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20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6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1.
正常人和甲亢患者桡,尺骨矿物质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矿物质含量(BMC)测定方法很多,如普通X线平片、CT扫描、光子吸收和中子活化分析等,但方法复杂、价格昂贵,且不能或难以准确定量。髂骨活检虽能精确定量,但有创伤,多数患者难以接受。骨密度仪可准确地反映局部骨组织矿物质的含量,从而间接了解全身骨组织的情况。我们用国产骨密度仪对正常人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的桡、尺骨进行了测量,以了解正常人局部的BMC和甲亢对局部BMC的影响。  相似文献   
52.
钢针撬拨复位治疗小儿肱骨外髁骨折李玉珠,任家祥,金明珠,王强,韩健我院7年来在X线下用钢针撬拨复位法治疗小儿肱骨外髁骨折47例,复位成功率100%,经3月至4年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无神经血管损伤、针孔感染、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取得良好效果。该方法适...  相似文献   
53.
结核性脑膜炎(以下简称结脑)是一种危害严重的结核病。由于结脑早期诊断是个难题,近年来某些国家与地区结脑的死亡率仍高,据统计在我国结脑死亡率达13~33%。因此提高结脑的诊断水平是当务之急。本文应用免疫学原理,用纯化结核菌细胞膜特异性抗原致敏的乳胶制备试剂与脑脊液混合能产生凝集作用,表明脑脊液中有特异性结核抗体存在。用这种乳胶凝集作用试验(LPA)检测68例89份脑脊液标本,并随着临床病情变化作了动态观察,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54.
目的克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RARα融合基因异构体L型、S型cDNA作为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PML-RARα融合基因的标准品,从而构建FQ-PCR检测标准曲线。方法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从急性早幼粒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的总RNA中逆转录扩增的PML-RARα融合基因异构体L型、S型cDNA,将纯化的PML-RARα融合基因异构体L型、S型cDNA与pMD18-T载体进行连接,转化宿主菌E.coli DH5a感受态细胞,氨苄青霉素培养基筛选阳性克隆,提取重组质粒cDNA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HindⅢ、EcoRⅠ进行双酶切鉴定并测序分析,最后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通过检测重组质粒260 nm吸光度,确定原液的重组质粒拷贝浓度并以此制备荧光定量PCR标准品。结果酶切鉴定、PCR扩增及测序分析均证实PML-RARα融合基因重组到pMD18-T载体。结论成功克隆急性早幼粒白血病PML-RARα融合基因异构体L型、S型cDNA。  相似文献   
55.
结直肠癌的发病率近年来逐年呈上升趋势,有一部分患者首发症状为急性完全或不完全性肠梗阻。经内镜放置导管治疗急性结直肠癌性梗阻可以迅速解除患者的梗阻症状,避免仓促进行各种急诊手术^[1]。我院2004年1至2008年12月经内镜置导管治疗急性结直肠癌性梗阻患者37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6.
早期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玉珠 《河北医药》2008,30(11):1729-1729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围生期窒息后最常见的颅内病变,也是引起新生儿死亡及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设立和抢救技术提高,HIE患儿的存活率明显提高,但存活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的发病率也相应增高。如何使患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的状况得到改  相似文献   
57.
祖国医学在诊病、治病、用药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理论和方法,对用药禁忌十分重视。中药用药的禁忌主要分3种,即配伍禁忌、妊娠用药禁忌、服药时的饮食禁忌。为确保临床用药的合理、安全、有效,必须对中药用药的禁忌引起重视。1配伍禁忌即当复方用药对,两药相配伍会使药...  相似文献   
58.
目的:研究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 动员的外周血干细胞(PBSC)悬液中单个核细胞(MNC)冷冻保存后经不同诱导途径培养的树突状细胞(DC)的特性,探讨PBSC悬液冷冻保存后诱导培养DC的方法。 方法: 用两种保护液-80 ℃冷冻保存PBSC悬液,分析复苏MNC中CD34+细胞、CD14+细胞、CD14+PI+细胞,并分两种方法诱导培养复苏MNC: 贴壁细胞经粒细胞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4(IL-4)培养2周,培养结束前加入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布雷菲德菌素(BFA);非贴壁细胞经酪氨酸激酶3配体(FL)、干细胞因子(SCF)、GM-CSF、IL-4培养1周, 再按前1种方法继续培养2周。培养结束后, 流式细胞仪分析DC特性。 结果: 两组复苏MNC与新鲜MNC比较:CD34+细胞含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CD14+细胞少,CD14+PI+细胞百分率高(P<0.01);贴壁细胞少,贴壁细胞诱导培养DC效果不佳;非贴壁细胞扩增诱导均能获得大量成熟的激活的能够分泌IL-12(p40)的髓系DC。 结论: PBSC悬液冷冻保存后能用于培养髓系DC,但培养方法应以扩增诱导为主。  相似文献   
59.
2006年5月~2007年5月,我们对门诊172例高血压患者开展健康教育,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60.
近年来,我们对小儿头皮静脉输液针头固定方法进行改良,经临床实践,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