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7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78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41.
新生儿休克时血清磷脂酶A2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生儿休克时血清磷脂酶A2(PLA2)的水平变化及其在休克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usA)测定16例新生儿休克患儿[6例单器官衰竭(SOF)和10例多器官功能衰竭(MSOF)]的PLA2水平及测量血小板计数、动脉血氧、乳酸,同期测量20例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结果休克组新生儿PLA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MSOF组PLA2水平明显高于SOF组(p〈0.01)。结论 血清PLA2与新生儿休克的严重程度明显相关,对评估新生儿休克的预后和转归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2.
兔自体细胞-载体复合物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兔MSCs向软骨细胞方向诱导后复合自体双相骨基质明胶(bone matrix gelatin,BMG)对膝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 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24只,雌雄不限,体重2~3 kg,随机分为A、B、C组,每组8只.取A组骨髓行原代培养,胰酶消化按12比例传至第5代,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取1、3、5代细胞绘制生长曲线.于第3代MSCs生长密集时加入TGF-a1 10 ng/mL、IGF-1 10 ng/mL、维生素C 50 ng/mL诱导8 d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爬片行免疫组织化学及Mallory染色.取A组髂骨按Urist方法 制备双相BMG,将第3代经诱导8 d得到的种子细胞以5 X 106/mL密度接种于自体BMG制备细胞.载体复合物,体外培养3 d后扫描电镜观察.制作膝关节软骨直径3 mm,深3 mm的缺损模型,A组植入自体细胞.载体复合物,B组植入自体BMG,C组不作处理,第8、12周取材行大体观察、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Wakitani法组织学评分.结果 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MSCs原代细胞呈短梭形;传代细胞呈长梭形.传代细胞1~3 d增殖缓慢,3 d后增殖旺盛,7~8 d进入平台期,第3代增殖最为旺盛.诱导后MSCs细胞呈椭圆形,Ⅱ型胶原、S-1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Mallory染色胞浆蓝染.细胞-载体复合物扫描电镜观察BMG结构符合细胞载体要求,细胞种植于BMG后生长良好.动物实验大体观察A组术后8、12周缺损处均由透明软骨样组织修复,8周较12周表面稍凹陷;B、C组术后8、12周均为纤维样组织修复,表面凹凸不平.组织学观察HE染色A组术后8、12周修复组织与周围软骨组织结合良好,以圆形、椭圆形透明软骨样细胞为主,12周较8周细胞数多且大B、C组均为纤维样组织修复,12周较8周纤维样组织增厚.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A组术后8周呈阳性、12周呈强阳性;B、C组均无表达.Wakitani评分术后8周A、B、C组分别为(3.50±1.51)、(10.00±1.41)、(12.00±0.93)分,术后12周分别为(1.13±0.99)、(8.38±1.30)、(10.13±1.64)分,A组优于B、C组,B组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体MSCs向软骨细胞方向诱导后,复合自体BMG对关节软骨缺损有较好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通过5年来狂犬病流行病学资料分析,以探讨该县狂犬病流行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该县狂犬病例进行分析,结合个案调查与住院临床情况。结果共报告狂犬病9例,病死率100%,年龄最大87岁、最小13岁;性别比例男∶女为1∶3.5;发病以农民为主,传播动物为犬。结论疫情由西往南扩散趋势,农村是狂犬病防控的重点地区,老年人发病风险较高,因养犬数量增、犬免疫率低、防范狂犬病意识淡薄,伤后没去预防接种门诊处理伤口,不注射狂犬病疫苗和抗狂犬病血清/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是造成发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疫情监测与疫苗预防、提高人狂犬病暴露后医学处理的可支付性是防控的关键。  相似文献   
44.
含肾上腺素利多卡因在口腔局部麻醉中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伟强 《吉林医学》2010,(33):5999-5999
目的:探讨含肾上腺素利多卡因在口腔局部麻醉中的效果。方法:选择门诊常规拔牙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使用含肾上腺素利多卡因注射液和压力注射器;对照组使用2%利多卡因注射液和一次性5ml注射器。对两组病例进行麻醉效果评价,分析两种注射药剂在口腔局部麻醉中的效果。结果:在口腔局部麻醉中,试验组麻醉效果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局部麻醉中应用含肾上腺素利多卡因不但可以达到促使局部血管收缩的效果,而且能够有效减少由于麻醉药吸收而引起的全身反应,延长麻醉时间,增强麻醉效果,减少麻醉药的用量。  相似文献   
45.
咽部炎症、颈肩部疼痛都是临床常见的病症.在临床中常见颈肩痛的病人就诊,往往伴有口凼喉部不适,同时,咽喉不适的病人又常伴有颈肩部的疼痛.青少年颈肩部疼痛病例临床上比较常见,近年来颈椎病发病的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有大量的研究表明,两者存在一定的联系,部分长期咽炎与颈肩痛并存的患者最终发展成为颈椎病,可以从无颈椎骨性改变演变到有骨性改变.在治疗时可以从咽论治颈肩痛和颈椎病.陈渭良教授提出"颈痛治咽"的证治思路,认为此类颈痛以肺胃蕴热、痰热互结为多见.  相似文献   
46.
慢传输性便秘患者乙状结肠动力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利用结肠测压研究慢传输性便秘(STC)患者乙状结肠压力的变化情况,以了解STC的发病与结肠压力变化的关系,为结肠测压应用于STC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铸造工人细胞因子及心理健康状况.方法102名铸造(熔化)工人测血清IL-1β、TNF,并填写SCL-90;根据SCL-90筛查阳性,划分为心理问题组和心理健康组.结果与国内常模组比较,铸造工人躯体化显著升高,其他因子分均显著降低(P<0.01);铸造工人心理问题组和心理健康组之间、各工龄组之间的IL-1β、TNF均无显著性差异;铸造工人TNF显著低于对照组,IL-1β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较多的铸造工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铸造工人IL-1β、TNF紊乱,可能导致铸造工人尘肺易感性升高.  相似文献   
48.
十二指肠乳头旁想室与胆胰疾病关系密切,本文就我科从1987年开展纤维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以来以来,发现乳头旁稳室 68例进行分析, yX探讨胰胆疾病的关系。l材料来源 我院自1987年3月至1995年共进行ERCP检查790例,发现乳头旁想室68例,发现率8.6o,现作如下分析。l.1性别与年龄 男性52例‘,女性16例,男女之比3.2:!,年龄为22一刀岁,>50岁58例,占85.*%。1.2 ti 单发愁室60例,2个以上息室8例;乳头开口在稳室内 6例( 8.8o),想室在乳头边…  相似文献   
49.
目的了解番禺区人群Hib疾病免疫状况及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Hib疾病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番禺区一个城区疫苗接种门诊和两个乡镇疫苗接种门诊,对所有带儿童到接种点接种的监护人进行既往Hib疫苗免疫状况及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结果儿童监护人对Hib疾病的了解程度比较低.城区和乡镇均为35%左右;城区儿童监护人对Hib疫苗的了解明显比乡镇高(P=0.000),分别为65.3%和38.4%:城区的Hib疫苗接种率明显比乡镇接种率高(P=0.000),分别为72.4%和36.2%。影响Hib疫苗接种态度的因素主要为疫苗的效果,经医生介绍后儿童监护人对接种Hib疫苗的积极性都较好,城区和乡镇分别达到94.5%和80.4%。结论Hib疫苗的接种率比较低,主要是因为儿童监护人对Hib疾病和疫苗的认识不足,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儿童监护人接种Hib疫苗的意识。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基于测序的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型(HLA-sequencing-based typing,HLA-SBT)和PCR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技术在人胚胎干细胞(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hESC)应用前检测中的运用,建立人胚胎干细胞系的基因型档案.方法 人胚胎干细胞系SYSU-I、SYSU-3,分别培养到20代、40代,应用PCR寡核苷酸特异测序探针(sequence specific olignucleotide probe,SSO)技术检测两株细胞系的HLA-A、-B、-DR位点的低分辨分型,再利用HLA-SBT技术检测两株细胞系的HLA-A、-B、-DR位点的高分辨分型.应用PCR-STR技术检测两株细胞系的基因遗传标记.结果 获得两株hESC细胞系的HLA高分辨分型和STR基因型.结论 可以运用HLA-SBT和PCR-STR技术建立人胚胎干细胞应用前的基因型档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