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1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36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3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93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83篇
综合类   157篇
预防医学   59篇
药学   44篇
  4篇
中国医学   75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成都地区老年人代谢综合征及其相关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老年人代谢综合征(MS)及其代谢异常组分的流行情况。方法利用成都市慢性病防治项目的现况调查资料,分别根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CDS)和2007年最新颁布的《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中MS的诊断标准,分析60岁及以上老年人MS患病情况。结果依据CDS诊断标准,成都地区老年人MS的患病率为33.16%,其中男性26.22%,女性35.28%,59.71%的老年人同时有2种或2种以上代谢异常;依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诊断标准,MS的患病率为35.64%,其中男性29.17%,女性40.84%,65.07%的老年人同时有2种或2种以上代谢异常。各代谢异常组分中,高血压和高血糖发生率最高,均超过一半以上。老年女性MS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但MS患病率未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结论成都地区老年人群MS及其相关代谢异常患病率高,制定基于社区老年人MS的干预策略,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52.
<正>近年来大量研究显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1],致病机制主要与其诱导动脉硬化有关。本研究以不同年龄段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动脉硬化程度之间可能的相关关系,为疾病预防及指导临床提供理论依据。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53.
成都地区中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雷  王宾友  刘雅  何萍  黄晓波  欧阳凌云 《四川医学》2010,31(10):1422-1425
目的探讨成都地区中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及其各组分间的关系。方法利用成都地区慢性病防治项目的现况调查资料,分析40岁及4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的资料,比较高尿酸血症与正常尿酸人群的代谢综合征各项指标的患病率,并进一步分析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该人群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11.36%,其中男15.69%,女8.69%,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1);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为25.34%,其中男25.86%,女25.02%,两性之间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与正常尿酸组比较,高尿酸血症组代谢综合征、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和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升高,代谢组分异常数目亦增多(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腹部肥胖、血压升高、高血糖、三酰甘油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都是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成都地区中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和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很高,高尿酸血症人群更易发生代谢综合征和代谢异常。尽早对社区人群进行高尿酸血症和代谢综合征筛查和研究,制定相关干预策略,对降低心血管疾病事件的发生和疾病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4.
目的建立一种制作简便、可重复性强的置管持续灌洗治疗脑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动物模型。方法麻醉后将导管插入枕大池,分组一次、两次注入0.3mL自体动脉血建立SAH模型。监测动脉血压、血气分析、颅内压,存活动物进行蛛网膜下腔灌洗治疗。结果血液广泛分布于颅底动脉环周围脑池。SAH组大鼠的血压、血pH、PaO2、PaCO2值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盐水、稀释尼莫地平生理盐水等蛛网膜下腔灌洗后大鼠心率、血压、等均无明显波动,颅内压略有上升,无明显神经行为改变和死亡。结论该模型能很好地模拟临床SAH,重复性好,适用于SAH后灌洗治疗前后病理生理学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总结了超滤在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应用的管理经验.方法 本文报告我院2009年12月至2011年10月间瓣膜置换患者体外循环转流中采用三种不同的连接方法应用超滤90例,其中男54例,女36例,年龄36~70岁,病程1个月至35年.风心病80例(其中二尖瓣病50例,主动脉瓣病变20例,二尖瓣+主动脉瓣病变10例),二尖瓣退行性病变6例,主动脉瓣退行性病变4例.体重32~86 kg,平均53 kg.结果 超滤装置均采用dideco.流量视不同连接方法其血液流量200~500 ml/min,滤出液800~4200 ml,平均2640 ml;Hct提高(4.27±2.2),临床效果满意,从而减少细胞外液水潴留,减轻重要脏器负担,尤其是心脏的容量负荷,对降低肺组织间隙水肿,改进气体交换,增加心脏供氧以及消除心肌抑制因子等休克物质,改善血液动力学,减少手术后失血有积极作用.特别是对于长期反复心衰,尤其是右心衰患者手术中应用超滤,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结论 总之应用超滤有利于重症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生理功能恢复,是一项比较简单、安全、有效的排除多余水分和代谢废物的CPB技术.缩短了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56.
目的回顾分析应用双Endobutton技术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对12例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采用双Endobutton技术重建喙锁韧带治疗,全部病例获得8~14个月随访,平均12个月。结果按Lazzcano疗效评价标准进行评价,优10例,良2例,无再脱位及其他并发症。结论应用双Endobutton技术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近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有待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57.
杨雷  朴国滨  魏宁 《吉林医学》2009,30(23):2955-2956
目的:评价拔除第二双尖牙矫治牙列轻中度拥挤对侧貌突度的影响。方法:14例拔除第二双尖牙矫治患者,对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及模型进行测量和比较。结果:Z角FMIA分别增大3.9°和4.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MPA角、U1-PP角分别减少了4.58°和12.14°,两项指标的改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NA角、SNB角、ANB角改变不明显,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侧貌协调、伴有轻中度牙列拥挤的病例,拔除第二双尖牙矫治既能解除拥挤,又能维持和改善软组织侧貌突度。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联合放化疗对Ⅰ~Ⅲ期合并有高危因素的子宫内膜癌的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肿瘤特异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4.2版软件对所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进行荟萃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4篇,联合放化疗组和单纯放疗组比较,5年无进展生存率及肿瘤特异生存率合并后的RR值分别为1.13[95%CI(1.02,1.25)]及1.12[95%CI(1.03,1.2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年总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合并后的RR值分别为1.04[95%CI(0.96,1.12)]、0.35[95% CI(0.11,1.11)]及1.01[95%CI(0.57,1.79)],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放化疗可显著改善Ⅰ~Ⅲ期合并有高危因素的子宫内膜癌的5年无进展生存及肿瘤特异生存,但对改善总生存及降低复发风险方面的疗效尚不确定.  相似文献   
59.
三聚氰胺与婴幼儿肾结石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上半年,婴幼儿肾结石病例在中国某些地区集中出现,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中国卫生部9月12日宣布,食用受三聚氰胺(melamine)污染的奶粉可能是导致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的原因。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60.
目的 利用DNA芯片技术研究副溶血弧菌对牛磺胆酸刺激反应的全局性基因转录变化概况,找出其中的表达调控变化规律,为副溶血弧菌基因转录调控网络的构建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方法 副溶血弧菌分别在正常和添加了50 mmol/L 牛磺胆酸的培养基中孵育至对数中期,收集菌体,提取RNA,利用全基因组DNA芯片分析比较两者基因转录变化.并应用聚类分析比较其中的变化规律.结果 比较转录谱分析证实一共有255个基因的转录表达发生显著性变化,和对照组相比,上调的基因明显占主导优势.而在这些变化的基因中,关于蛋白合成和硫代谢以及谷氨酸合成相关的基因均呈现明显的转录上调变化.结论 我们利用DNA芯片技术描绘出了副溶血弧菌在添加牛磺胆酸后全部基因转录水平变化的概图,并发现了蛋白合成,硫代谢和谷氨酸合成相关的基因的变化规律,这给我们下一步的转录调控网络研究提供了良好的靶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