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4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3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8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翻修3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感染的细菌学特点、翻修策略、翻修术中常见的困难及对策。方法3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其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31~86岁,平均62.5岁。感染发生时间为术后1个月~4年,平均为术后7个月。其中股骨颈骨折12例,股骨头坏死11例,骨关节炎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2例。行Ⅰ期翻修术12例,Ⅱ期翻修术18例。结果翻修术前24例明确诊断为感染,其中细菌学明确诊断18例,其中表皮葡萄球菌5例,金黄色葡萄球菌4例,其他细菌9例。术中标本细菌培养23例阳性,7例阴性。Ⅰ期翻修12例中10例患者得到随访,时间平均16个月,2例感染复发;Ⅱ期翻修中13例得到随访,时间平均20个月,1例感染复发。Harris评分术前平均为44分,随访截止时评分平均为84分。结论(1)耐药葡萄球菌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主要病原菌;(2)术后感染翻修手术难度大,术前要做好周密的准备,没有手术经验的医师尽量不要尝试;(3)术后感染采用Ⅰ期或Ⅱ期翻修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Ⅱ期翻修术后感染复发率较低;(4)抗生素骨水泥在人工关节感染翻修术中的应用可以提高疗效,有利于关节功能恢复;(5)术后科学的康复对功能恢复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2.
多节段非相邻型脊柱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多节段非相邻型脊柱骨折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我院22例多节段非相邻型脊柱骨折患者,按向明等提出的分型方法:A型17例;B型4例;C型1例,为T6,9,12骨折。共45个节段受累。脊髓损伤情况F(rankel分级):A级6例,B级1例,C级4例,D级4例,E级7例。其中保守治疗2例,手术治疗20例。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0~19个月,平均16个月,骨折均愈合,15例有神经症状者,5例恢复正常,4例有一级以上改善,6例无变化。结论对不稳定骨折或有脊髓损伤症状者宜尽早手术,并根据骨折部位和类型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3.
微小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时所需的皮瓣覆盖面积相对较小,但对功能、外形、质地要求较高,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皮瓣,才能最大程度地恢复手指的外形和功能[1]。本文对我科自1994年1月至2005年1月收治的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病例进行总结,将采用微小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体  相似文献   
94.
四肢主要动脉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总结四肢主要动脉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外科治疗和疗效。方法 1998~2004年收治四肢主要动脉创伤性假性动脉瘤31例,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直接修补6例,端-端吻合5例,大隐静脉移植16例。人造血管移植3例,血管结扎1例。获随访23例,随访时间6个月~5年(平均18个月)。结果 28例一期治愈出院,其余3例术后血管闭塞二期再行自体静脉移植治愈。随访未见假性动脉瘤复发和肢体缺血症状。结论 四肢主要血管创伤性假性动脉瘤应强调尽早手术治疗;术中阻断动脉远近端血流是手术成败的关键;损伤血管直接或间接重建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5.
随着我国工农业的发展,高能创伤所致严重多发伤越来越多见,由于创伤重,合并伤复杂,出血量多,常导致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以往文献对多发伤的治疗报道较多.但对胸脊髓损伤为主的严重多发伤的救治报道甚少。作者对2000年1月~2004年11月本院收治的28例此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胸脊髓损伤为主严重多发伤的救治方法。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27例75岁以上股骨颈骨折。在做好充分术前准备情况下,经后外侧入路施行全髋或半髋置换,手术强调假体位置的准确性及牢固性,术后早期活动。结果本组8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19例全髋关节置换,2~4周患者能扶拐下地。随访6个月~4年,患者关节功能良好,无疼痛,X线照片假体位置正常,无松动及下沉,效果满意。结论人工股骨头或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有早期下地、并发症少、关节功能好、提高生活质量等优点。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腰脊髓损伤为主严重多发伤的救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以腰脊髓损伤为主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创伤严重度(ISS评分)为20~57分,平均(34.60±3.57)分。平均受伤部位约3处。脊髓损伤节段L1-L5,其中单节段损伤29例,2节段以上损伤13例。脊髓损伤(按ASIA分级):A级8例,B级7例,C级12例,D级15例。均采用椎管减压、植骨内固定术重建脊柱稳定性。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个月~4年,平均1年4个月,腰背痛症状均明显缓解,生活可自理,无内固定断裂及松动,植骨均融合。随访时脊髓损伤(按ASIA分级):A级5例,B级4例,C级6例,E级27例。27例神经症状完全恢复,8例有1级以上恢复,7例无变化。结论:腰脊髓损伤为主严重多发伤急诊应遵循伤害控制原则,尽早采取手术治疗重建脊柱稳定性,恢复神经功能,减少残疾。  相似文献   
98.
目的报道显微外科技术在人工关节置换中的应用经验。方法临床应用22例。其中,带缝匠肌髂骨瓣植入修复髋臼节段型缺损10例,术中肢体主要血管损伤后修复5例,术中神经损伤并修复6例,全肘关节置换与游离皮瓣修复肘关节严重损伤1例。结果手术全部成功,术后无感染发生。随访3—72个月,平均40.1个月,随访时关节无疼痛,关节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结果满意。结论显微外科技术可有效的修复人工关节置换术中骨和软组织缺损与损伤。  相似文献   
99.
下肢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临床治疗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非溶栓药物综合应用对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下肢DVT患者,采用口服阿司匹林、潘生丁;肌注罂粟碱、妥拉苏林;静滴丹参酮、低分子右旋糖苷;上述药物应用10 d,同时应用抗生素7 d.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症状、体征,测定肢围,并行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治疗结束时DVT后综合征治愈8例,显效22例,有效10例,无效2例.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病变处深静脉部分再通26例,恢复通畅8例.治疗过程中,患者无1例死亡.结论下肢DVT后综合征仍然需要强调及早治疗.抗凝、解痉、改善血液流变对于下肢DVT后综合征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0.
61例Pilon骨折的临床治疗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胫骨闭合性Pilon骨折的治疗方法及影响临床效果的因素。方法:分析我科治疗的61例Pilon骨折的患者,根据治疗前后的X片资料和随访结果,对不同类型(Ruedi-Allgower分型)的骨折,比较保守治疗、有限内固定、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坚强内固定4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参照Helfet提出的标准判断,保守治疗临床疗效差,手术治疗优良率为80%。胫距关节面达到解剖复位的骨折疗效优良率为90%。对II型和III型骨折,坚持内固定组应用胫腓骨钢板,其内支撑作用能够更有效地恢复肢体长度和达到关节内骨折解剖复位,临床疗效优良率高于其他手术组。结论:临床治疗效果与骨折类型、治疗方法有关。应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采用不同治疗方法,手术治疗的效果优于保守治疗。对II型和III型骨折,当局部皮肤条件较好时,首选切开复位坚强内固定;当局部皮肤条件不好时,宜选择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早期牢固的胫距关节面的解剖复位和恢复肢体长度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