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4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43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54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208篇
内科学   105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54篇
特种医学   136篇
外科学   155篇
综合类   419篇
预防医学   201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108篇
  1篇
中国医学   126篇
肿瘤学   77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54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目的:观察凝视稳定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和下肢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将5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凝视稳定训练。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分别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静态和动态平衡功能,动态步态指数(DGI)评定动态平衡功能,Balance-B平衡评定与训练系统评定静态平衡功能和跌倒风险,Fugl-Meyer运动评分量表中下肢部分(FMA-LE)评定下肢运动功能,Holden步行功能分级(FAC)评定步行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结果:治疗6周后,2组患者BBS、DGI、FMA-LE、FAC和MBI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且观察组均更高于对照组(P<0.01,0.05);2组患者X轴和Y轴重心偏移、X轴和Y轴重心移动平均速度、重心移动总轨迹长和跌倒风险系数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观察组均更低于对照组(P<0.01,0.05)。结论:凝视稳定训练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静态和动态平衡功能,降低跌倒风险,提高下肢运动功能、步行功能和ADL能力。  相似文献   
992.
随着社会老年化的趋势逐年上升,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国国民健康的疾患之一,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现代研究证实脾的功能与肠道菌群密切相关,脾功能失调可导致骨质疏松症,肠道菌群紊乱亦可导致骨质疏松症,文章基于中医“脾不升清,脉道不利”理论,从“脾虚痰瘀”等病理因素探讨肠道菌群紊乱对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及机制,期望探索出1套安全且有效的诊疗方案,为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和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自主跑轮运动对甲醛疼痛模型小鼠负性情绪的影响。 方法 30只昆明雄鼠随机分成生理盐水对照组(NS)、甲醛组(F)、自主跑轮运动+甲醛组(R+F)。右后爪足底皮下注射0.4%甲醛建立疼痛模型,R+F组在模型建立之前置于小鼠跑轮运动装置3周。以实验小鼠舔足累计时间评价自发痛行为;采用旷场实验(OFT)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EPM)检测小鼠焦虑样行为;采用被迫游泳实验(FST)检测小鼠抑郁样行为;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海马未成熟神经元标记物双皮层蛋白(DCX)的表达情况。 结果 自发痛评分结果显示,与NS组相比,F组小鼠出现典型的双相痛反应,与F组相比, R+F组小鼠的第Ⅱ相时段舔咬足累计时间明显缩短(P<0.01)。旷场实验结果显示,与NS组相比,F组小鼠在中央格探索时间显著减少(P<0.001),与F组相比,R+F组小鼠在中央格探索的时间增加(P<0.05)。高架十字迷宫实验结果显示,与NS组相比,F组小鼠进入开放臂的时间显著减少(P<0.001),与F组相比,R+F组小鼠进入开放臂的时间增加(P<0.05)。被迫游泳实验结果显示,与NS组相比,F组小鼠不动时间明显增加(P<0.01),与F组相比,R+F组小鼠不动时间缩短(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与NS组(250.90±16.22)相比,F组小鼠海马DCX阳性细胞面积(210.90±7.98)减少,与F组相比,R+F组小鼠海马DCX阳性细胞面积显著增多(284.00±9.84)。 结论 自主跑轮运动可能通过促进海马神经发生,从而改善甲醛所致小鼠的自发痛与焦虑、抑郁样行为。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完全弗氏佐剂(CFA)所致慢性炎性痛小鼠模型情绪及海马小胶质细胞形态的改变。 方法 32只ICR雄性小鼠随机分成生理盐水对照组(NS)和完全弗氏佐剂组(CFA)。右后爪足底注射CFA建立小鼠慢性炎性痛模型。采用Von Frey纤维针测量小鼠右足底注射CFA后机械痛阈的变化;采用旷场实验检测小鼠活动度和焦虑样行为;采用糖水偏好和被迫游泳实验检测小鼠抑郁样行为;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小鼠海马小胶质细胞标记物离子钙接头蛋白抗原(IBA-1)的表达;采用Sholl分析方法分析海马齿状回区小胶质细胞形态变化。 结果 小鼠痛阈评分结果显示,与NS组相比,CFA组小鼠机械痛阈明显下降(P<0.05)。行为学结果显示,与NS组相比,CFA组小鼠旷场中央格停留时间减少(P<0.01),糖水偏好百分比下降(P<0.01),被迫游泳实验不动时间增加(P<0.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与NS组相比,CFA组小鼠海马齿状回区小胶质细胞数目明显增多(P<0.001)。Sholl分析结果显示,与NS组相比,CFA组小鼠海马齿状回区小胶质细胞交点数目减少(P<0.05)。 结论 在CFA诱导的慢性炎性痛模型中,小鼠的负性情绪可能与海马小胶质细胞形态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995.
卵巢颗粒细胞瘤(granulosa cell tumor,GCT)是最常见的卵巢性索间质肿瘤,占卵巢肿瘤的1%~2%,占卵巢恶性肿瘤的3%~5%.GCT诊断时大多处于临床早期,但却以晚期复发而闻名.GCT可分泌多种激素如: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抑制素(inhibin)、孕酮、雄激素、抗苗勒激素等.成人型GCT常表现为高雌激素体征,而以男性化体征为临床表现者罕见.目前,国外文献报道以雄激素增高进而出现男性化体征的成人型GCT例数较少.在此,我们报道1例以血睾酮增高和继发性闭经为首发表现的成人型GCT.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观察正常人单眼水平半视野刺激下视觉皮层的激活形式;探讨fMRI用于评价颞侧偏盲患者初级视觉皮层激活形式的可能性。资料与方法:对13例颞侧偏盲的垂体大腺瘤患者和15名正常志愿者进行组块设计的fMRI实验,所有受试者分别接受左眼颞侧、左眼鼻侧、右眼颞侧和右眼鼻侧视野刺激,刺激内容为水平单侧40°黑白翻转棋盘格,对照内容为黑色屏幕中心的白色“+”。采用1.5T MR扫描仪采集数据,采用SPM 2软件进行后处理,获得对照组各种刺激下的平均激活图,分析患者组视野缺损与初级视觉皮层激活形式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在排除了扫描过程中头动及噪声影响后,患者组和对照组最终各入组10例。对照组单眼颞侧视野刺激时表现为对侧视觉皮层激活,鼻侧视野刺激时表现为同侧初级视觉皮层激活为主。患者组在接受颞侧视野刺激时双侧视觉皮层均未见激活,而给予鼻侧视野刺激时均表现为同侧视觉皮层激活。结论:正常情况下视野与初级视觉皮层之间存在对应关系,颞侧偏盲患者表现为以对侧初级视觉皮层激活下降为主,fMRI是反映视交叉异常对视觉皮层影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97.
术中超声在活体肝移植受体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术中超声在活体肝移植受体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Mylab 30超声诊断仪对45例活体肝移植受者在血管吻合完毕后行术中超声检查.结果术中超声诊断肝动脉栓塞3例,流出道梗阻2例,门静脉血流速度及血流量异常增高4例,门静脉吻合口狭窄1例.结论术中超声在活体肝移植受体手术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8.
肥胖及其相关慢性病巳成为中国乃至全球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肥胖患病率并不乐观,相关统计[l]显示,预计至2030年,中国成人(≥18岁)超重/肥胖合并患病率将达到65.3%,在学龄儿童及青少年(7~17岁)中将达到31.8%,在学龄前儿童(≤6岁)中将达15.6%。脂肪组织分泌的激素和细胞因子异常会导致代谢功能紊乱,如高血糖、高血压和血脂异常[2] 。超重/肥胖还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胆结石、胃食管反流病、哮喘、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慢性肾脏疾病和骨关节损伤的风险[3] 。此外,身体质扯指数(body mass in dex,BMD)过高还可能增加肿瘤患病率和死亡风险[4]。超重肥胖也会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引发自卑、抑郁和焦虑状况[5] 。为此我国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相关防控政策和行动方案,但该问题尚未得到有效控制。近年来,食物成瘾在肥胖的防治领域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且食物成瘾是大多数人尤法维持减肥效果或坚持限制性饮食以获得健康体重的核心因素。脑-肠-微生物轴参与的稳态和享乐系统失调被认为是导致食物成瘾的关键机制,契合并丰富了祖国传统医学中“心与小肠 相表里”的理论内涵。本文从“心与小肠相表里”与脑肠轴的关联性出发,探讨食物成瘾性肥胖与脑肠轴的相关性,以期为从“心脾”论治肥胖提供理论依据,为临床防治食物成瘾性肥胖探索新思路。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组织微核糖核酸-597(miR-597)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荆门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肝细胞癌病人136例,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病人癌组织中miR-597表达水平;另治疗后随访3个月,根据TACE疗效将病人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并比较miR-597表达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肝细胞癌病人TACE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 伴门静脉癌栓、伴淋巴结转移、肿瘤长径>5 cm、Ⅲa期、低分化、Child-Pugh分级B级的肝细胞癌病人癌组织中miR-597表达水平均低于无门静脉癌栓、无淋巴结转移、肿瘤长径≤5 cm、Ⅰb+Ⅱ期、中高分化、Child-Pugh分级A级的病人(P<0.05);TACE治疗后,治疗有效率为22.06%,有效组癌组织中miR-597表达水平高于无效组(0.827±0.054比0.351±0.046,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门静脉癌栓、淋巴结转移、肿瘤长径、临床分期、病理分化、Child-Pugh分级、微血管侵犯、血清甲胎蛋白(...  相似文献   
1000.
胃间质瘤的诊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仲坚  徐立  李威  詹友庆 《江苏医药》2005,31(1):65-66
胃肠道间质瘤(GISTs)是胃最常见的间叶性肿瘤,既非神经源性也非平滑肌源性。其病理形态多样,以往常被诊断为平滑肌肿瘤、神经鞘瘤等。通过对35例胃间质瘤(gastric stromal tumors,GSTs)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