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7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目的 探讨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在肝肿瘤治疗中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2年9月期间在我科行完全腹腔镜下肝切除术的42例肝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42例手术均获得成功,其中原发性肝癌35例、肝血管瘤5例,肝炎性假瘤2例.术式:左外叶切除(Ⅱ,Ⅲ段肿瘤)19例、左半肝切除(Ⅳa,Ⅳb段肿瘤)5例,Ⅴ~Ⅶ段(Ⅴ~Ⅶ段肿瘤)部分肝切除18例.手术时间30 ~ 290(90±30) min,术中出血30 ~1 000 (350±80) mL,术后引流量为20 ~150 (64±15) mL/d.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2~5d,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第2~3天,2~3d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总住院时间5~ 12 (8.5±1.7)d.未发生胆漏、大出血、气体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全组无死亡.随访35例肝细胞癌12个月以上,其中1例术后6个月、2例术后10个月出现肝内复发,其余均健在,均未见局部复发及腹壁戳孔种植性转移等.结论 肝脏Ⅱ、Ⅲ、Ⅳb、Ⅴ~Ⅶ段的肿瘤行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且短期随访效果良好,其他部位的肿瘤如遇操作困难可视情中转开腹.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术中加用温水浴疗的安全性和对肝癌(HCC)切除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年间行术中温水浴疗治疗(肝切除术后余肝温水浸浴1h)35例HCC患者(手术加浴疗组,浴疗组)临床资料,并选取同期同样例数的行单纯肝切除(手术组)和肝切除加介入(手术加介入组,介入组)的HCC患者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温水浴疗组术后各免疫球蛋白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均P<0.05),而其他两组无此改变;在复发率与生存率方面,浴疗组与介入组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但均优于手术组(均P<0.05);在住院费用和患者痛苦方面,介入组较浴疗组与手术组增加;各组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肝切除加术中温水浴疗是HCC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它能提高患者术后免疫功能,降低术后复发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33.
胰漏是远端胰腺切除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为5%~60%[1,2],经保守治疗后多数可获治愈,然而严重者可出现腹腔脓肿,败血症,及大出血等致命并发症.目前外科预防多集中在应用超声刀、闭合器及纤维蛋白胶等对胰腺残端的处理上,我们应用术前放置胰管内支架的方法预防术后胰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4.
正异位脾组织分为先天性脾组织植入和后天获得性脾组织植入,前者原因和机制不明,有学者~([1])推测其可能为早期发育时脾髓质细胞经脾静脉流入肝小叶中进行种植性生长。后者多为脾脏受外力作用导致脾破裂后,脾组织种植于腹腔内或胸腔内导致,约在26%~67%的创伤性脾破裂患者中发生,从发生脾破裂到诊断脾组织异位植入的间隔时间约为5个月~32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拟通过分析不同HTPAP单体型与基因表达及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预后的关系,探讨HTPAP单体型对HCC术后复发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377例HCC样本,提取其中以AGCTAC、GCGGGT、AGCTGC和GCGGAT等4种主要HTPAP单体型组成的HCC RNA。绝对定量PCR检测HTPAP基因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染色、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TPAP蛋白表达水平,分析单体型与基因表达的关系。随机选取665例HCC样本并提取DNA,焦磷酸测序方法对6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进行检测。单体型构建后,分析HTPAP单体型与HCC预后的关系。结果  377例HCC中有327例由上述4种主要单体型构成。基因表达分析提示,HCC中HTPAP在GCGGGT 纯合子组和AGCTAC/GCGGGT杂合子组的表达低于AGCTAC/GCGGAT杂合子组、AGCTAC/AGCTGC杂合子组及AGCTAC纯合子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2)。免疫组化染色发现GCGGGT纯/杂合子组HCC较其他单体型HCC的HTPAP表达显著降低(P=0.035)。Kaplan Meier分析提示,GCGGGT纯/杂合子组HCC较其他单体型HCC术后易复发且预后差(P<0.001)。Cox风险比例模型发现GCGGGT单体型是HCC术后复发及预后差的独立相关因子。结论  HCC的不同HTPAP单体型在mRNA水平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蛋白水平存在显著差异。GCGGGT单体型可作为HCC术后复发和预后差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36.
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s)是第3代分子遗传标志,由其构成遗传组合称为单体型.它决定基因的功能单位和人群遗传变异的内在特征.单体型的存在可以极大地减少疾病关联研究的工作量,以单个SNP为中心进行复杂性状疾病的易感基因研究常欠说服力,而利用相邻的SNP信息关联构成的单体型分析就越来越受到欢迎.目前多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单体型构建,常用来推断单体型的软件较多,各有优缺点,研究者需结合课题选择最佳方法.单体型分析在肿瘤候选基因中的应用目前主要在肿瘤发病的相关性研究方面,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进步,单体型分析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肿瘤候选基因的筛选与鉴定.对侯选基因进行单体型分析可为疾病的诊断及个体化治疗提供新的手段,并可能发现新的预后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Tspan8表达与肝癌侵袭转移及预后之间关系。方法:用q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不同肝癌细胞系及80例肝癌患者手术标本中Tspan8的m RNA与蛋白表达;应用组织芯片检测352例肝癌组织样本中Tspan8的表达,分析Tspan8表达与肝癌临床病理因素及复发与预后的关系。结果:Tspan8的m RNA与蛋白表达在高转移潜能肝癌细胞系(MHCC97-H、MHCC97-L)中的表达明显高于低转移潜能的肝癌细胞系(PLC/PRF/5、SMMC7721、Hep G2),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与正常肝组织,且在有肝内转移或血管侵犯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无肝内转移及血管侵犯患者的癌组织(均P0.05)。Tspan8高表达是肝癌术后复发转移(HR=1.64,95%CI=1.21~2.23,P=0.002)和术后生存(HR=1.66,95%CI=1.23~2.25,P=0.001)的独立危险因素,Tspan8高表达患者术后5年总生存率明显低于Tspan8低表达组,术后复发时间明显短于低表达患者(均P0.05)。结论:Tspan8促进肝癌侵袭转移,Tspan8高表达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38.
目的介绍1例食管癌术后胰腺转移癌(pancreatic metastases,PM)患者的诊疗过程,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方法患者男性,65岁,因食管癌术后1年余上腹疼痛1月入院,术前诊断胰腺占位性病变,考虑胰腺癌。全麻下开腹行胰体尾切除+脾切除+胰管空肠吻合术。结果患者手术顺利,术后病理诊断为胰体尾中分化鳞状细胞癌,考虑食管癌术后胰腺转移癌。术后随访16月余无明显不适,无复发。结论食管癌胰腺转移非常罕见,CT及MRI表现无特征性,临床较易误诊为胰腺癌,积极根治性手术切除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9.
目的 对比肝动脉化疗栓塞与联合索拉非尼治疗肝癌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3年1月~2015年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56例肝癌术后复发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仅单纯行TACE治疗,观察组30例在行TACE治疗后1周开始服用索拉非尼,治疗后对患者的近期疗效、中位生存期及肝外转移情况进行随访。结果 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66.7%)优于对照组(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2016年12月,观察组中位生存时间15.8个月,大于对照组10.8个月(P<0.05),观察组肝外转移率3.33%小于对照组23.08%(P<0.05)。结论 TACE联合索拉非尼可有效延长肝癌术后复发患者肿瘤进展期,提高生存时间,降低远处转移率,有望使肝癌术后复发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40.
目的 基于CRISPR/Cas9技术筛选肝癌仑伐替尼耐药相关基因并探究其潜在关系。方法 应用CRISPR/Cas9 sgRNA全基因组文库技术结合Affymetrix表达谱芯片筛选肝癌对仑伐替尼耐药的相关基因。通过TCGA数据库分析这些基因在肝癌中的表达及预后的关系,最终确定采用THOC2为肝癌仑伐替尼耐药基因并用于后续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cal,IHC)染色、Western blotting、RT-PCR检测THOC2在肝癌细胞株(MHCC-97H、MHCC-LM3、SMMC-7721)及仑伐替尼耐药/敏感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通过慢病毒感染构建高表达THOC2的SMMC-7721-THOC2肝癌细胞,采用免疫共沉淀(Co-IP)等技术探讨THOC2介导肝癌仑伐替尼耐药的可能机制。结果 发现7个与肝癌仑伐替尼抵抗密切相关的耐药基因,包括THOC2、CTNNB1(β-catenin)、MET(c-Met/HGFR)、HTATIP2、C10orf11、PRDX3、MAST4。TCGA分析提示THOC2在肝癌与癌旁中表达存在统计学差异,且与肝癌临床分期及预后密切相关。IHC染色、Western blotting、RT-PCR检测发现THOC2主要分布于胞核中,其在仑伐替尼耐药组患者中的表达水平高于药物敏感组患者;THOC2在高转移潜能的肝癌细胞株(MHCC-97H、MHCC-LM3)中的表达较在SMMC-7721中更显著;Western blotting、Co-IP进一步表明上调THOC2后Wnt/β-catenin通路下游靶点BAX、cyclinD1和c-myc蛋白水平显著增高,且THOC2与β-catenin存在相互作用关系。结论 THOC2基因高表达可能通过Wnt/β-catenin通路参与调控肝癌对仑伐替尼的耐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