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摘要]近年来,随着3D打印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大有增长的趋势,国内外不少专家、学者正在进行大量尝试,试图充分应用该技术服务人类的医疗行业。文章就3D打印技术的基本原理、3D打印材料及该技术在医疗领域应用现状作简要描述与说明,使读者对3D打印技术及其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有初步了解。  相似文献   
72.
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几何参数变化与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明确胸腰段脊柱节段遭爱的撞击能量与几何参数、几何参数变化与生物力学的相互关系,为评判脊柱损伤程度及稳定性变化提供相应的客观标准,为治疗中采取适宜的生物力学方法提供确切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失败的原因.方法 总结2006-04-2009-06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6例,采用的内固定方式有:DHS 32例,DCS 8例,γ钉 16例,PFN 12例,PCCP 10 例,PFNA 8例.对其中18例失败进行分析,探讨相关原因.结果 86例中有18例失败,失败的类型为5型:加压钉切割股骨头颈、钢板螺钉断裂松动、髋内翻畸形、股骨干骨折、感染.手术技术欠缺、手术方式的选择不当、内固定的设计缺陷是失败的主要原因.结论 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根据骨折的类型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以及熟悉了解每种内固定装置的特点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4.
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交通事故及高速竞技伤的不断增加,胸、腰椎爆裂骨折损伤的发生率在逐年递增。爆裂骨折的稳定性评判已成为脊柱骨折损伤程度判断的焦点之一。现就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稳定性评价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5.
目的 观察大鼠急性脑出血后肝、肾、肺功能和形态改变及外周血淋巴细胞核因子-κB活性.方法 采用脑内注射凝固自体动脉血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于24 h 后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核因子-κB(NF-κkB)活性,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素氮(BUN) 和肌酐(Cr) 的水平及血氧饱和度(SaO2)水平,并取肝脏和肺组织固定、切片、HE 染色,光镜观察肝、肺组织的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 大鼠脑出血24 h 后血清中的ALT、AST、BUN 和Cr 含量均有显著增加,NF- κB活性升高,SaO2下降,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观察发现脑出血大鼠的肝脏及肺脏有炎性反应改变.结论 大鼠急性脑出血后其肝脏、肾脏、肺脏的功能和结构均受到一定损害,外周血淋巴细胞NF- κB表达升高.  相似文献   
76.
目的观察大鼠急性脑出血后肝、肾、肺功能和形态改变及外周血淋巴细胞核因子-κB活性。方法采用脑内注射凝固自体动脉血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于24 h后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核因子-κB(NF-κkB)活性,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素氮(BUN)和肌酐(Cr)的水平及血氧饱和度(SaO2)水平,并取肝脏和肺组织固定、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肝、肺组织的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大鼠脑出血24 h后血清中的ALT、AST、BUN和Cr含量均有显著增加,NF-κB活性升高,SaO2下降,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观察发现脑出血大鼠的肝脏及肺脏有炎性反应改变。结论大鼠急性脑出血后其肝脏、肾脏、肺脏的功能和结构均受到一定损害,外周血淋巴细胞NF-κB表达升高。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人尿液干细胞(h USCs)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神经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体外获取h USCs进行增殖培养,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 USCs细胞表型。Allen法制作大鼠脊髓损伤模型,42只大鼠随机等分为3组:对照组,SCI组和h USCs+SCI组。分别于7 d、14 d和21 d对各组大鼠下肢运动功能评分,21 d后取出各组大鼠损伤脊髓进行组织切片染色,并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Bax/Bcl-2含量,ELISA法检测Caspase-3含量。结果h USCs细胞表型CD29表达(98.92±0.62)%,CD73表达(99.14±0.86)%,CD34表达(0.47±0.16)%。与对照组比较,SCI组大鼠下肢运动功能明显下降,Bax蛋白表达、Caspase-3含量明显增加,Bcl-2蛋白表达明显下调。h USCs在7 d、14 d和21 d可明显改善SCI大鼠下肢运动功能;与SCI组比较,h USCs+SCI组大鼠损伤脊髓节段Bax蛋白表达、Caspase-3含量得到抑制,Bcl-2蛋白表达显著提高;ELISA结果显示,h USCs+SCI组可显著降低损伤脊髓中Caspase-3含量。结论 h USCs对大鼠脊髓损伤神经凋亡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Bax、Caspase-3,提高Bcl-2蛋白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78.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盐酸戊乙奎醚(penehyclidine hydrochloride,PHC)对创伤性休克后大鼠肺组织NF - κB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 mRNA表达的干预影响,探讨PHC对创伤性休克继发肺损伤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建立创伤性休克动物模型,104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四组:对照组、休克组、PHC小剂量组(P1组)和PHC大剂量组(P2组).复苏开始时,P1、P2组大鼠分别经颈静脉注入含PHC 0.15 mg/kg和0.45 mg/kg的等渗盐水,给药容积2 ml/kg;休克组、对照组仅注入等容积的等渗盐水.复苏后2,6,12,24 h四个时相点处死大鼠.RT - PCR法检测各组NF - κB、iNOS mRNA表达;计算肺湿/干重(W/D)比值、肺通透指数(lung permeability index,LPI)和肺损伤评分(lung injury score,LIS).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休克组、P1、P2组各时相点NF - κB、iNOS mRNA表达、肺W/D比值、LPI、LIS均明显增高( P<0.05).与休克组比较,P2组复苏后各时相点及P1组复苏后2,6 h NF- κB、iNOS mRNA表达、肺W/D比值、LPI、LIS明显减低,同时P1组复苏后12 h LPI、LIS也明显降低.P2组6 h NF- κB、iNOS mRNA表达、肺W/D比值、LPl、LIS均明显低于P1组(P<0.05).结论 PHC可减轻创伤性休克后继发肺损伤,大剂量PHC作用更强,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肺组织NF - κB、iNOS 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9.
曾腾辉  杨欣建  顾洪生  陈扬  余铮 《医学综述》2014,(14):2642-2644
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内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56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28例,A组患者进行传统开放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B组采用MIS-TLIF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手术部位切口长度以及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引流量、并发症发生率、椎间隙高度、椎间融合率、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日本骨科学会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等临床指标。结果 B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A组,手术部位切口长度显著小于B组(P<0.05);B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引流量显著显著少于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椎间隙高度、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日本骨科学会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S-TLIF内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临床疗效肯定,优于传统开放TLIF手术治疗,有明显的优势,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0.
骨关节炎动物模型的建立及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建立鼠骨关节炎动物模型的方法及其可行性和可靠性.方法:出生后1周内的Wistar大鼠14只,雌雄各半,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8只结扎其双前肢及尾部,常规饲养,分别于6、12周后随机处死1只,观察其双侧股骨头病理改变,了解效果,其余动物12周后取髋关节滑膜组织及双侧股骨头软骨为标本为实验组,6只未结扎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软骨及滑膜细胞凋亡情况.结果:12周后,无论从大体还是镜下以及细胞凋亡情况,鼠髋关节均呈典型的骨性关节炎(OA)特征.结论:Wistar大鼠是建立OA动物模型的较为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