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52.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中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多继发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伴前列腺增生占83.3%~([1]).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术后病理证实的29例前列腺癌患者及10例前列腺结节样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声像图特征.探讨病灶彩色血流信号平均密度(MCVD)、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值二者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3.
54.
目的:对彩色多普勒超声、MRI及其联合应用对小乳腺癌的诊断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2012-08~ 2013-08在我院确诊为小乳腺癌的患者12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超声组、MRI组和联合组,每组40例患者,比较三组的诊断价值.结果:联合组诊断的准确率(95.00%)明显好于超声组诊断的准确率(60.00%)、MRI组的诊断率(57.50%),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在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方面的诊断均明显好于超声组和MRI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和MRI联合应用对小乳腺癌的诊断有较高的价值,诊断的准确率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5.
临床实习是临床教学的重要环节,目前许多因素不利于传统的临床带教模式。对临床实习生实行导师制是将教学模式向导学模式转变,有利于在新的形势下提高教学质量。根据目前超声实习医生临床实习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实行导师制的必要性,阐述如何在超声实习中实施导师制,并比较导师制与传统实习带教的区别。  相似文献   
56.
子宫颈细胞双取器的临床应用李彩娟,程雪梅,沈铿,郎景和我院自1993年9月至1994年2月,于门诊应用瑞典Medscand公司制作的宫颈细胞双取器。现将临床84例病人的应用情况介绍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器械及操作步骤:双取器长18cm,为塑料制品。...  相似文献   
57.
自1998年以来,我们把自动活检术应用左肺部肿块中,对18例肺部肿块病人成功地进行了活检术,并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男10例,女8例,年龄26~68岁,平均47岁,病灶大小为3.0~7.3cm,穿刺前均符X线拍片和CT检查证实有肿物者,超声检查肿物均贴近肺表面,超声显示肿物明显,符合引导穿刺条件。使用仪器为日本东芝140A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75MHz,并配有穿刺引导架,活俭枪为美国产HB-225型自动活检论,可放入抢内20cm长内槽或18G穿刺针一套。术前常规检查出凝血时间,有出血倾向者为穿刺活俭…  相似文献   
58.
59.
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作为诊断肺肿瘤的主要手段 ,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我院自 1998年采用超声引导下自动活检术 ,对 4 3例肺肿瘤患者进行了诊断性穿刺 ,现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男 2 8例 ,女 15例 ,年 2 6~ 6 8岁 ,平均4 7岁。均行X线拍片和CT检查证实有肿物 ,但性质无法确定者。术前行超声检查观察肿物位置、大小、内部回声及后方回声 ,行彩色多谱勒检查 ,观察进针路径中血管走行情况以及肿瘤内部血供情况 ,肿瘤内部血管的位置及走行。选择超声下肿物邻近肺表面且大于 3cm者 ,为本组穿刺对象。本组共穿肿块 4 3枚 …  相似文献   
60.
目的评价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联合诊断椎动脉(VA)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对134例临床怀疑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行TCD和CDFI常规检查,其中34例患者确定为椎动脉狭窄或闭塞,通过CDFI对颅外段椎动脉的走形、管径、血流速度和阻力指数进行检测,通过TCD确定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的血液动力学改变。将TCD、CDFI及这两种方法联合应用的检查结果分别与脑血管造影(DSA)进行对比分析。结果DSA提示VA狭窄或闭塞为31支,阴性37支,CDFI、TCD和综合结果与DSA符合分别为60、59和67支,敏感性分别为87.1%、83.8%和100%,特异性分别为89.2%、89.1%和97.3%,准确率分别为88.2%、86.8%和98.5%。两者的综合结果明显提高了准确率(P〈0.05)。结论TCD、CDFI的联合应用进一步提高了对椎动脉狭窄诊断的准确性,可以作为筛选椎动脉狭窄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