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2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40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本文利用电镜定量技术,研究了TDP对保留L4背根大鼠脊髓内的突触再生效应。结果表明,术后4天时,突触的数密度(Nv)明显下降。术后35天时,树突周围的简单终末明显增多,和复合终末一样,它们常与同一树突形成两个以上的突触联接,从而使突触的总体数密度(Nv)恢复到正常水平。TDP照射后,大鼠的运动功能恢复时间早,整体反应也较为机警迅速。文中对这些变化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大鼠胚胎脊髓对成鼠急性脊髓损伤的组织修复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胚胎鼠脊髓对成鼠损伤脊髓神经通路的修复作用。方法:将妊娠14天(E14)胚胎鼠脊髓植入损伤成鼠脊髓,取材制石蜡切片,镀银染色,光镜下观察神经纤维的再生和生长情况。结果:术后7天局部宿主神经纤维就可短距离再生进入移植物。术后30天,移植物和宿主脊髓的界面区可见明显的纤维交错。随着动物存活时间的延长,交错纤维的数量进一步增加。结论:胚胎脊髓可以“粗略”地修复损伤脊髓的神经通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嗅球成鞘细胞(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s,OECs)在损伤脊髓内的迁移分布与脊髓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 用NYU-impactorⅡ装置以10 g·25 mm损伤大鼠T10脊髓,1周后将急性分离、纯化、鉴定的绿色荧光蛋白(GFP)-大鼠OECs植入脊髓损伤部位及其首尾两侧,OECs的移植量为90 000/μl.在移植后13周时间内,镜下定性观察OECs在冰冻切片上的迁移分布特征,然后对其分布面积和长度进行半定量观察.脊髓运动功能用BBB评分法测定.结果 移植后早期OECs主要聚集在移植部位,并逐渐向周围迁移扩散,但主要沿脊髓纵轴向首尾方向扩展,脊髓空腔内也可见移植的OECs.OECs的分布面积和长度分别由术后1周时的1.33 mm2和4.23 mm逐步扩大到13周时的3.30 mm2和7.68 mm.与此同时,大鼠损伤脊髓的运动功能也得到逐步恢复.结论 OECs植入挫伤脊髓后可以迁移游走,且与大鼠脊髓运动功能恢复有一定关系.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migr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OECs in injured spinal cord and discuss their relation with the recovery of spinal cord function. Methods The rats were contused by a force of 10 g · 25 mm with NYU-impactor at T10 level. The OECs acutely isolated from 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 (GFP) rats were purified, identified and then transplanted into the injured site and the rostral and caudal parts of the spinal cord one week after injury, with total volume of the transplanted OECs for 90 000/μl. Within 13 weeks after transplantation, the migr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OECs were qualitatively observed on the cryo-sections under fluorescence light microscope. The area and the length of OECs distribution were semi-quantitatively determined. The locomotor function of the spinal cord was appraised by BBB score. Results OECs were located collectively in the transplanted site at early stage after transplantation and then spread gradually mainly along the long axis of the cord. OECs could be found in the cavity of the contused spinal cord. The area and the length of OECs distribution were increased from 1.33 mm2 and 4.23 mm respectively at one week to 3.30 mm2 and 7.68 mm respectively at 13 weeks after transplantation. In the meantime, the locomotor function was gradually improved. Conclusion OECs can migrate within the contused spinal cord, as may contribute to the recovery of locomotor function.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保留背根(L4)的动物模型,电镜下观察测量了术后4天和35天大鼠脊髓Ⅲ板层树突的形态学变化。结果表明,树突在脊髓可塑过程中既没增加数目,也没改变直径。部份大中型树突内反而出现了由小到大,以致融合的泡状结构。我们认为,这些泡状结构是树突变性的又一形式。其早期作用可能是吸引轴突定向生长,晚期则阻碍或抑制冲动的传递。  相似文献   
16.
李兵仓  胡建 《解剖学杂志》1998,21(4):288-292
目的:探讨胎鼠脊髓在成鼠损伤脊髓神经通路修复中的作用。方法:将E14大鼠胚胎脊髓植入成鼠损伤脊髓后30、50、70天时,通过坐骨神经和红核引入CB-HRP,取移植部位脊髓做冰冻切片,经TMB组化显色后,再分步制成电镜标本,然后在电镜下观察移植物和宿主脊髓的纤维联系。结果:术后30天时,来自背根的轴突再生进入移植物,附近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的突起此时向移植物内发送新支。术后50天时,来自背根有的轴  相似文献   
17.
高能钢珠弹对绵羊致伤的损伤特点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对高能钢珠弹致伤绵羊后进行观察,了解钢珠弹致伤动物后的伤情特点。方法采用东北绵羊30只,钢珠弹3发,电引信起爆,钢珠弹离地0.8m,羊距爆心呈扇形分布,距离分别为4、6、8、10、12m;动物数分别是6、7、5、6、6只,动物均为右侧面向爆心。结果30只实验动物中,破片伤、冲击伤、多发伤、多处伤和骨折的发生率分别为86.7%、43.3%、60%、23.3%和30%,其中盲管伤和贯通伤分别为92.7%和7.3%。结论 高能钢珠弹伤时由于破片和冲击波的复合作用,造成复杂的伤型和伤情,在救治时都应予以特别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高能战斗部 (HEF)致胸部伤特点和规律 ,为胸部爆炸伤的救治提供原则和依据。 方法 用电启动的方式引爆HEF ,将 45只绵羊布放于距爆心 30~ 2 40m处 ,致伤时测量冲击波超压和破片速度 ,致伤后进行病理解剖观察。 结果 胸部破片伤的发生率为 6 7% (30 /45 ) ,伤后即刻死亡率为 73% ;损伤类型以盲管伤和贯通伤为主 ,分别为 5 7%和 31% ;在 30只有胸部破片伤的动物中 ,肺冲击伤、肋骨骨折、大量胸腔积血 (>10 0 0ml)及胸腹联合伤的发生率分别为80 %、33%、2 7%和 33% ,心脏被直接击中的概率为 33 %。 结论 破片击中胸部的概率高 ,胸壁穿透伤多 ,伤情严重 ,伤后多迅速死亡。胸部严重毁损、心脏破片伤、多脏器受损以及快速失血是其主要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大鼠坐骨神经条件性损伤对相应背根节及坐骨神经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表达的影响,以探讨GDNF对损伤神经元的作用.方法 45只成年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A组(N=5)正常对照组,B组(N=20)坐骨神经压榨伤组,C组(N=20)坐骨神经切断/结扎组;B、C两组按存活期不同再各分为4个亚组,每组5例.大鼠分别于伤后3天、2周、1个月、2个月处死,取材L5节段损伤侧背根节及损伤坐骨神经的远近节段,免疫组化染色观测GDNF表达.结果 (1)正常背根节细胞GDNF表达主要分布于小神经元,少数为大神经元.(2)坐骨神经损伤促使同侧背根节神经元GDNF表达显著增强,伤后2周达到高峰;B组背根节细胞GDNF表达在伤后1个月时轻度下调,伤后2个月恢复为对照组水平.C组背根节细胞GDNF表达保持高水平,并至观察后期2个月.(3)坐骨神经损伤同时诱导背根节卫星细胞及坐骨神经雪旺氏细胞GDNF表达显著增强,其中远端坐骨神经GDNF表达强于近端.B组这些细胞的阳性表达持续至伤后2周,C组伤后1个月时其表达仍显著.结论 GDNF是参与损伤初级感觉神经元反应的重要因子,并可能对正常及受损背根节细胞发挥营养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大鼠胚脊髓植入成鼠损伤脊髓前后光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鼠胚脊髓植入成鼠损伤脊髓前后光电镜观察李兵仓,廖维宏,刘枚,李应玉一、材料与方法以体重200g左右的Wistar大鼠脊髓为受体,以同种妊14天(E14)的胎鼠脊髓为供体。移植时先半切受体脊髓腰膨大左侧并吸出局部脊髓组织,然后由孕鼠作者单位:63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