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3篇
  1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观察帕洛诺司琼静脉注射联合地塞米松足三里穴位注射对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下行开腹胃肠道手术的女性患者320例,年龄18~75岁,BMI 21.5~27.1 kg/m~2,ASAⅠ—Ⅲ级。所有患者在术前均进行Apfel危险分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帕洛诺司琼静脉注射联合地塞米松足三里穴位注射组(PD组),帕洛诺司琼静脉注射组(P组),地塞米松足三里穴位注射组(D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每组80例。PD组麻醉前静脉注射帕洛诺司琼0.25 mg,足三里穴位注射地塞米松5 mg;P组麻醉前静脉注射帕洛诺司琼0.25 mg;D组麻醉前足三里穴位注射地塞米松5 mg;C组麻醉前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 ml。所有患者均行静-吸复合麻醉,术后所有患者均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泵,镇痛泵的配方为舒芬太尼3μg/kg。记录术后48 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麻醉诱导前和术后4 h检测血清胃动素(MTL)浓度。记录术后48 h内头痛、眩晕和疲乏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0~8 h PD组恶心发生率明显低于P组(P0.05)。术后0~8 h和8~24 h PD组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P组(P0.05),P组、D组和C组术后4 h血清MTL浓度明显高于麻醉诱导前(P0.05)。P组术后头痛和眩晕发生率均明显高于PD组、D组和C组(P0.05),而疲乏发生率明显低于PD组、D组和C组(P0.05)。结论帕洛诺司琼静脉注射联合地塞米松足三里穴位注射预处理,在PONV高风险女性患者开腹术后能够有效降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且不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22.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对于剖宫产产妇术后抑郁影响的临床观察。方法 选取2022年4月至11月于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行剖宫产手术的15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新生儿娩出后断开脐带即刻,静脉注射干预药物。A组:艾司氯胺酮0.125mg/kg; B组:艾司氯胺酮0.25mg/kg; C组:生理盐水。三组术后应用相同配方静脉镇痛泵。观察产妇术后爱丁堡抑郁评分(EPDS)下降率、匹茨堡睡眠质量评分(PSQI)、术后镇痛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与术前1天相比,A组和B组产妇术后5天、7天、14天、30天和42天EPDS评分均显著下降(F值分别为15.63、25.28,P<0.05),C组产妇术后14天、30天和42天EPDS评分均显著下降(F=31.99,P<0.05);A组和B组产妇术后3天、5天、7天的EPDS评分下降率高于C组(F值分别为10.75、11.84、19.56,P<0.05);三组产妇术后14天、30天和42天PSQI评分较术前相比均显著降低(F值分别为22.94、14.29、14.03,P<0.05);B组产妇术后3天和5天PSQI评分较C...  相似文献   
23.
李思远  董碧蓉  李峻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33):3819-3822
目的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为初诊精神分裂症患者确定治疗方案。方法在充分评估患者情况后,按照PICO原则提出临床问题并转化,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1991—2011年)、Medline(1991—2011年)和Guideline网站等数据库,收集相关高质量临床证据进行评价,并结合患者及家属意愿制定治疗方案。结果共纳入系统评价/Meta分析12篇,随机对照试验(RCT)1篇及临床指南1篇。结果表明,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与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疗效相当,但不良反应小于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不同的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比较显示,奥氮平的疗效相对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但体质量增加的风险较高。证据显示,家庭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均有效。根据此临床证据及患者家属意愿,确定治疗方案:奥氮平初始剂量5 mg/d,1周内增加至15 mg/d,并辅以家庭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1周后患者阳性症状明显改善。出院后继续15 mg/d维持治疗。通过6个月的门诊随访,患者未复发,且未观察到明显的不良反应,疗效满意。结论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为初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4.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肾上腺偶发肿瘤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并非少见,肾上腺偶发瘤的诊疗涉及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和治疗方案选择等诸多方面,本文就肾上腺偶发瘤在诊断、治疗和随访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HT5”H〗〓〓【关键词】〓〖HT5”SS〗肾上腺;肿瘤
〖HT5”H〗〓〓DOI:〖HT5”SS〗10.3760/cma.j.issn.1673 4416.2020.01.054  相似文献   
25.
目的针对患有脑卒中的患者,通过采用PNF技术治疗后,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在本院2015年3月1日至2017年3月1日接受脑卒中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挑选80例,其中40例采取一般治疗方法,记为对比组,另外40例采用PNF技术治疗,记为观察组,从而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率和对治疗的满意度均要高于对比组(P0.05)。结论针对患有脑卒中的患者,通过采用PNF技术治疗后,患者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在临床上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根据临床中平足与高弓足量化评估的要求,提出一种基于足压数据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智能快速足弓形态检测方法,并验证其临床有效性。方法 纳入诊断为足弓异常与足弓健康的志愿者,设计研发一套便携式足弓智能检测系统。采用44×52阵列式薄膜压阻传感器,采集静态站立式足底压力分布数据,利用自行编写的PCA算法自动拟合足轴线,进行足弓诊断并生成诊断报告。将足压采集结果与现有设备进行比对,验证足压数据的准确性。对于平足、高弓足和正常3类足弓的判别算法,通过对比临床诊断验证评估准确性。结果 该系统与现有压力采集设备的测量结果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接触面积偏差低于3.2%,计算拟合的足轴线与临床定义角度偏差小于1°,且该系统能获得与临床中足弓形态诊断相符率92.6%的评估结果。结论 引入PCA对足轴线自动化拟合,实现了快速而准确提取足弓信息的目的。该方法可用于临床实践中平足与高弓足的辅助筛查,有助于开展足弓畸形程度的量化分析和病理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中不同镇静麻醉深度对患者围术期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择期腹部手术患者40例,年龄48岁~72岁,体重指数22 kg/m2~27 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20例):采用闭环靶控静脉输注(closed-loop 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CLTCI)维持麻醉深度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值45组(BIS45组)和采用CLTCI维持麻醉深度BIS值55组(BIS55组).于手术开始前即刻(T1)、术中2 h(T2)、术后24 h(T3)及72 h(T4)时点分别采集静脉血样,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和IL-10浓度. 结果 与BIS45组比较,BIS55组T2时血浆IL-6、IL-10浓度分别为(9.8±4.0)ng/L和(8.3±3.6)ng/L,明显升高(P<0.05),T1、T3、T4时血浆IL-6、IL-10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IS45组血浆IL-6、IL-10在T2时点分别为(16.4±4.6) ng/L和(16.6±9.2) ng/L,与T1时点血浆IL-6、IL-10浓度[(4.8±2.3)ng/L和(8.6±3.9)n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IS55组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全麻下择期腹部手术引起的围术期炎症反应,同镇静麻醉深度没有计量相关性;麻醉深度BIS值55同BIS值45比较,对患者围术期炎性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28.
吸烟对某些微量元素及相关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了吸烟者体内抗氧化酶活性的改变是否依赖其辅助因子的浓度。测定吸烟者血浆硒、铜、锌、铁的浓度以及与其相关的抗氧化酶如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并与非吸烟者相比较。测定血浆硫(代)氰酸盐的水平作为衡量吸烟严重程度的指标。结果显示,吸烟者血浆铜浓度和红细胞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高于非吸烟者,而血浆硒浓度和红细胞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低于非吸烟者,但两组血浆铁和锌的浓度及红细胞过氧化氢酶活性无显著差别。吸烟者的红细胞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血浆硒、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和铜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和铁的浓度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而血浆硫(代)氰酸盐水平与硒浓度之间存在负相关。结论为:吸烟者体内抗氧化酶类活性的改变依赖于它们的辅助因子。  相似文献   
29.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MS/MS)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苦参酮(Kur)、槐属二氢黄酮G(SFG)和异黄腐醇(Iso)3个成分的分析方法,研究苦参总黄酮(TF)及苦参总黄酮自微乳(TF-SMEDDS)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和药动学参数。方法色谱柱采用ACQUITY UPLC~?HSST3C18,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2m L/min,待测血浆样品采用醋酸乙酯液-液萃取法制备。电喷雾离子化电离源(ESI)以多反应离子监测(MRM)模式进行负离子方式检测,芦丁为内标(IS),DAS 2.0软件处理数据。结果 TF提取物中Kur、SFG、Iso分别在(0.02~1 600.00)、(0.015~1 200.000)、(0.01~800.00)ng/m L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均大于0.995 9);精密度、准确度、平均提取回收率以及基质效应等均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TF给药后,Kur、SFG和Iso的半衰期(t1/2z)分别为(7.04±2.46)、(4.54±2.13)、(4.73±1.67)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分别为(3 469.57±555.37)、(2 524.48±425.83)、(1 006.47±85.46)ng·h/mL;TF-SMEDDS给药后,Kur、SFG和Iso的t1/2z分别为(13.10±2.67)、(11.47±4.17)、(12.67±4.97)h,AUC0~∞分别为(13 002.49±2 498.09)、(8 070.80±2 264.62)、(3 918.85±429.76)ng·h/mL。TF-SMEDDS中Kur、SFG和Iso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374.76%、319.70%、389.37%。结论所建立的UPLC-MS/MS分析方法可用于苦参中3个成分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制成自微乳后能够显著提高TF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30.
目的:研究沼生忍冬藤的化学成分并建立HPLC同时测定沼生忍冬不同药用部位中绿原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和4,5二咖啡酰奎宁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硅胶、反相硅胶、大孔树脂和LH-20羟丙基葡聚糖凝胶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HPLC-UV法测定含量,色谱条件:Phenomenex 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A)-0.2%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13 min,12%A;13~25 min,12%~22%A;25~45 min,22%A),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27 nm,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从沼生忍冬藤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7-二甲基槲皮素(1),3,3'-二甲基槲皮素(2),槲皮素(3),乌苏酸(4),马钱子苷(5),绿原酸(6),槲皮素5-O-β-D-葡萄糖苷(7),3,4-二咖啡酰奎宁酸(8),3,5-二咖啡酰奎宁酸(9)和4,5-二咖啡酰奎宁酸(10)。6,9和10三种成分均能达到基线分离,且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15%,99.68%和99.52%。沼生忍冬中3种成分的含量为花最高(3.99%,1.77%,2.33%),叶次之(2.62%,1.73%,0.90%),藤最低(0.74%,0.25%,0.15%)。结论:化合物1,2和7为首次从忍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含量测定方法准确,简便,分离效果好,可用于沼生忍冬中绿原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和4,5二咖啡酰奎宁酸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