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CT引导下经皮微波凝固配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10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经皮穿刺微波凝固治疗(PMCT)配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100例肝癌共112个瘤灶采用CT引导下PMCT配合TACE治疗,并选择同期70例肝癌共92个瘤灶采用单纯TACE治疗作为对照。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后临床表现改善,大部分瘤灶明显缩小,缩小>40%的占95.5%;活检提示36个≤3 cm和17个>3 cm的瘤灶完全凝固性坏死,占47.32%;59个>3 cm的瘤灶大部分坏死,占52.68%。68例AFP升高者显著下降,25例转阴。全组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随访1~24个月,3例死亡,2例复发,半年、1年、2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9.0%、98.0%、97.0%。与单纯TACE治疗组比较,肿瘤坏死率、瘤灶缩小率及患者生存率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TACE配合PMCT治疗肝癌疗效好、肿瘤灭活彻底,可明显提高生存率,值得临床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针刺内关对肝癌介入治疗中并发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刺内关对肝癌介入治疗中并发症的疗效观察沐榕,郑曲彬,杨维竹,江娜,杨昇自1994年5月开始,我们采用针刺内关穴治疗187例肝癌经皮穿刺肝动脉药物灌注及栓塞术(TACE)中所致的并发症,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87例中,男146例,女41...  相似文献   
13.
小肠动静脉畸形是一种黏膜下病变,是引起急性或慢性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之一,常规检查方法诊断困难.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能明确消化道出血的部位和原因,尤其对病变隐蔽的小肠血管畸形具有更重要的意义,且经超选择介入治疗可得到满意的止血疗效.笔者自2001-2005年对经DSA证实的4例小肠血管畸形大出血患者进行超选择介入治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前国内多采用碘化油、钡胶浆进行支气管造影,甚少开展碘水剂的支气管造影。我院自1985年12月始用76%泛影葡胺行选择性支气管造影17例,其中经纤支镜置管法造影12例,喉镜插管法造影5例;诊断为支气管扩张症8例,中央型肺癌3例,周围型肺癌2例,肺脓疡1例;支气管显影正常3例。手术治疗8例。用泛影葡胺进行支气管造影,易使细小支气管充盈,病理征象显示清楚。本文17例中,显示支气管柱  相似文献   
15.
正患者男,61岁,因"反复呕血、黑便18个月"入院。增强CT检查提示门静脉高压伴食管下段及胃底静脉曲张,临床综合诊断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经内科保守治疗控制出血后,行TIPS+胃冠状静脉栓塞术。术中使用13枚弹簧圈+聚桂醇4ml+无水乙醇8ml栓塞胃冠状静脉和胃后静脉,使用1枚7mm×60mm球囊扩张分流道后,植入1枚8mm×40mm的  相似文献   
16.
经导管门静脉栓塞诱导肝叶代偿性增生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导管门静脉栓塞(PVE)诱导肝叶代偿性增生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对28例手术不能切除,但门静脉内无瘤栓的晚期肝癌患者,经导管行门静脉右支栓塞。PVE术前、后用CT测量左侧肝叶的体积,并测量栓塞前后的门静脉压力,监测肝功能和凝血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行门静脉右支栓塞,其中1例PVE后顺利实行右肝切除术。PVE术前左侧肝叶的体积为(461.5±108.2)cm3,术后2、4、8周分别为(608.5±135.7)cm3、(660.2±133.8)cm3、(678.0±132.7)cm3,分别比术前增加(33.5±22.1)%、(45.4±23.8)%、(49.5±24.0)%;术前左侧肝叶占整个肝脏的体积百分比为(18.4±5.1)%,术后2、4、8周分别为(24.2±5.9)%、(26.3±5.8)%、(27.0±6.1)%。术后2周较术前体积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810,P<0.05),术后4周与术后2周间、术后8周与术后2周间、术后8周与术后4周间体积增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6、0.091、0.085,P值均>0.05)。栓塞前门静脉压力为(17.8±2.9)cmH2O(1cmH2O=0.098kPa),PVE后为(18.3±2.9)cmH2O,栓塞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810,P<0.05),但均在正常值范围内,未出现门静脉高压,肝功能损害轻,无并发症出现。结论经导管门静脉栓塞诱导肝叶代偿性增生在临床上的应用是可行的、安全的、有效的,可增加手术切除率,提高手术切除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肝动脉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8.
医学影像设备飞速发展,对医学影像学专业人才实践技能水平提出更高要求。然而传统(CTMR诊断学》实验教学存在图像质量差、教学资源不平衡、学生实践技能训练不足、课程考核不能体现实践技能水平等弊端,不利于人才培养。通过改善实验室硬件设施、编写实验指导、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加强实践技能考核、多渠道培养教师等措施,提高该课程的实验教学质量与学生实践技能。调查发现,92.9%的学生对改革后的实验课程教学表示满意。上述措施今后将应用于医学影像诊断学的所有子课程教学,以促进医学影像学专业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9.
肝脏疾病的门静脉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门静脉系统的介入治疗在一些肝脏疾病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如肝细胞癌伴门静脉瘤栓、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门静脉血栓的介入治疗以及选择性门静脉栓塞诱导肝叶代偿性增生。本文主要介绍了这些介入疗法的途径、方法及疗效等情况。  相似文献   
20.
肝动脉化疗和栓塞治疗转移性肝肿瘤10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动脉化疗和栓塞治疗转移性肝肿瘤100例报告福建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杨升,杨维竹,江娜,郑曲彬应用肝动脉化疗和栓塞术(HAI+HAE)治疗肝脏恶性肿瘤,较其它非手术方法更有效,在国内外已得到确认。国内关于肝动脉化疗和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报道已很多,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