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64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夏威  李六一  张菱 《临床荟萃》2008,23(8):584-586
通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水平变化的研究,探讨其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为早期预防及延缓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观察急性CO中毒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及下肢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LSEP)的变化,探讨BAEP及下肢SLSEP检查对急性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的预测价值。 方法共选取66例急性CO中毒患者,并根据患者是否出现DEACMP将其划分DEACMP组及非DEACMP组;同时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正常对照组。分别于入选后不同时间点对上述研究对象BAEP及下肢SLSEP进行动态检测,并将其结果进行组间比较。 结果首次检查急性CO中毒患者BAEP及下肢SLSEP的异常率分别为31.8%(21/66)和68.2%(45/66);急性期及迟发期DEACMP组患者BAEP与非DEACMP组、正常对照组比较,发现除了Ⅰ~Ⅲ波间期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各波潜伏期均显著延长(P<0.01);急性期DEACMP组、非DEACMP组下肢SLSEP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发现各波潜伏期均显著延长(P<0.01);迟发期DEACMP组SLSEP与非DEACMP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发现各波潜伏期均明显延长(P<0.01)。BAEP检查预测DEACMP的特异度高达85.7%(18/21),但BAEP诊断DEACMP的阳性率仅为56.3%(18/32),存在43.7%(14/32)的漏诊率;下肢SLSEP检查预测DEACMP的特异度仅为51.1%(23/45),明显不及BAEP检查。 结论早期BAEP检查对预测CO中毒后DEACMP发生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联合神经营养因子及综合康复治疗脊髓损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经91例脊髓损伤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给予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联合神经营养因子及综合康复治疗。治疗前后按美国脊髓损伤学会评分标准评分,同时进行神经电生理和影像学方面的对比分析。治疗后每3个月随访1次,随访1年。结果:91例脊髓损伤患者术后美国脊髓损伤学会评分的平均数较术前提高,其中41例出现运动、感觉、影像学、神经电生理方面的不同改善;32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感觉、神经电生理方面的改善;12例出现神经电生理方面的改善;6例无变化。1例严重复合伤患者出现并发症,经积极治疗无效死亡。在随后的1年随访中,除2例失访外,其余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进一步恢复的趋势,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联合神经营养因子及综合康复治疗可部分促进脊髓损伤的恢复,改善神经功能,是一种中西医结合治疗脊髓损伤安全有效的新策略,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4.
视觉诱发电位对多发性硬化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视觉诱发电位(VEP)对多发性硬化(MS)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148例MS患者分为临床确诊型(80例)、临床拟诊型(42例)和临床可能型(26例)三组,用模式翻转视觉诱发电位(PRVEP)进行检查。结果 各临床类型MS的P_(100)潜伏期均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1)。各临床类型的VEP异常率分别为80.0%、52.4%和42.3%。有视神经炎病史和视神经萎缩的患者,其VEP异常率显著高于无视神经受累者(P<0.01)。随着病程的延长,VEP异常率有升高的趋势,但未见二者间有显著相关性。VEP异常以P_(100)潜伏期延长和两眼间P_(100)潜伏期不对称性异常多见,分别占44.3%和45.6%。结论 VEP作为一种电生理检查可客观地反映MS患者视觉通路病变所致的电生理变化,为早期发现临床下病灶提供依据,对MS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5.
用大脑皮层与脊髓电刺激技术诊断农药中毒病人的脊髓及末梢神经病变李六一,申风琴,温菊梅,宋新光有机磷农药系高效杀虫剂,中毒后遗症有神经官能症、癔病、精神分裂症、眼球震颤、多发性神经炎及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等。我们最近收诊一例以脊髓和末梢神经损害为主要表现的...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多模式脑诱发电位对早期未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诊断价值。方法未经治疗的早期PD患者33例(PD组)和同期体检健康者31例(对照组),2组分别进行视觉诱发电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短潜伏期躯体感觉诱发电位和瞬目反射的综合测试,并进行2组间比较。结果PD组视觉诱发电位的P100潜伏期、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V波潜伏期及Ⅲ-V波峰间潜伏期、I~V波峰间潜伏期和瞬目反射的R2波及R2’波潜伏期均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短潜伏期躯体感觉诱发电位各波潜伏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早期存在视觉传导通路和脑干传导通路损害,对PD患者进行多模式脑诱发电位检测有助于疾病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P300电位测定在评估老年人认知功能状态中的价值。方法对62名较高学历老年人和60名较低学历老年人分别进行P300电位测定和认知能力筛查实验,并将测定结果加以比较。结果低学历组的P300电位成分中N2、P3波潜伏期延长及P3波幅降低,与高学历老年人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认知能力筛查实验测定9个因子分数及总分显示:低学历组均低于高学历组,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结论 P300电位可以作为评价老年人认知功能状况的一项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P300电位测定在评估老年人认知功能状态中的价值.方法 对62名较高学历老年人和60名较低学历老年人分别进行P300电位测定和认知能力筛查实验,并将测定结果加以比较.结果 低学历组的P300电位成分中N2、P3波潜伏期延长及P3波幅降低,与高学历老年人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1);认知能力筛查实验测定9个因子分数及总分显示:低学历组均低于高学历组,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1或P <0.05).结论 P300电位可以作为评价老年人认知功能状况的一项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卒中后抑郁患者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与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关系。方法测定48例卒中后抑郁患者(PSD组)和46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ERP和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PSD组ERP测定异常率为91.7%,ERP中N2及P3波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P3波幅较对照组降低(P<0.01);PSD组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和5-羟色胺水平较对照降低(P<0.01);PSD组ERP成分中P3波潜伏期与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和5-羟色胺水平呈负相关(P<0.05),P3波幅与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和5-羟色胺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卒中后抑郁患者存在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降低与认知障碍,且二者相互影响,ERP和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测定可作为卒中后抑郁患者临床诊治的判定指标。  相似文献   
110.
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损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损伤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48例脑损伤患者行自体骨髓间质于细胞移植的临床资料。结果48例脑损伤患者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后NIH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11.2&#177;6.3)分较治疗前(24.3&#177;9.7)分显著降低(P〈0.01)。其中29例患者感觉、运动和语言功能改善,5例昏迷患者干细胞移植后清醒,11例昏迷病人移植后昏迷程度变浅,3例无明显改善,全部患者均未出现明显毒性不良反应而顺利出院。结论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损伤安伞有效,具有促讲中栅神绎系统组织及功能恢每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