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1999年Martin等首先克隆了淋病奈瑟菌表面蛋白A(Neisseria surface protein A,NspA)基因,发现其在细胞表面持续表达,菌株之间NspA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高达98%,提示NspA可能是研制淋病疫苗的理想抗原。我室已成功构建NspA真核表达载体pcNspA,本文研究了pcNspA基因免疫在小鼠体内诱生特异性抗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42.
43.
20 0 0年 2月至 8月应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贝复济 )治疗住院和门诊烧伤患者 4 0例。就其对浅 度、深 度和供皮区的愈合时间进行观察 ,以期了解其临床效果。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本组患者 4 0例 ,男性 2 7例 ,女性 1 3例 ,平均年龄 (33± 1 6 )岁 ,平均烧  相似文献   
44.
医学微生物学作为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因其涉及的知识量大、内容繁杂、难以记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佳。这在反映学生素质和能力不足的同时,也说明学校的培养模式、教师的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问题。本文就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利用参与  相似文献   
45.
目的做好病原生物学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方法从师资队伍、教学管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实践。结果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结论课程建设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46.
市售蔬菜中硝酸盐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硝酸盐、亚硝酸盐是强致癌物N-亚硝基化合物的前体物质,摄入过多对人体具有潜在的危害.蔬菜容易富集硝酸盐.据报道,人体摄入的硝酸盐中,有81.2%来自蔬菜.为此,笔者于2004年9-10月对市场上所售的15种主要蔬菜的79件样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其硝酸盐含量(以NO3-计,mg/kg鲜重)进行了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47.
氯胺酮麻醉对老年大鼠学习记忆及痛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老年大鼠氯胺酮麻醉后,学习记忆能力及痛阈的改变.方法 14只老年大鼠(20月龄)随机分为2组,每组7只对照组生理盐水(NS)4 mL/kg腹腔注射;氯胺酮组,氯胺酮(50 mg/mL)4 mL/kg腹腔注射.采用Morris水迷宫仪进行行为学检测,热水浴甩尾试验测定痛阈.结果 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加,两组逃避潜伏期呈逐渐缩短趋势;氯胺酮组除第3 d外,其余各d逃避潜伏期均长于对照组(P<0.05);撤除水下平台后游过原平台所在区域次数氯胺酮组游过原平台区次数(2.7±2.1)次明显低于对照组(4.7±1.8)次(P<0.05);痛阈测定从第2 d开始,氯胺酮组各天甩尾潜伏期均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大鼠氯胺酮腹腔注射麻醉后,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同时伴随痛阈的明显升高,持续至麻醉后5 d仍未恢复.  相似文献   
48.
目的制备人溶菌酶(hLYZ)基因免疫抗体。方法用多聚乙酰亚胺包裹重组质粒pcDNA3LYZ,经肌肉注射途径免疫BALB/c小鼠,以间接ELISA检测免疫血清中hLYZ抗体的效价,所得抗体用Western-blotting法检测转基因小鼠乳汁中重组hLYZ的表达情况。结果2次免疫后,小鼠体内产生了hLYZ特异性抗体,效价达1∶800,用此抗体为第一抗体在转基因小鼠乳汁中检测到分子量与正常hLYZ相同的重组hLYZ。结论用基因免疫方法在小鼠体内制备了可用于检测的hLYZ抗体。  相似文献   
49.
目的研究淋病奈瑟菌的外膜蛋白Rmp在免疫阻抑中的作用及其消除策略。方法PCR扩增淋病奈瑟菌rmp基因,将rmp中间200个核苷酸残基用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取代,含rmp两侧侧翼区和Kan的DNA片段△rmp∷Kan转化淋病奈瑟菌 WHO-A菌株,PCR和Western blot 鉴定野生rmp被突变基因(△rmp∷Kan)取代并不能表达Rmp的突变株。突变株免疫小鼠,并用抗体介导的补体杀菌作用研究免疫血清的抗菌活性。结果构建了rmp基因缺失的淋病奈瑟菌突变株,突变株诱生的抗体具有更强的杀伤淋病奈瑟菌活性。结论淋病奈瑟菌rmp基因缺失突变株可能消除了野生株中Rmp的免疫阻抑作用,在新型全细胞减毒活疫苗研制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红内期疟原虫期态对实验室常规检测的影响。方法使用5%山梨醇同步化法对恶性疟原虫3D7虫株进行连续两次同步化处理,收集不同时间段的虫血(间隔6 h),分别进行镜检、巢式PCR以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采用镜检方法检查红内期疟原虫时,滋养体、裂殖体期疟原虫较环状体更易检获;采用巢式PCR检测,并对电泳结果进行灰度分析,其9个时间点的灰度值分别为20.80、38.23、57.52、86.28、114.83、312.04、347.39、376.95和484.99,其中0 h与6 h、6 h与12 h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2 h及之后收集的疟原虫其灰度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以环状体为主的疟原虫荧光强度较弱,产生的峰形较高且窄,滋养体、裂殖体疟原虫所发出的荧光强度逐渐增强,产生的峰逐渐变低、变宽。结论采用镜检法、巢式PCR以及流式细胞术3种方法检测红内期不同发育期疟原虫的结果不同,因此在疟疾的实验室诊断中应考虑疟原虫期态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