金、年级、归因方式总分和自我效能影响学生的学习倦怠水平.共同解释学习倦怠总变异量的27%。结论学生的学习倦怠达到了中等水平.应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归因方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帮助、指导,减轻学生的学习倦怠。  相似文献   
78.
医学生物化学中多元教学模式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物化学课程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纽带,在医学基础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提高生物化学教学质量面临着教与学双重考验。通过精心选择案例,外加归纳总结构建知识体系,并辅以前沿知识的渗透,多方位启发学生思考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生化知识的学以致用,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长期住院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特点与无陪护护理方法.方法:对在本院住院治疗5年以上,且≥60岁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大于或者等于60岁长期住院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75人,占总住院人数的19.04%;57例患者同时患有躯体疾病,其中循环系统疾病占首位;精神药物使用频度以氯氮平、氯丙嗪、奋乃静位居前三位.结论:对长期住院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无陪护护理管理时需要注重细节管理,细心观察药物的效果与副反应,做好安全评估与现场动态管理.设置合理的护理岗位,提供安全、优质、高效的无陪护护理,提高患者住院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0.
蛋白CXCR7的发现及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XCR7,以前称为RDC1,1989年从狗甲状腺cDNA库筛选出来的,最初报道是一个具有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受体,接着被确定为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结合的受体,后来又认为与肾上腺髓质素结合,然而这些定论最终都被否决了.事实上,RDCI与已知的一些趋化因子受体有高度相似序列,故属于G蛋白耦联受体(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GPCR)的亚族[1].然而因为不知道或者认为没有配体故一直将RDC1归类为孤儿GPCR[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