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目的研究不同恶性程度的结直肠腺瘤性息肉(CAP)的结直肠癌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与血脂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将198例结直肠癌患者根据是否为CAP及CAP的病理分型结果分为非CAP组(107例)、低危CAP组(50例)、高危CAP组(41例),统计分析3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采用计算机结合人工辨证手段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收集3组患者血脂情况,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χ~2检验、t检验等统计分析,探讨其相关性。结果高危CAP组男性发病率(82.93%)较女性明显升高(17.07%,P0.05);高危CAP组和低危CAP组(即CAP)高龄女性发病率高于非CAP组(P0.05)。3组结直肠癌患者疾病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CAP恶性程度与结直肠癌分期无相关性。与非CAP组相比,高危CAP组结直肠癌患者多出现排便异常、大便性状改变、腹胀、自汗、苔厚症状(P0.05),以脾虚湿热证为主;低危CAP组结直肠癌患者多出现面色萎黄、唇色异常、舌色异常、舌体胖大、苔薄、裂纹舌、月经失调、食欲不振、性欲减退、脱发、腹胀、自汗、腰膝痠软、滑脉症状(P0.05),以肾虚证、脾肾两虚证为主。高危CAP组与低危CAP组相比,苔厚的症状频率较高(P0.05),即高危CAP组以脾虚湿热证为主,而低危CAP组多见舌色异常、唇色异常、舌体胖大、苔薄、月经失调、性欲减退、脱发(P0.05),即低危CAP组多表现为肾虚或脾肾两虚证。高危CAP组血脂异常发生率较血脂正常显著升高(P0.05);高危CAP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低危CAP组及非CAP组显著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CAP组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较非CAP组有降低趋势,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高龄女性及血脂异常是结直肠癌伴高危CAP的重要影响因素;脾虚湿热证是高危CAP的主要证型,肾虚证或脾肾两虚证是低危CAP的主要证型;血清HDL-C水平与高危CAP发病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32.
胃瘫发生机制目前尚未明确,引起胃瘫的主要是腹部手术,尤其多见于胃大部切除术患者。临床表现为上腹饱胀不适、恶心、呕吐及顽固性呃逆等。在临床上极易被误认为发生吻合口狭窄或输出袢出现机械性梗阻而进行二次手术,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伤和身心痛苦。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医和西医联合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胃康2号联合奥美拉唑胶囊治疗脾虚气逆型糜烂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5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67例),对照组服用奥美拉唑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药胃康2号。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临床疗效、胃镜下食管黏膜炎症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随访6个月,观察疾病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4.1%、86.6%;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胃镜下食管黏膜炎症总有效率分别为93.6%、80.O%;组间胃镜下食管黏膜炎症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组间治疗后比较,中医证候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疾病复发率分别为22.45%、58.9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康2号联合奥美拉唑胶囊治疗脾虚气逆型糜烂性食管炎的近期疗效与远期疗效均优于单用奥美拉唑胶囊。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乳房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对28例早期乳腺癌保乳术患者应用带蒂背阔肌瓣一期修复乳腺缺损,术后给予辅助放化疗等综合治疗,评价其乳房外形及触感。结果:经过1.5~5年的随访,28例背阔肌肌瓣一期修复乳腺缺损区后全部成活,乳房外形和触感满意率均为89.3%。结论:保乳术后即刻背阔肌肌瓣修复乳房缺损的应用,扩大了保乳手术的适应证,同时得到良好的乳房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35.
目的:对比分析三种不同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将10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B...  相似文献   
36.
我院近日收治1例肝右叶巨大囊腺癌患者,结合文献复习以探讨肝囊腺癌的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37.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神经内科的危重疾病,致残率高,笔者早期应用中风0号合活血通脉胶囊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较好,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38.
目的:对胆囊切除术后远期发生胆管狭窄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最佳的处理方法。方法:分析了2003年至2008年收治的18例胆囊切除术后发生的胆管狭窄病例,对其临床表现、狭窄特点进行了总结,探讨发生的原因、诊断要点、术前准备和处理方法。结果:通过良好的影像学检查对狭窄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制订正确的治疗方案、必要的术前准备,多数病人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结论:正确处理胆囊切除术后发生的胆管狭窄,对病人的预后很重要,不当的处理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transumbilical single port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TUS-PL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12月,使用超声刀及普通器械完成43例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临床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常规腹腔镜手术或开腹手术,手术过程顺利,术野清晰,手术时间18~38 min,平均29 min,术中出血<5 ml,术后无出血、胆漏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使用超声刀完成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可行,且降低了手术难度,缩短了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4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再次腹腔镜处理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再次手术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发生胆漏再次手术68例患者资料并按照再次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手术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抗生素使用天数、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LC胆管损伤后胆漏重在预防,应及早诊断及处理,再次腹腔镜手术效果较好,可减轻患者的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