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1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21.
目的通过对国人尸体解剖及病理研究,了解国人上颈椎肌硬膜桥(MDB)结构与形态;观察国人上颈椎MRI,分析国人上颈椎MDB影像学特点。方法选取10例新鲜尸体标本,男女各5例,年龄为70~85岁。尸体标本取俯卧位,逐层解剖上颈椎肌肉与筋膜,从寰枢椎间隙角度观察头下斜肌和头后大直肌与硬膜之间的结构。使用标准HE染色分析所得组织结构。由2位研究者回顾性研究2014年1月—2015年11月本院176例病例的颈椎中立位MRI资料。根据有无硬膜向后隆起和寰枢椎间条索状影,分为4型:1可同时观察到2种影像学表现;2可观察到硬膜向后隆起,但无条索状影;3无硬膜向后隆起,可见条索状影;4 2种影像学表现均未发现。结果上颈椎头后大直肌和头下斜肌腹侧肌膜在近枢椎棘突处移行融合形成致密结缔组织向前下方延伸,通过寰枢椎后结构间隙广泛连接于硬膜后缘。该组织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2位研究者可有效区分4种MRI表现,分别观察到120例(68.2%)和127例(72.2%)患者寰枢椎间存在硬膜隆起,118例(67.0%)和115例(65.3%)患者寰枢椎间存在条索样影。硬膜隆起和条索状影具有相关性(r=0.321,P0.05)。不同性别的患者在硬膜隆起和条索状影表现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人上颈椎头后大直肌和头下斜肌与硬膜后方之间存在MDB结构,肌肉与局部硬膜通过MDB连接成一个联动的整体。颈椎MRI可有效观察寰枢椎之间MDB形态,上颈椎后方硬膜向后隆起可能与MDB的牵拉有关。  相似文献   
22.
目的 了解我国高原部队官兵训练损伤风险,探索功能性运动筛查(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FMS)评分与不同海拔高度官兵训练水平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随机抽取了驻高原部队164名官兵进行FMS筛查测试.结果 我国高原部队官兵FMS测试整体平均得分15.95分,FMS 15分确定为高原部队官兵训练损伤风险评估的临界值.不同海拔高度下部队官兵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703(P=0.000),表明FMS评分能用于预测官兵训练损伤的风险.结论 FMS测试评分可以作为预测高原部队官兵训练损伤风险的参考指标;海拔越高官兵训练损伤风险越大.  相似文献   
23.
王绍林  张鹏  殷骏  俞蕾  张进  刘小彬 《安徽医学》2011,32(2):185-187
目的 观察小剂量氯胺酮联合帕瑞昔布钠是否可以抑制持续大剂量输注瑞芬太尼后引起的术后痛觉过敏.方法 选择在瑞芬太尼复合静脉全麻下行择期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患者80例,ASA I-Ⅱ级,年龄21~63岁,性别不限.随机分为4组(n=20),氯胺酮组(A组),帕瑞昔布钠组(B组),氯胺酮+帕瑞昔布钠组(C组),安慰剂组(D组...  相似文献   
24.
目的总结51例接受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资料,探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分析2007年7月至2010年5月接受腹腔镜下脾切除术的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血液病29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肿大、脾功能亢进20例,脾占位性病变2例。其中9例合并胆囊结石。结果 51例平均脾脏切除手术时间2 h,术中平均出血量189.5 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9.3 d。5例术后出现发热,均为原发病所致;1例因术前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术后过早停药后出现肾上腺皮质危象;1例出现皮下血肿;其余患者无腹腔镜手术相关的术后并发症,无死亡病例。9例同时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5例行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16例行手助腹腔镜脾切除术。其中7例中转开腹手术。结论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适用于各种脾脏疾病。  相似文献   
25.
目的为研究小干扰RNA(siRNA)在移植免疫、肿瘤防治等方面的应用,构建针对大鼠T细胞4-1BB基因编码区的短发夹RNA(shRNA)表达质粒。方法根据RNA干扰(RNAi)作用原理,设计、合成4条T细胞4-1BB基因的shRNA(shRNA441、shRNA540、shRNA621、shRNA758)DNA片段,插入质粒pGPU6,构建4个编码目的shRNA的表达质粒(p441、p540、p621、p758),酶切及测序鉴定。设对照组,利用电穿孔法在体外将目的基因片段导入BN大鼠T细胞,48h后,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其对T细胞4-1BB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并筛选、确定最佳效果的干扰质粒。结果酶切及测序证实成功构建重组干扰质粒v441、p540、p621和p758,转染T细胞后,4-1BB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3.4±2.3)%、(53.0±2.3)%、(62.1±3.1)%、(40.9±1.5)%,对照组4-1BB相对表达量为(67.2±1.5)%。其中p441沉默效果最佳(P〈0.01)。结论siRNA具有抑制活化T细胞4-1BB基因表达的作用,干涉靶点具有选择性。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术(LRYGB)后对T2DM患者IR的改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采用LRYGB治疗50例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前后3、6、12个月的体重、BMI、WC、WHR、TC、TG、LDL-C、HDL-C、FPG、FC-P、FIns、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升血糖素样肽1(GLP-1)及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水平。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体重[(86.8±23.4)vs(73.9±19.1)kg]、BMI[(32.8±7.6)vs(27.9±6.0)kg/m2]、WC[(104.7±14.7)vs(92.3±13.8)cm]、WHR[(1.0±0.1)vs(0.9±0.1)]、TC[(4.9±1.2)vs(4.3±0.9)mmol/L]、TG[(2.4±1.9)vs(1.5±0.9)mmol/L]、LDL-C[(3.0±1.0)vs(2.6±0.7)mmol/L]、FPG[(8.6±1.5)vs(6.7±1.3)mmol/L]、FC-P[(3.0±1.7)vs(2.2±1.1)ng/ml]、FIns[(12.6±4.7)vs(8.1±4.0)mIU/L]、HbA1c[(8.9±2.2)%vs(6.5±0.8)%]、HOMA-IR[(4.8±1.9)vs(2.4±1.0)]、GIP[4.16(1.54,12.46)vs2.58(1.78,4.27)pg/ml]降低(P0.05),术后12个月HDL-C[(1.2±0.2)vs(1.4±0.3)mmol/L]升高(P0.05)。术后6个月HOMA-β[62.0(30.9,108.0)vs 50.6(36.1,65.0)]、GLP-1[3.10(2.25,4.05)vs 2.25(1.25,3.40)pg/ml]高于术前(P0.05)。结论 LRYGB可降低T2DM患者体重、血糖、血脂,降低IR。  相似文献   
27.
观察心前区不适小儿常规和动态心电图(ECG,DCG)的变化及与心肌炎的关系。72例患儿分为两组:A组(34例)同时伴ECG改变,B组(38例)ECG无异常变化。结果示A组心肌酶谱异常率67.7%)明显高于B组(18.4%);A组病前1~3周患上呼吸道感染例数(占88%)明显多于B组(占21%),P<0.01;抗心肌抗体阳性及心影增大也发生在A组;A组DCG心律失常检出率高于ECG,提示A组(忄羅)患心肌炎可能大。B组ECG虽无异常,但DCG仍检出心律失常达60%,表明DCG对心肌炎的诊治和预后判断有主要价值。  相似文献   
28.
儿童氯气中毒的救治体会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新华医院(200092)曹钟兴,朱玉华上海东方医院殷骏1986年5月某化学品运输公司跟车操作工因故离开,驾驶员急于卸车,误将盐酸灌入次氯酸钠贮槽,引起化学反应(HCl+HClO→H2O+Cl2↑),约400公斤氯...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应用传统腹腔镜器械行单切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SILC)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SILC(SILC组)和常规三孔法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组)50例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病例无中转开腹、无胆道损伤。SILC组48例顺利完成手术,其中46例(95.8%)术中辅以右侧肋缘下经皮穿刺缝合胆囊底浆膜层悬吊,用于牵引和暴露。SILC组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LC组(45 min vs.30 min)(P<0.05),术后疼痛评分略高于LC组,其他各项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传统腹腔镜器械开展SILC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单一应用拉米夫定(LMV)预防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感染的疗效及再感染后抗病毒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单一应用LMV预防HBV再感染的15例肝移植患者,检测肝移植手术前、后乙型肝炎表面标记物及HBV-DNA的变化。结果4例患者术后发生HBV再感染,1a、2a的再感染率分别为6.7%(1/15)和26.7%(4/15),予以阿德福韦酯治疗,效果良好。结论LMV可以有效的预防肝移植术后HBV的再感染;阿德福韦酯可以安全有效的降低HBVDNA的复制,防止因HBV对LMV耐药引起的对移植肝的损害和病人病情的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