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1.
92.
目的 检测HBV-DNA阅读框架各位点的变异,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基因芯片技术,将HBV-DNA进行PCR扩增,掺入荧光分子标记,与点阵列的寡核苷酸杂交,通过计算机分析,检测HBV-DNA的基因序列,观察HBV-DNA阅读框架各位点的自然变异。结果 HBV-DNA阅读框架各位点的变异普遍存在,其中前C区1896、1814变异率分别为23.5%、3.9%,BCP1762、1764变异率分别为55.9%、53.9%,P区528、552M-I、552M-V变异率分别为39.2%、38.2%、10.8%。结论 基因芯片技术是检测基因突变、基因测序的高效方法之一,具有极高的灵敏性和可靠性。HBV-DNA位点的变异对于疾病的稳定与进展以及病情转归的预判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3.
肽核酸(PeptideNucleicAcids,PNAs),是20世纪90年代初发现的新型DNA/RNA同类物,是一类人工合成的用蛋白质骨架代替核酸中的磷酸核糖骨架而形成的新型分子,由于它拥有诸多DNA/RNA不具有的优点,因此具有非常广泛的生物学效应。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研究PNA片段对HBV抗原系统的抑制,从而筛选高抗原抑制率的PNA片段,为进一步研制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提供依据。1材料和方法1.1材料HepG2.215细胞、细胞培养瓶及培养板(丹麦NUNCTM公司产品)、细胞培养箱(CO2)(德国HERAEUS公司产品)、生物倒置相差显微镜CX40(日本OLYMPUS公司产品…  相似文献   
94.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肝内表达与肝纤维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成因相当复杂,目前已认识到纤维化的特征是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的聚集,并需转化生长因子(TGF)-β和血小板活化因子等大量介质的参与.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是TGF的下游效应介质,具有明显的丝裂原性和趋化性,能诱导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分泌细胞外基质,参与调节细胞增生、分化、胚胎发育以及伤口愈合[1].我们探讨了CTGF与肝纤维化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5.
芯片技术检测慢性乙肝患者HBV-DNA基因突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HBV-DNA多点基因变异在慢性乙肝中的临床意义,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02例慢性乙肝患者采用DNA芯片技术,检测HBV—DNA基因序列及6个位点的自然变异。结果102例慢性乙肝患者均存在HBV-DNA位点变异,其中前C区1896G-A变异率为23.6%,e抗原阳性者占6.9%,e抗体阳性者占45.4%,后者变异株显著高于前者,此突变有助于HBV逃避免疫攻击而形成慢性感染状态;前C区1814变异率为4%;基本C区启动子1762变异率为55.9%,1764变异率为54%,且两种变异常同时出现,与重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相关;P区:528变异率9.3%,552M-I变异率38.3%,552M-V变异率10.8%,552变异与核苷类似物耐药相关。结论基因芯片技术是检测基因突变、基因测序的高效方法之一,具有极高的灵敏性和可靠性。HBV-DNA位点变异对于判定疾病的稳定与进展及病情转归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Th细胞因子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34例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组)、32例肝硬化(肝硬化组)、22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重肝组)及15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清中Th细胞因子IFN-γ、IL-4、IL-17水平.同时检测不同的Child-pugh分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IL-17的表达.结果慢乙肝组、肝硬化组IFN-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慢重肝组高于对照组;慢乙肝组IL-4高于其他各患者组,但无统计学差异.肝硬化组IL-17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均<0.05.IL-17水平与肝硬化分级密切相关.结论IFN-γ与IL-17水平可反映慢性HBV感染患者肝脏损伤程度及预后;IL-17可作为肝硬化程度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97.
<正> 为了掌握全县脊髓灰质炎发病规律及其防治中的问题,我们在1992年7月对全县15岁以下儿童进行跛行及其病因调查,现把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对象:15岁以下儿童(1976年1月1日~1992年6月30日出生)发生的下肢麻痹病人和1991年发生的所有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人。 2.诊断标准及检查方法:按[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手册]要求。 3.方法: (1) 县卫生局举办跛行调查培训班,统一调查方法。 (2) 县、乡(镇)分别成立跛行检查小  相似文献   
98.
杜文军 《淮海医药》1998,16(3):35-35
流行性出血热(以下简称出血热),国际上统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中的不同型病毒引起的一类自然疫源性传染病,该病毒通过多种宿主携带及多种途径传播。我县自1965年建县到1984年20年仅有4年有出血热疫情,并且年度发病率很低。近几年出血热年发病率显上升,呈流行的趋势,  相似文献   
99.
IL-17在慢性HBV感染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L-17是一种主要由活化的CD4^+效应T细胞产生的致炎细胞因子,具有强大的免疫致病性,可以促进T细胞的激活和刺激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巨噬细胞、上皮细胞产生多种致炎因素导致炎症的发生。本研究通过测定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L-17的水平来探讨IL-17与慢性HBV感染的关系及其在该病中可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0.
探索农村留守儿童亲子依恋与养育状况的关系,为农村留守儿童安全亲子依恋关系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安徽省蚌埠地区和宿州地区分层随机整群抽取5所乡镇中心小学四~六年级学生,共调查1 026名学生,其中非留守儿童415名、留守儿童611名(包括母亲单方打工者27名、父亲单方打工者245名和父母均打工者339名).问卷内容包括养育状况与亲子依恋量表.结果 母亲依恋及其维度和父亲信赖维度得分均为父母均打工留守儿童低于非留守儿童(P值均<0.05),而父母单方打工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亲子依恋及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对父母均打工留守儿童养育状况与亲子依恋的关系分析显示,母亲联系频率、母亲探望频率、父亲探望频率、犯错误时父亲态度、看护人与儿童聊天的频率以及家庭经济状况与亲子依恋有关;其中看护人与儿童聊天的频率与父母依恋及其维度均呈正相关,而家庭经济状况仅与父亲亲近程度有关(P值均<0.05).结论 父母均打工农村留守儿童亲子依恋安全性较低.改善养育状况,如增加父母与儿童的联系探望频率等有助于促进安全亲子依恋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