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8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6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87篇
中国医学   1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91.
郑芳  朱雪松  李志浩  何婧 《中国药师》2009,12(6):750-752
目的:建立诺替可滴耳液中诺氟沙星、替硝唑、氢化可的松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Kromasil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一乙腈加.025mol·L^-1磷酸溶液(用三乙胺调至pH至3.0)-注射用水,梯度洗脱。诺氟沙星,替硝唑,氢化可的松分别为288nm,318nm,245nm,流速:0.8ml·min^-1,柱温:室温。结果:诺氟沙星、替硝唑、氢化可的松分别在30.0~3001μg·ml^-1(r=0.9993)、30.0—300μg·ml^-1(r=0.9997)、5.0~50μg·ml^-1(r=0.9995)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RSD=0.61%),99.9%(RSD=0.80%)和99.4%(RSD=0.89%)。结论:所用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该复方制剂中3组分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92.
郑芳  熊秋菊  朱雪松  李鹏  朱瑜 《医药导报》2010,29(9):1220-1221
[摘要]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加地滴眼液中加替沙星和地塞米松磷酸钠的含量。方法色谱柱:Shodex Rspak DE C18 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甲醇(A) 0.02 mol•L 1磷酸溶液(B)(三乙胺调pH值3.5),梯度洗脱。结果加替沙星浓度在20.0~200.0 μg•mL 1(r=0.999 6)、地塞米松磷酸钠浓度在2.5~25.0 μg•mL 1(r=0.999 5)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99.4%(RSD=0.66%)和99.6%(RSD=0.8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同时测定复方加地滴眼液中两组分的含量。  相似文献   
93.
卡络磺钠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西丁钠配伍的稳定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姜红梅  郑芳  朱雪松 《医药导报》2010,29(9):1227-1229
[摘要]目的考察室温下卡络磺钠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西丁钠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同时测定卡络磺钠与头孢西丁钠配伍后0~6 h内的含量变化,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及pH值。结果室温6 h内配伍液外观无明显变化,但pH值及含量有明显变化。结论在室温下,卡络磺钠注射液不宜与注射用头孢西丁钠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94.
注射用头孢匹胺钠与注射用炎琥宁配伍的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考察注射用头孢匹胺钠与注射用炎琥宁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头孢匹胺钠与注射用炎琥宁配伍后在室温下放置6 h内不同时间的药物含量,观察溶液的色泽并测定其pH值. 结果 配伍液在室温下6 h内各时刻药物含量、pH值及外观均无明显变化. 结论 在室温下注射用头孢匹胺钠与注射用炎琥宁可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后6 h内使用.  相似文献   
95.
目的考察盐酸曲马多与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在室温条件下,观察两药配伍后的外观及pH值变化,盐酸曲马多与枸橼酸芬太尼的含量测定采用SinoChrom ODS-BP色谱柱,以乙腈-0.05 mol/L磷酸二氢钾水溶液(25∶7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结果配伍液中盐酸曲马多与枸橼酸芬太尼的含量均大于98%,72 h内外观与pH值均未见明显变化。结论在室温条件下,盐酸曲马多与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72 h内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96.
目的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DAD方法测定“武当二号金银花”和“武当三号金银花” 中花蕾、叶、藤三个不同药用部位中木犀草素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Fortis-C18 (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甲醇-乙腈-0.4%磷酸(50∶[KG-*3/5]5∶[KG-*3/5]45);流速:0.6 mL/min;检测波长:350 nm;柱温:30 ℃。结果 有效成分木犀草素在测定的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9.64%。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重现性好,为控制“武当二号金银花”和“武当三号金银花” 不同部位木犀草素的质量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97.
李鹏  郑芳  李聪  李志浩  黄麟杰  朱雪松 《骨科》2015,34(5):660-663
摘要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武当二号”忍冬叶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采用Phenomenex C18(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A) 0.4%磷酸溶液(B)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50 nm;流速0.8 mL·min-1;柱温32 ℃。结果 绿原酸、木犀草苷分别在进样量0.285~2.280,0.124~1.24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3,0.999 4;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9%,98.8%(n=6),RSD分别为1.59%,1.84%。结论该方法准确、快速、重复性好,可以用来同时测定“武当二号”忍冬叶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98.
不安腿综合征伴睡眠障碍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且难以根除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本文将穴位埋线与常规针刺联合治疗不安腿综合征的疗效进行观察研究,以说明穴位埋线在症状改善及远期疗效上的作用和优势。结果表明,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后,穴位埋线在腰膝酸软、睡眠障碍及焦虑抑郁方面较普通针刺的改善程度方面更优,且疗效维持时间更久。穴位埋线治疗在不安腿综合征伴睡眠障碍治疗中的作用值得进一步发掘和推广。  相似文献   
99.
 目的 评估中国南方都市人群中腰椎间盘退行性变化的程度、发生率及在不同椎间节段的分布状况。方法 共有1 724例志愿者参加了该研究,男662例,女1062例;年龄18~85岁,平均为38.04岁。对所有参加者进行了影像学检查、临床体格检查和症状学评分。采用1.5 T的磁共振系统进行脊柱扫描(腰椎T2矢状位序列成像)。在所得MR图像的基础上对腰椎间盘退变进行评分。评估每个腰椎节段的许莫氏结节(Schmorl nodes)、高信号区(HIZ)和骨髓信号的改变。结果 许莫氏结节的发生与性别相关,许莫氏结节在男性中发生率更高。卡方检验结果显示许莫氏结节、骨髓信号改变和高信号区三种影像学表现与腰椎间盘退变的相关性依次增强,均有统计学意义。高信号区和骨髓信号改变与年龄呈明显相关 。许莫氏结节和高信号区在腰椎中的分布规律为:许莫氏结节自上(头端)至下(尾端)呈降序分布;椎间盘高信号区自上至下呈升序分布。腰椎间盘退变评分(DDD分数)与身体质量指数呈正相关 。DDD评分结果在男女性别间无明显差异。腰椎间盘节段自上(头端)至下(尾端)的退变发生呈持续升高趋势。腰椎间盘退变在男女性别之间有一定程度的差异。腰椎间盘退变在年轻人群中总体发生率高,男性为35.3%,女性为33.9%。结论 腰椎间盘退变在中国南方人群呈高发状态,特别是年轻成人,25~35岁的男性比女性更易患腰椎间盘退变,身体质量指数与腰椎间盘退变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的处方点评与医保控费及DRGs对我院质子泵抑制剂干预效果。方法:对医院干预前(2017年4月至2017年6月)、干预第一阶段(2017年7月至2017年9月)、干预第二阶段(2017年10月至2017年12月)、干预第三阶段(2018年1月至2018年3月)质子泵抑制剂的人均消费金额和用药合理性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我院外科住院患者人均PPIs费用干预第一阶段平均增长率为-49.86%,干预第二阶段平均增长率为-42.33%,干预第三阶段平均增长率为-69.59%;内科住院患者人均PPIs费用干预第一阶段平均增长率为-12.29%,干预第二阶段平均增长率为-23.28%,干预第三阶段平均增长率为-35.74%。不合理使用率由干预前的47.5%降至第一阶段干预后的21.5%,并进一步降至第二阶段干预后的13.0%,至第三阶段干预后的4.5%。结论:临床药师参与的处方点评与医保控费及DRGs促进了我院质子泵抑制剂的合理使用,降低了我院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费用,为患者减轻了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