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0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40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洁元  陈立朝  段朝霞  李兵仓 《重庆医学》2012,41(33):3471-3472,3475,3577,3460
目的建立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大鼠表皮神经嵴干细胞(EPI-NCSC)的分离培养方法,为EPI-NCSC在体移植研究脊髓损伤修复奠定基础。方法分离成年GFP大鼠胡须毛囊,取毛囊隆突部贴附于胶原包被的培养板上。在培养第4天有大量细胞游出,取出贴附的毛囊隆突部,细胞传代培养。细胞采用SOX10和Nestin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并计算细胞纯度。结果 EPI-NCSC在胶原基质上从隆突部游出,细胞为圆形或梭形,呈强绿色荧光。免疫细胞化学染色SOX10和Nestin双阳性,纯度在99%以上。结论本实验方法简便易行,能分离出高纯度的GFP-EPI-NCSC,可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细胞用于损伤脊髓修复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多巴胺D2受体(DRD2)基因第3内含子区51103 bp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rs2075652)对DRD2基因转录活性的影响,进一步揭示DRD2基因第3内含子区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影响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病风险的分子机制。方法以人全血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DRD2基因第3内含子区序列(399 bp),51103 bp处分别为T或C,与报告基因载体pmir Glo相连接,构建重组荧光素酶表达载体,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及测序得以鉴定,然后分别与pRL-CMV共转染人胚肾癌细胞株HEK293,检测细胞中荧光素酶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双酶切及测序结果证实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mir Glo-T/pmir Glo-C,荧光素酶检测结果显示,当第3内含子区51103 bp位点为C时荧光素酶活性显著高于为T时(P〈0.01)。结论成功构建了pmir Glo-T/pmir Glo-C报告基因重组质粒,DRD2基因第3内含子区rs2075652位点由T突变为C后,可能增强基因转录活性,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DRD2基因内含子区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嗅球成鞘细胞(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s,OECs)在损伤脊髓内的迁移分布与脊髓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 用NYU-impactorⅡ装置以10 g·25 mm损伤大鼠T10脊髓,1周后将急性分离、纯化、鉴定的绿色荧光蛋白(GFP)-大鼠OECs植入脊髓损伤部位及其首尾两侧,OECs的移植量为90 000/μl.在移植后13周时间内,镜下定性观察OECs在冰冻切片上的迁移分布特征,然后对其分布面积和长度进行半定量观察.脊髓运动功能用BBB评分法测定.结果 移植后早期OECs主要聚集在移植部位,并逐渐向周围迁移扩散,但主要沿脊髓纵轴向首尾方向扩展,脊髓空腔内也可见移植的OECs.OECs的分布面积和长度分别由术后1周时的1.33 mm2和4.23 mm逐步扩大到13周时的3.30 mm2和7.68 mm.与此同时,大鼠损伤脊髓的运动功能也得到逐步恢复.结论 OECs植入挫伤脊髓后可以迁移游走,且与大鼠脊髓运动功能恢复有一定关系.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migr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OECs in injured spinal cord and discuss their relation with the recovery of spinal cord function. Methods The rats were contused by a force of 10 g · 25 mm with NYU-impactor at T10 level. The OECs acutely isolated from 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 (GFP) rats were purified, identified and then transplanted into the injured site and the rostral and caudal parts of the spinal cord one week after injury, with total volume of the transplanted OECs for 90 000/μl. Within 13 weeks after transplantation, the migr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OECs were qualitatively observed on the cryo-sections under fluorescence light microscope. The area and the length of OECs distribution were semi-quantitatively determined. The locomotor function of the spinal cord was appraised by BBB score. Results OECs were located collectively in the transplanted site at early stage after transplantation and then spread gradually mainly along the long axis of the cord. OECs could be found in the cavity of the contused spinal cord. The area and the length of OECs distribution were increased from 1.33 mm2 and 4.23 mm respectively at one week to 3.30 mm2 and 7.68 mm respectively at 13 weeks after transplantation. In the meantime, the locomotor function was gradually improved. Conclusion OECs can migrate within the contused spinal cord, as may contribute to the recovery of locomotor function.  相似文献   
4.
高温武器包括温压弹、凝固汽油弹、铝热弹和白磷弹,它们具有杀伤威力大、杀伤面积广、杀伤残忍和行为恐怖的特性。据媒体报道,这些高温武器都在俄乌冲突中被投入战场。本文从它们的杀伤因素和杀伤机制出发,总结了高温武器具有冲击伤重、烧伤重、吸入性损伤重、低氧窒息重、密闭空间内损伤重、复合伤多、颅脑冲击伤多的杀伤特点,其中烧伤是高温武器最突出的致伤特性。为此笔者从战/现场急救、伤员后送和早期治疗三个方面,重点介绍了高温武器所致烧伤的救治原则,为军地有关学者进行战伤基础研究和临床救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BMP-4基因联合TGF-β1对火器性股骨缺损的修复作用. 方法 用火器性钢珠造成兔股骨中段缺损,伤后2周于骨缺损上、下端和中部注射经体外鉴定的BMP-4基因和TGF-β1.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BMP-4 mRNA与蛋白在体内的表达,用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和钙含量检测局部组织的成骨能力,用病理学和X线检查成骨过程和质量. 结果 注射后BMP-4 mRNA和蛋白可在体内表达6周.实验组ALP活性伤后8周时增加到(13.17±0.51)U/100 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7±0.44)U/100 ml,提示实验组的成骨能力增强,钙含量检测与此相符.病理学和X线检查证明实验组成骨过程加快,成骨质量提高. 结论 BMP-4基因/TGF-β1对火器性骨缺损有明显的促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药物缓释体(DDS)在肢体软组织火器伤合并海水浸泡伤区的作用。方法:采用初速度600-800m/s,0.38g钢珠弹或0.05gDNP小型点爆源致伤兔股后区软组织,并置于人工或天然海水中浸泡1小时,随后在实验组伤道置入DDS1枚。于伤后6、12、24、36小时观察伤道大体变化,并分别切取骨骼肌组织进行抑菌实验、病理学检查和细菌培养。结果:DDS对常见病原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有强而持续的抑菌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伤区污染菌数和炎细胞浸润数均明显减少,且未见脓液形成。结论:DDS是预防火器伤合并海水浸泡伤道细菌感染的一种有效措施;局部使用DDS后,可以将外科清创时间延迟至36小时,故适宜于海战中的救治工作。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电镜定量技术,研究了TDP对保留L4背根大鼠脊髓内的突触再生效应。结果表明,术后4天时,突触的数密度(Nv)明显下降。术后35天时,树突周围的简单终末明显增多,和复合终末一样,它们常与同一树突形成两个以上的突触联接,从而使突触的总体数密度(Nv)恢复到正常水平。TDP照射后,大鼠的运动功能恢复时间早,整体反应也较为机警迅速。文中对这些变化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保留背根(L4)的动物模型,电镜下观察测量了术后4天和35天大鼠脊髓Ⅲ板层树突的形态学变化。结果表明,树突在脊髓可塑过程中既没增加数目,也没改变直径。部份大中型树突内反而出现了由小到大,以致融合的泡状结构。我们认为,这些泡状结构是树突变性的又一形式。其早期作用可能是吸引轴突定向生长,晚期则阻碍或抑制冲动的传递。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中,坦克等装甲兵器既是主要的突击武器,也是攻击的重点,因而其乘员的伤亡与救治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针对这一情况,作者从研究需求性、研究的真实性和结果的指导性三个方面论述了“作战兵器密闭舱室内人员受伤特点与救治原则”研究的意义,并从武器部门与医学单位结合的角度指出了研究途径,其中也特别指出军事合作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大鼠胚胎脊髓对成鼠急性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及机理Therepairingeffectsandmechanismsoftransplantingembryonicspinalcordonacutelyinjuredspinalcordofadultra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