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15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51.
腕掌部切割伤极易造成正中神经和尺神经损伤 ,早期正确的处理非常重要。本院 1996 - 2 0 0 1年收治 4 6例腕掌部切割伤 ,术后由于神经功能欠佳而行二次手术 ,现将有随访结果的 37例共 5 3条神经的治疗进行临床分析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37例 ,男性 2 6例 ,女性 11例 ,年龄31.2± 11.3岁 (13~ 5 5岁 )。损伤原因 :刀割伤 2 0例 ,玻璃伤11例 ,锯片等机械性切割伤 6例。病程为伤后 4 .6± 3.8月 (2d~ 14月 )。均在当地医院行初期手术治疗。损伤的正中神经13例 ,尺神经 8例 ,两者同时损伤 16例。伤后 3个月内行二次手术…  相似文献   
52.
足部骨关节肿瘤及瘤样病变33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研究足部骨关节肿瘤的发病规律。方法 总结32年来经病理检查证实的33例足部骨关节肿瘤及瘤样病变,结合文献分析。结果 足部骨关节肿瘤的发病率为2.49%。33例中,良性肿瘤20例,其中骨软骨瘤最多见共8例;恶性骨肿瘤2例;瘤样病变11例,其中骨纤维结构不良5例、骨囊肿4例。男女比例为3.1:1。病变位于跗骨23例、跖骨8例、趾骨2例、关节1例。结论 足部骨关节肿瘤少见。良性多于恶性,病变位于跗骨多于足骨。对足部恶性肿瘤应有一定认识。  相似文献   
53.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外科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它是老年人腰腿痛的重要原因,也是腰椎手术的常见病。本文对有关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疗效及影响因素的文献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54.
本文报道了应用单臂多功能轴向动力型外固定支架治疗32例胫骨节段性骨折的治疗方法和结果。认为它在治疗该类骨折上有着其独特的优越性。该治疗方法对骨折端的干扰小;骨折固定牢固;骨折端在适当时期可进行轴向动力作用,有利于骨折的愈合。本治疗组病人的治疗成功率为94%.治疗时除了遵循外固定治疗的一般原则外,我们强调:术前要根据X线片选用合适的支架;对于中间骨折段要尽量使用一枚或一枚以上的外固定螺钉,以增加骨折固定的稳定性;外固定支架应放置于胫骨的前内侧,这样更符合张力侧固定的原则;安置支架前要尽量使骨折对位对线,必要时采用小切口整复,同时对不稳定骨折端配合简单的内固定,如钢丝,保证支架安装在基本直线上,既可减少固定钉的张力,又利于今后更为有效地对骨折端进行轴向动力作用。  相似文献   
55.
目的: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材料置入的应用,使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治疗疗效有质的提高,但部分病例效果仍不尽人意.文章针对影响腰椎滑脱症手术疗效的内固定材料置入及植骨方式与宿主状态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与总结.方法:①对象:选择2002-03/2006-09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腰椎滑脱症患者81例,男28例,女53例;年龄26~83岁;病程6个月~20年.患者对所行手术知情同意.②手术过程:采用下腰部后正中纵形手术切口.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或环周融合(包括环周植骨融合与cage融合).③评估: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8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2年16例,2~5年65例.①81例患者不完全复位15例,完全复位66例,复位率81.5%;术后椎间隙高度丢失14例,占总例数17.3%;术后滑脱丢失10例,占总例数12.3%.②术后JOA(Japan Orthopedic Association)评分优49例,良19例,中9例,差4例,优良率为84%.③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植骨方式对腰椎滑脱症临床疗效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患者的性别,病程,滑脱的类型、程度、节段对腰椎滑脱症临床疗效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10):患者的年龄,术后活动,椎间融合情况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滑脱完全复位与否,采用后外侧融合或环周融合的方式,以及患者的性别、病程、滑脱的类型、程度、节段不是影响疗效的因素.②患者的年龄、术后康复练习是影响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术后椎体间高度丢失、滑脱丢失与手术疗效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6.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继发肘内翻畸形行肱骨髁上截骨矫正术后 ,传统的固定方法多采用钢板螺丝钉、骑缝钉、螺丝钉钢丝、克氏针作内固定。我院自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 ,对 12例肱骨髁上骨折继发肘内翻畸形患者行截骨矫正术后骨断端采用可吸收缝线固定 ,疗效满意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2例 ,男性 9例 ,女性 3例 ;年龄 10~13岁 ;右侧 7例 ,左侧 5例 ;受伤 (肱骨髁上骨折 )距本次畸形矫正时间 2~ 6年。1.2 方法 术前摄双侧肘关节 (范围从肱骨中段至尺挠骨中段 )伸直位正位片 ,屈肘 90°位侧位片。测量健侧携带角…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外侧块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应用、手术要点和早期康复效果。方法:1994年至今,采用外侧块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23例。结果: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有效率82.6%.植骨融合率100%。无损伤神经血管、术后感染、内固定物断裂等并发症。结论:外侧块螺钉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在后方减压的同时.能进行坚强的内固定.适于伴有后方结构损伤的中下颈椎骨折脱位的内固定治疗,有利于促进脊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外侧块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应用、手术要点和早期康复效果。方法:1994 年至今,采用外侧块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23 例。结果: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有效率82 .6 % ,植骨融合率100% 。无损伤神经血管、术后感染、内固定物断裂等并发症。结论:外侧块螺钉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在后方减压的同时,能进行坚强的内固定,适于伴有后方结构损伤的中下颈椎骨折脱位的内固定治疗,有利于促进脊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9.
目的: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材料置入的应用,使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治疗疗效有质的提高,但部分病例效果仍不尽人意。文章针对影响腰椎滑脱症手术疗效的内固定材料置入及植骨方式与宿主状态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与总结。 方法:①对象:选择2002-03/2006-09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腰椎滑脱症患者81例,男28例,女53例;年龄 26~83岁;病程6个月~20年。患者对所行手术知情同意。②手术过程:采用下腰部后正中纵形手术切口,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或环周融合(包括环周植骨融合与cage融合)。③评估: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 结果:8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2年16例,2~5年65例。①81例患者不完全复位15例,完全复位66例,复位率81.5%;术后椎间隙高度丢失14例,占总例数17.3%;术后滑脱丢失10例,占总例数12.3%。②术后JOA(Japan Orthopedic Association)评分优49例,良19例,中9例,差4例,优良率为84%。③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植骨方式对腰椎滑脱症临床疗效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10);患者的性别,病程,滑脱的类型、程度、节段对腰椎滑脱症临床疗效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 > 0.10);患者的年龄,术后活动,椎间融合情况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①滑脱完全复位与否,采用后外侧融合或环周融合的方式,以及患者的性别、病程、滑脱的类型、程度、节段不是影响疗效的因素。②患者的年龄、术后康复练习是影响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术后椎体间高度丢失、滑脱丢失与手术疗效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0.
66例手部爆炸伤治疗体会吕俊忠谢瑞程林其仁姚学东王文怀我院1989~1993年收治手部爆炸伤66例,现分析讨论如下.临床资料本组66例均为男性;年龄最大60岁,最小3岁,其中14岁以下儿童21例,占32%.爆炸物:雷管14例,雷管及炸药19例,普通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