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38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人们早就认识到肝脏与思维功能之间的联系。公元前两千年,Ba-bylonians在《Circa》一书中将占卜和猜想解释为肝脏所造成的,并以"灵魂""情绪"这些术语称呼之。公元前一千年的《内经》典著,中医学认为肝脏既有贮血又有精神的功能。  相似文献   
32.
目的 调查中部地区陆军驻训官兵消化系疾病患病情况,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初探消化系统疾病防治策略.方法 设计调查问卷,并通过预调查评估问卷质量;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我国中部地区7省市各抽取一个陆军基层单位,对所属的驻训官兵进行电子或纸质问卷调查,总结分析官兵消化系统疾病谱,并探讨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收集有效...  相似文献   
33.
骨桥蛋白基因沉默对肝癌侵袭转移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小于扰RNA(siRNA)沉默骨桥蛋白(OPN)基因的表达对人肝癌细胞株侵袭转移的抑制作用. 方法于体外化学合成针对OPN序列特异性的舣链RNA(dsRNA),转染人肝癌细胞株(HCC LM3),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OPN 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通过生长曲线、克隆形成和Matrigel侵袭实验,观察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指标.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q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结果与空白组相比,siRNA特异性转染HCC-LM3细胞OPN mRNA水平下降84.7%,蛋白水半下降81%(P<0.5);细胞克隆形成数目下降(1.91个对比5.40个,P<0.01);穿过人工基底膜的细胞数减少(13.5个对比33.4个,P<0.05),阴性对照组的OPN mRNA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9.7个对比33.4个,P>0.05).结论 沉默OPN基因表达-口J在体外阻遏肝癌侵袭.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造影对乳头溢液的病因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2012乳头溢液患者术后病理明确的40例乳腺导管造影检查的影像资料。结果乳腺导管扩张症伴囊性增生症6例,导管内乳头状瘤13例,导管内癌5例,单纯导管扩张9例,纤维囊性乳腺病及乳腺增生7例。结论乳腺导管造影对乳头溢液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诊断治疗依据,为外科医生确定手术切除范围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发病率和糖尿病之间的关系及糖尿病合并无症状胆囊结石时是否应该手术治疗和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回顾分析6 0 1例胆囊结石患者临床资料,4 6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36例行手术治疗,10例内科治疗。结果 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2例,肺部感染2例,泌尿系统感染1例,无手术死亡病例;内科治疗患者2例死于感染性休克。结论 无症状胆囊结石合并糖尿病时,即使不做预防性胆囊切除,也应该在出现症状时尽早手术治疗。围手术期应严密监测血糖,根据病情持续静脉滴注含胰岛素的葡萄糖注射液,并注意维持好代谢平衡。  相似文献   
36.
凌济中  周荣芳  林帆 《河北医学》2005,11(7):609-610
目的:探讨肝部分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术后复发的原因与对策。方法:回顾分析近五年间因肝内胆管结石而行肝部分切除术后复发再次手术的16例病人,按原结石所在肝叶/段、类型、手术方式、发病时间和复发时间,分析其,临床疗效,复发原因。这些患者术后未进行定期复诊,未进行系统的利胆排石治疗。结果:近五年因肝内胆管结石肝部分切除术后复发再次手术病例.男6例、女10例,年龄37~69岁,结石类型均为胆红素结石;病变部位,右肝后叶4例,左肝叶9例,全肝均累及3例,发病时间4~5年,术后病理均发现胆管炎症。结论:肝部分切除术是目前公认的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最有效的方法,该法能彻底清除肝内病变胆管,但缺乏直观、简便的定位诊断(如术中B超),遗漏病灶是影响远期疗效及复发的主要原因,术后无服用利胆排石药物,没有按医嘱改变饮食习惯也是结石复发的影响因素。外科治疗复发肝内胆管结石仍然以肝叶切除加(或)胆肠吻合为首选。  相似文献   
37.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术后参麦注射液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acutenecrosispancreatitis,ANP)的疗效。方法 将 32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分为观察组 2 0例 ,对照组 1 2例。所有ANP患者均先行急诊手术治疗 ,术后按常规处理 ,其中观察组术后加用参麦注射液。结果 观察组病死率为 1 0 0 % ,对照组病死率为 4 1 6 %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观察组红细胞压积从术前的 (4 5 8± 5 2 ) %降低到 (32 5± 3 5 ) % ,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而血小板和血红蛋白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参麦注射液在以手术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ANP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8.
弥散加权神经成像在臂丛神经成像中的参数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弥散加权背景抑制神经成像(DWIBS)不同扫描参数对臂丛神经图像质量的影响,优选最佳扫描参数。 方法 将18名健康志愿者等分为3组,对第一组每名志愿者行3个b值的弥散加权成像扫描。选择成像质量最好的b值,调整分辨率,对第二组行弥散加权成像。选择第二组成像质量最好的参数组合,调整并行采集因子分别为2、4、8,对第三组行弥散加权成像。观察不同b值、不同参数下的臂丛神经解剖细节和成像质量。 结果 NEX为8、层厚3 mm、b值为300 s/mm2、分辨率158×158、并行采集因子为4的冠状位图像能够分辨臂丛神经的干股束支等解剖细节,图像质量较好。 结论 优化后的DWIBS能满意显示臂丛神经,可作为臂丛神经成像的常规序列之一。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吡哆胺对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诱导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原代培养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胸主动脉VSMCs,选3~4代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进行药物干预.以未加任何干预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VSMCs为对照组,以10-7 mol/L AngⅡ刺激作为AngⅡ组,以不同浓度(0.1 mmol/L、1.0 mmol/L、10.0 mmol/L)吡哆胺预处理作为吡哆胺组.采用四唑盐比色法检测吡哆胺对VSMCs增殖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上清液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水平,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内活性氧簇(ROS)水平,实时荧光半定量PCR检测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核因子κB( NFκB)P65、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磷酸(NADPH)氧化酶P47phox的mRNA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ng Ⅱ组促进细胞增殖(P<0.01),升高细胞上清液中AGEs浓度(P<0.01),使细胞内ROS生成增多(P<0.01),胞内RAGE、NF-κB P65、NADPH氧化酶P47phox mRNA相对量的表达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1.0mmol/L和10.0 mmol/L吡哆胺预处理可以逆转AngⅡ作用下的细胞增殖(P<0.01),降低细胞上清液中AGEs 浓度(P<0.01),减少ROS生成(P<0.01),使RAGE、NF-κB P65、NADPH氧化酶P47phoxmRNA表达下降(P<0.01),且吡哆胺10 mmol/L作用比1 mmol/L更显著(P<0.01).结论:毗哆胺可能通过抑制AGEs的形成、降低胞内ROS水平,减少RAGE、NF-κB P65、NADPH氧化酶P47phox表达,从而有效抑制AngⅡ诱导的VSMCs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俯卧位延时扫描在结石所致梗阻性肾积水患者增强CTU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B超诊断肾积水,腹部平片明确有输尿管结石的患者28例,行增强CTU检查,在3分钟肾盂仍不显影时随机均分两组进行对照扫描,一组仰卧位延时扫描,一组俯卧位延时扫描。用统计学方法比较肾盂输尿管同时显影情况和有效剂量。结果仰卧位延时组的有效剂量(35.857±5.790)mSV,要大于俯卧位延时组的有效剂量(26.801±2.376)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盂输尿管同时显影6/14例,低于俯卧位组肾盂输尿管同时显影13/1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位延时扫描的扫描次数少、检查时间短,减少患者的有效剂量并且图像质量好。在梗阻性肾积水患者的增强CT检查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