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2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观察咪唑斯汀治疗皮肤划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3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两周期交叉试验,以酮替芬为对照。结果:咪唑斯汀治疗皮肤划痕症的疗效与酮替芬相当,不但不良反应显著轻于后者。结论:咪唑斯汀能有效治疗皮肤划痕症。  相似文献   
72.
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脂水平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对高血压病患者血清脂蛋白及其亚组分胆固醇含量的分析,探讨高血压病中医辩证分型与血脂代谢的关系。选择126例患者参加本实验。测定患者血清总胆固醇含量(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其亚型HDL2-c、HDL3-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计算动脉硬化指数。结果示高血压病患者的TG、LDL-C/HDL-C、TC/HDL—C较对照组高(P<0.01),HDL─C、HDL2─C、HDL2─C/HDL3─C较对照组降低(P<0.01),肝阳上亢组的TG升高(P<0.05),阴虚阳亢组TG、TC/HDL─C、LDL─C/HDL─C升高(P<0.01),阴阳两虚组的TG升高(P<0.05),痰浊中阻组的TG、LDL─C、TC/HDL─C、LDL—C/HDL—C升高(P<0.01)。提示高血压病患者本身已存在着血脂代谢异常。其中阴虚阳亢型和痰浊中阻型的血脂变化,是冠心病的易患因素,而阴虚阳亢、痰浊中阻和阴阳两虚型高血压病患者,可能同时并发有动脉粥样硬化。因此,认为:在抗高血压治疗的同时,重视防治高甘油三酯血症和调整脂蛋白代谢紊乱,是预防其并发症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3.
本文采用以内关、足三里、中脘、膈俞为主穴,结合辨证分型取穴,并且辨证运用补泻手法,治疗各种顽固性呃逆54例,结果痊愈49例,好转3例,无效2例,治愈率为90.7%。认为针灸对于该类患者效果较好,其中胃中寒冷、胃火上逆、肝气犯胃三型的患者,病程较短,疗效显著;气逆痰阻,脾胃阳虚、胃阴不足三型患者,病机复杂,病程较长,疗效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74.
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insulin autoimmune syndrome,IAS),又称自身免疫性低血糖(autoimmune hypoglycemia,AIH),是引起低血糖的重要原因之一。该病在1970年由日本学者平田(Hirata)首次报道,其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自发性低血糖,血胰岛素、胰岛素自身抗体(insulin autoantibody,IAA)水平明显升高,常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1]。至今,全球关于IAS的病例报道仍较少,且以亚洲人发病较多[2]。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健脾活血化痰中药(自拟加味四君子汤)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DM)大鼠血脂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高糖喂养加腹腔注射30mg·kg-1链脲佐菌素(STZ)制备2型DM模型。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c组)、糖尿病组(DM组)、糖尿病阿托伐他汀治疗组(DA组)和糖尿病加味四君子汤治疗组(DJ组)。在治疗第sN观察各组大鼠血脂、空腹血糖(FBG)、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急相反应蛋白C(CRP)。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空腹血糖、血脂;血清TNF-α、IL-6采用ELASIA法检测,血清CRP测定采用散射比浊法。结果治疗后各组大鼠FBG与c组比明显升高(P〈0.01);DJ组大鼠FBG与DM组、D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DA组、DJ组大鼠TC、TG、LDL—C均明显下降,HDL—C明显升高,与DM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DM组大鼠血清TNF—α、IL-6、CRP明显升高,较其他各组差异有显著性(P〈O.01)。结论健脾活血化痰中药具有降糖、降脂、抗炎等作用,其降脂、抗炎作用与阿托伐他汀相似。  相似文献   
76.
目的:建立黄芪白术药对提取物中毛蕊异黄酮苷、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Ⅲ 3种成分HPLC同步测定新方法.方法:选用Kromasil 100-5C18(4.6 mm×250 mm)色谱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20 nm.结果:毛蕊异黄酮苷、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Ⅲ分别在进样量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 >0.9995,仪器精密度和稳定性RSD均小于2%,3种成分的回收率在97%~103%(n=3).测定了6批白术黄芪药对中的毛蕊异黄酮苷、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Ⅲ含量.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同时定量白术黄芪药对的3种成分.  相似文献   
77.
目的分析MRI在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本院收治的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比组和调查组。对比组15例患者接受16层螺旋CT扫描,调查组15例患者接受超导MRI扫描,比较两组的敏感度、特异度、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结果调查组的敏感度、特异度均为93.3%,均高于对比组(P<0.05);调查组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均为6.7%,均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MRI对骶骨骨折并骶神经损伤患者的诊断确切,可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78.
背景:以国际市场为主要目标市场的中药提取产业化现状,受到广泛的重视和关注。 目的:优选消淤接骨散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 设计、时间及地点:正交设计进行消淤接骨散提取工艺研究,2008-12月/2009-09月在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实验室完成。 材料:消淤接骨散药材,主要成分是三七、骨碎补、半枝莲等。65%浓度乙醇,柚皮苷对照品及色谱用甲醇,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方法:以处方的醇浸膏得率和君药骨碎补有效成分柚皮苷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实验法进行优选,HPLC法测定柚皮苷含量,对消淤接骨散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筛选。 主要观察指标:醇浸膏得率;柚皮苷含量;吸醇率。 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65%乙醇回流提取3次,分别为2、1.5、1.5h,加醇量依次为6、5、5倍量。 结论:该工艺操作简单,重复性好且柚皮苷含量高,对进一步工艺开发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9.
本文通过对23例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变化及其与正常老年对照组的比较,发现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血脂水平明显降低.随着甲状腺激素水平逐渐恢复正常.血脂水平也随之显著升高,表明甲状腺激素确实与血脂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0.
老年冠心病痰瘀辨证血清脂蛋白谱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