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8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109篇
内科学   42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99篇
预防医学   32篇
药学   81篇
  2篇
中国医学   35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71.
临床技能护理程序考核模式的研究与运用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为配合目标实习教学法的实施,设计整体动态评价和出科技能考核两种方法.评价临床实习的教学质量评价,并重点介绍了出科技能考核的考核项目、考核内容、考核形式及考核程序。改革后的出科技能考核能促进临床带教老师从经验型带教向目标化带教转变.促进学生由技能型向智能型转变。  相似文献   
72.
目的 在麻醉大鼠或离体灌流大鼠心脏建立缺血/再灌注(再灌注)性心律失常模型,应用心肌内向整流钾通道(IK1) 激动剂zacopride(扎考比利)中文 缺血预处理观察zacopride对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效应并分析可能的机制。方法 在体实验:结扎SD大鼠心脏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局部缺血15 min,松扎后再灌15 min,建立再灌注性心律失常模型。在缺血前3 min(缺血预处理,pretreatment)分别给予1.5、15 或50 µg/kg zacopride。应用利多卡因(Lidocaine)做阳性对照药,IK1非特异性阻断剂氯喹拮抗zacopride的效应。全程连续记录心电图。离体实验:麻醉SD大鼠,开胸取出心脏,建立Tyrode液-Langendorff离体灌流系统,结扎SD大鼠心脏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局部缺血15 min,松扎后再灌15 min,建立离体再灌注性心律失常模型。缺血前3 min分别给予0.1、1或10 µmol/L zacopride观察预处理对离体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影响,IK1非特异性阻断剂BaCl2 1 µmol/L拮抗zacopride的效应。结果 在体实验:应用1.5~50 zacopride缺血预处理可显著抑制再灌注诱发的心律失常,最适剂量为15 µg/kg(P<0.05),与利多卡因效应相仿(P>0.05);离体实验:Langendorff离体灌流心脏应用0.1~10 μmol/L zacopride缺血预处理可有效抑制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1 μmol/L为zacopride作用最适浓度,其效应被1 μmol/L BaCl2明显逆转。结论 大鼠在体和离体实验证明,zacopride预处理可有效抑制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应用低剂量的BaCl2可消除zacopride的抗心律失常作用,表明zacopride抗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作用是通过其激动IK1通道介导的。  相似文献   
73.
目的本文统计我院2000-2003年4年抗真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统计每种药品金额及占抗真菌药物总金额的百分比,前10位进行排序,采用规定药品日剂量法,分析其用药频率;结果与结论氟康唑类占抗真菌药总金额66.86%,用药频度按DDDs值排序前3位分别是氟康唑、克霉唑及复方二性霉素B滴眼剂.  相似文献   
74.
目的:研究芍药苷对内脏敏感性肠易激综合征(IBS)的治疗作用.方法:经肠道连续6天给予冰醋酸或芥末油,分别建立冰醋酸或芥末油大鼠内脏高敏感性IBS模型,灌胃曲美布丁或芍药苷高、中、低剂量药液,每天1次连续3天,观察各组大鼠肠道内扩张引起腹部抬起和背部拱起的容量阈值,记录大鼠结肠电频率、峰电位、峰峰值和面积.结果:曲美布丁及芍药苷中剂量给药后大鼠肠敏感性显著改善,明显降低两种模型大鼠腹部抬起和背部拱起阈值,降低结肠电频率、峰电位、峰峰值及峰面积.结论:芍药苷可通过降低肠道敏感性,改善结肠电生理活动来治疗内脏高敏感性IBS模型大鼠.  相似文献   
75.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g1对原代培养正常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生物膜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技术,运用比色法、硫代巴比妥酸法、黄嘌呤氧化酶法(羟胺法)和微量酶标法测定人参皂苷Rg1对细胞内ACP活力、MDA含量、SOD活力及LDH释放量的影响。结果:1mg/ml、2 mg/ml及4 mg/ml人参皂苷Rg1作用30min可不同程度增加正常培养神经细胞的LDH释放量和细胞内SOD活力,降低细胞内ACP活力及MDA含量。结论:1mg/ml、2 mg/ml及4 mg/ml人参皂苷Rg1作用30min对正常培养大脑皮质神经细胞生物膜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对溶酶体膜有保护作用,对生物膜的脂质过氧化反应有抑制作用,能减轻自由基对生物膜的攻击及损伤,但对细胞膜可能有一定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76.
李瑜 《中国实用医药》2011,6(34):111-112
目的 探讨B超在健康体检中对无症状胆囊结石的诊断及随访价值.方法 采用GE Lo-giq9超声诊断仪对1080例体检者进行检查,分析各年龄组检出率情况,结石类型发布,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老年组的无症状性胆囊结石发病率高于青年组和中年组,中年组高于青年组(P<0.01),且年龄与发病率具有相关性(r=0.291,P<0.01).Ⅰ型14例,占检出总例数的28.57%,Ⅱ型15例,占检出总例数的30.61%,Ⅲ型11例,占检出总例数22.49%,Ⅳ型9例,占检出总例数的18.37%.随访过程出现临床表现者6例,占检出总例数的12.24%.随访中需要手术治疗者,Ⅱ型占总例数4.08%(2/49),Ⅲ型8.16%(4/49);Ⅳ型占14.29%(7/49).结论 腹部B超检查是发现无症状胆囊结石的首选办法,对于无症状胆囊结石患者,应定期随访,随访重点为Ⅲ型及Ⅳ型患者.早处理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概率,由此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替莫唑胺(TMZ)和甲泼尼龙(MP)对人胶质瘤细胞系U251放射治疗敏感性的影响,以期为临床优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经体外传代培养的U251细胞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放射治疗(R)组、放射治疗+替莫唑胺(R+TMZ)组、放射治疗+甲泼尼龙(R+MP)组、放射治疗+替莫唑胺+甲泼尼龙(R+TMZ+MP)组,分别予以放射治疗(2 Gv/24 h)、替莫唑胺、甲泼尼龙及三者联合治疗。采用磺酰罗丹明B(SRB)比色法、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析U251细胞增殖率和凋亡率,观察凋亡相关蛋白Bax和Bc1-2表达变化。结果放射线照射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后,U251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均P=0.000);但经体外培养24和48 h后,三者联合治疗组(R+TMZ+MP组)U251细胞增殖率显著高于放射治疗联合替莫唑胺组(P=0.000)。除对照组外,不同抗肿瘤治疗组U251细胞凋亡率均呈现升高趋势(P=0.000),但放射治疗联合甲泼尼龙组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均P=0.000)。经放射线照射联合替莫唑胺和三者联合治疗后,U251细胞Bax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00),而放射线照射联合甲泼尼龙和三者联合治疗,Bcl-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其中以放射治疗联合替莫唑胺组Bax/Bcl-2比值最高(P=0.000),放射治疗联合甲泼尼龙组最低(P=0.000)。结论甲泼尼龙可以诱导人胶质瘤细胞产生放射抵抗,而替莫唑胺对甲泼尼龙诱导的放射抵抗具有增敏作用。提示: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在应用甲泼尼龙减轻放射治疗不良反应过程中所诱导的放射治疗抵抗可通过同时应用替莫唑胺而抵消。  相似文献   
78.
目的 建立临床适用的Ⅱ型神经纤维瘤病(NF2)的分子遗传分析方法,对NF2患者及其后代进行分子遗传诊断,以指导NF2家族的遗传咨询及个体化病情监测、随访及临床干预.方法 以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10例NF2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原代培养并鉴定术中获取的许旺细胞瘤组织.抽提原代培养的肿瘤性许旺细胞及患者血液的基因组DNA(2例NF2患者已有后代且同意接受基因测序,同时对其后代的血液进行基因组DNA提取),对2例NF2患者亲子二代血液及患者的肿瘤性许旺细胞基因组DNA进行NF2基因测序.制定不同的临床干预及随访计划,结合亲子二代分子遗传检测结果,对NF2家族制定后代的长期随访计划.结果 初步建立NF2许旺细胞瘤组织标本与基因组DNA库.基因测序结果显示肿瘤性许旺细胞与患者血液提取的NF2基因突变位点相同.第一组母女存在完全相同的基因突变位点,第二组母子基因突变位点不完全一致,二组检测到的突变位点均位于靠近外显子的调控区.结论 NF2许旺细胞瘤组织标本及基因组DNA库可以为该病分子遗传研究提供组织及基因组DNA资源.分子遗传分析可以指导临床工作,提前预计后代罹患风险,为高风险人群制定个体化的随访计划.个体化的临床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Abstract: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molecular genetic analysis method applicable clinically for genetic diagnosis of patients with neurofibromatosis type Ⅱ (NF2) and their offsprings, and further guide the genetic counseling of NF2 family, condition monitoring, follow-up as well as clinical intervention of the patients. Methods Ten patients with NF2,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09 to January 2010, were chosen;tumorigenic Schwann cells in Schwannoma were isolated and purified for primary culture. Genomic DNA was extracted from tumorigenic Schwann cells and from the blood of 2 patients and their offsprings who agreed to accept gene sequencing;the NF2 gene was sequenced (El-15 and El7 exons and adjacent introns). According to the implication of NF2 gene sequencing, genetic counseling was given to the NF2 family, and the potential NF2 patients in offsprings were followed up in a long-term. Results Schwannoma tissue and genomic DNA bank were established initially. Totallysame NF2 gene mutations were detected in genomic DNA extracted both from tumorigenic Schwann cells and blood cells in the same patient. By comparing the genotypes between the patients and the offsprings,consistent NF2 gene mutations were found between a female patient and her daughter aged 3, but not completely consistent gene mutations between another female patient and her son aged 15. All of the mutations in NF2 gene were located in the control region near the exons. Based on the patient's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symptoms, reasonable plans for clinical interventions and follow-up were developed.Conclusion Schwannoma tissue and genomic DNA bank could supply the bio-resource for genetic molecular testing and treatment studies. Molecular genetic analysis would apply in clinical practice guidance, NF2 risk prediction, and follow-up plan for high-risk NF2 individuals. Ear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condition monitoring and long term follow-up and personalized clinical intervention are neede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prolong the survival.  相似文献   
79.
Ⅱ型神经纤维瘤病肿瘤性许旺细胞提取与纯化的体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简便易行的Ⅱ型神经纤维瘤病肿瘤性许旺细胞体外提取并纯化方法,以获取能够满足实验需求的Ⅱ型神经纤维瘤病肿瘤性许旺细胞,提高原代培养成功率。方法采集6例Ⅱ型神经纤维瘤病患者肿瘤组织标本作为实验材料,Ⅰ型胶原酶消化培养法提取肿瘤性许旺细胞,低浓度酶快速消化法、差数贴壁法和克隆筛选技术纯化肿瘤性许旺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纯化细胞S-100蛋白表达水平,结合细胞形态鉴定经体外培养并纯化的细胞为肿瘤性许旺细胞。结果自3例肿瘤组织标本培养液中成功获得肿瘤性许旺细胞。肿瘤细胞原代培养至第3天,可见大量双极梭形或三角形细胞,以低浓度酶快速消化法和差数贴壁法纯化细胞;培养至第3代,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可见4~5个克隆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染色S-100蛋白表达阳性,肿瘤性许旺细胞纯度>95%,活力良好,可以稳定传代培养。结论应用体外原代培养方法结合低浓度酶快速消化法、差数贴壁法和克隆筛选技术能够有效剔除纤维母细胞,获得纯度高、活力良好的肿瘤性许旺细胞,可用于Ⅱ型神经纤维瘤病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  相似文献   
80.
目的 研究ATP敏感性钾通道(KATP)开放剂克罗卡林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梗死体积、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α(mGluRlα)和谷氨酸转运体1(GLT-1或者EAAT-2)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按序号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缺血/再灌注脑缺血对照组(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CAOB,B组)、MCAO+ATP敏感性钾通道(KATP)开放剂克罗卡林组(C组).应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24 h后,Bederson法评价动物的神经行为功能,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免疫组化测定谷氨酸受体1α(mGluR1α)和GLT-1.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24 h后,动物均表现神经行为功能障碍,大鼠神经行为功能评分C组(2.23±0.11)较B组(2.61±0.19)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侧出现脑梗塞病灶,脑梗死体积C组(138.3±29.9)较B组(182.5±34.5)显著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mGluR1α吸光度(0.293±0.009)与A组mGluR1α吸光度(0.183±0.008)相比,吸光度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GLT-吸光度(0.147±0.009)与A组GLT-吸光度(0.255±0.009)相比,吸光度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mGluR1α吸光度(0.227±0.009)与B组mGluR1α吸光度(0.293±0.009)相比,其吸光度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GLT-1吸光度(0.212±0.008)与B组GLT-1吸光度(0.147±0.009)相比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防性应用克罗卡林可能通过减少mGluR1α表达,增强GLT-1表达,减少谷氨酸堆积,减小脑梗死体积,从而减轻脑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