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557篇
  免费   15244篇
  国内免费   5508篇
耳鼻咽喉   855篇
儿科学   1817篇
妇产科学   1084篇
基础医学   8353篇
口腔科学   1742篇
临床医学   25070篇
内科学   13197篇
皮肤病学   1648篇
神经病学   3157篇
特种医学   639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51篇
外科学   12372篇
综合类   50180篇
预防医学   23267篇
眼科学   1715篇
药学   19841篇
  189篇
中国医学   19187篇
肿瘤学   7091篇
  2024年   861篇
  2023年   4084篇
  2022年   3998篇
  2021年   3590篇
  2020年   4441篇
  2019年   4681篇
  2018年   4364篇
  2017年   2407篇
  2016年   3713篇
  2015年   4122篇
  2014年   8744篇
  2013年   7082篇
  2012年   8235篇
  2011年   8529篇
  2010年   8349篇
  2009年   8109篇
  2008年   8063篇
  2007年   8509篇
  2006年   8049篇
  2005年   8215篇
  2004年   7652篇
  2003年   6520篇
  2002年   5405篇
  2001年   5552篇
  2000年   5901篇
  1999年   5632篇
  1998年   4952篇
  1997年   4949篇
  1996年   4529篇
  1995年   4222篇
  1994年   3795篇
  1993年   2835篇
  1992年   2661篇
  1991年   2460篇
  1990年   2166篇
  1989年   1823篇
  1988年   1128篇
  1987年   1040篇
  1986年   879篇
  1985年   871篇
  1984年   694篇
  1983年   692篇
  1982年   670篇
  1981年   492篇
  1980年   379篇
  1979年   266篇
  1978年   186篇
  1977年   105篇
  1976年   76篇
  1965年   8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近年来"以器官系统为中心(organ system based curriculum,OSBC)"的教学模式成为各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的重点项目,滨州医学院以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为契机,全面接轨国际医学教育标准,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力争培养知识性、创新型与实用型的综合性医学人才。在新的教学模式下,通过课程整合、英语教学调整、专业英语强化等措施提升了医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取得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肺部CT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与支原体肺炎(MPP)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日至2020年2月5日于华润武钢总医院确诊的COVID-19患者45例,另选取2017年9月1—21日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8医院住院诊断治疗的MPP患者38例。对COVID-19和MPP的肺部CT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OVID-19肺部CT征象1)分布:单侧发病5例,双肺发病40例,主要以胸膜下(40例)及小叶核心(38例)为主,2例重症患者见两肺弥漫分布;2)密度:仅为毛玻璃影(GGO)10例,GGO+实性兼有者35例;3)伴随征象:血管增粗43例,胸膜平行征33例,铺石路征38例,"反晕征"3例,2例出现胸腔积液,2例可见肺气囊征象,未见空洞出现。MPP肺部CT征象1)分布:病变呈大叶性分布2例,大部分呈小叶性分布36例;双肺下叶病灶27例;2)密度:GGO 36例,病灶有实变21例;3)伴随征象:典型树芽征25例,小叶间隔局限性增厚21例。纵隔和肺门未见明显肿大的淋巴结,两侧胸腔未见明显的积液征象。COVID-19实变率较MPP高(P<0.05),两者GGO及胸腔积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VID-19和MPP的CT表现都以GGO为主,但COVID-19少见支气管壁增厚,分布为胸膜下及小叶核心区域,与支气管分布无关,病变实变率较高;MPP病灶与支气管分布关系密切,并有一定的特征性影像征象。  相似文献   
103.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istone deacetylase 1,HDAC1)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yclin-dependent kinase 1,CDK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2月至2013年6月在本院普外科进行手术切除的51例结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和癌旁非肿瘤组织,采用qRT-PCR法检测组织中HDAC1和CDK1 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HDAC1和CDK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析肿瘤组织中HDAC1和CDK1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患者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函数分析HDAC1和CDK1不同表达情况与患者5年总生存率的关系。结果:肿瘤组织中HDAC1和CDK1 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癌旁非肿瘤组织(P<0.05);肿瘤组织中HDAC1表达水平与CDK1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2);肿瘤组织中HDAC1表达与患者肿瘤直径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P<0.05),CDK1与肿瘤直径、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HDAC1、CDK1阳性表达患者5年总生存率均低于其相应阴性表达患者(P<0.05),HDAC1和CDK1共阳性表达患者5年总生存率低于HDAC1和(或)CDK1阴性患者(P<0.05)。结论:HDAC1和CDK1在结肠癌组织中高表达,与患者不良预后有关且两者呈正相关,推测两者在促进结肠癌进展中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前瞻性应用安罗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三线及以上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观察临床疗效和药物的安全性。方法:均经组织病理或细胞学明确诊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且二线化疗治疗后疾病进展。口服安罗替尼胶囊8 mg/d,d1~14联合替吉奥胶囊60 mg/m2 bid d1~14,21天为一个周期。治疗终止时间为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接受的毒副反应。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总体客观缓解率(ORR)可达到26.8%,总体疾病控制率(DCR)可达到80.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达到5.2个月(95%CI:3.9~6.6个月)。单因素分析,脑转移组患者mPFS(4.8个月)对比无脑转移组患者mPFS(5.9个月),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9)。多变量回归分析显示,ECOG评分(P=0.002)、治疗线数(P=0.015)和疗效(P=0.014)是PFS的独立影响因素。最常见毒副反应为高血压、蛋白尿、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疲乏和口腔黏膜炎。结论:安罗替尼联合替吉奥胶囊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三线及以上治疗中,其总体的疗效确切且药物毒副反应可控。  相似文献   
105.
<正>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 pylori)感染是人类最常见的感染之一。我国H. pylori感染率高达55. 0%[1]。2015年幽门螺杆菌胃炎京都全球共识指出"无论是否存在消化道症状或者并发症,H. pylori胃炎应该定义为一种感染性(传染性)疾病",这个观点得到了国际和我国最新H. pylori感染共识的一致认可[2-3]。H. pylori感染后几乎100%都会出现胃黏膜组织学上的炎症,即H. pylori胃炎,其  相似文献   
106.
107.
目的分析桂林理工大学离退休职工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体检结果。方法将2017年5月-2019年7月每年1次共3次的桂林理工大学离退休职工体检者46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这460例体检者的一般资料以及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体检资料。结果肝功能、肾功能、血脂及血糖均存在检测异常者,其中男性ALT、UA异常率稍高于女性,女性TC、TG、HDL-C、LDL-C、GLU异常率稍高于男性,老年女性血脂总异常率、血糖异常率均略高于中年女性,老年男性血脂总异常率、血糖异常率均略低于中年男性。结论桂林理工大学离退休职工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均存在异常,且尤以血脂、血糖异常问题较为突出,另外各指标异常率与体检者性别、年龄也存在一定的关系,需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并积极做好对职工疾病的预防和医疗、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108.
目的:研究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s lymphoma,NHL)骨髓侵犯患者骨髓病灶中间隙连接蛋白(connexin,Cx)43表达情况。 方法:选取我院确诊的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侵犯患者26例,骨髓组织中查见呈灶性分布且已通过免疫组化证实为反应性淋巴细胞增生的患者9例,正常骨髓组织10例行免疫组化染色,根据阳性率及阳性程度评分后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Cx43在NHL样本中的阳性率(30.8%)低于在反应性淋巴细胞增生样本(88.9%)及正常样本(100%)中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反应性淋巴细胞增生样本和正常样本间Cx43阳性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反应性淋巴细胞增生样本的阳性积分明显低于正常样本(P<0.05)。结论: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侵犯时病灶处Cx43表达情况显著低于反应性淋巴细胞增生及正常骨髓组织。  相似文献   
109.
目的:研究孤立性肺结节(SPN)胸腔镜术前CT引导下双弹簧圈精准标记定位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3例SPN胸腔镜术前定位病例资料,包括双弹簧圈组22例,Hook-wire定位组21例。统计双弹簧圈定位的术中、术后并发症,衔接期时间以及作楔形切除所用时间,并将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病例定位均取得成功;双弹簧圈组的气胸发生率(9.0%),肺出血发生率(9.0%),胸痛发生率(9.0%)均低于Hook-wire组,其中肺出血发生率与Hook-wire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衔接时间双弹簧圈组(15.38±8.32)h长于Hook-wire组(4.21±3.29)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作楔形切除所用时间双弹簧圈组(21.01±7.14)min与Hook-wire组(18.22±5.18)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双微弹簧圈进行SPN胸腔镜手术前精准标记定位安全可靠、效果良好,与Hook-wire定位比较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并可获得更长的衔接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0.
目的:验证自行设计加工的磁锚定装置在减戳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设计加工适用于辅助减戳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磁锚定装置,该装置包括内置抓钳和锚定磁体2个部分。以6只健康雄性Beagle犬为模型,用磁锚定装置代替传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副操作孔抓钳,经主操作孔置入磁锚定内置抓钳并钳夹于阑尾尖部,体外放置锚定磁体,锚定磁体与内置抓钳的靶磁体相吸,移动锚定磁体即可改变内置抓钳的牵拉方向,从而有效牵拉暴露手术术野,完成减戳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记录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评价利用磁锚定装置进行阑尾切除时操作的安全性和可行性。结果:6只Beagle犬均顺利完成磁锚定技术辅助减戳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时间27~38 min,出血量均小于10 ml,术后实验犬状态良好,未出现并发症。结论:磁锚定装置用于减戳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操作简单、安全可行,在相关设计进一步优化基础上,可尝试或试验性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