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研究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复苏治疗与应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应激性高血糖之间的关系,探讨非线性观点在脓毒症患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9例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的住院资料,根据充分复苏标准完成所需时间(每6 h一组)分为8组,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比较各复苏组充分复苏完成所需时问与单位时间胰岛素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 各复苏组充分复苏完成所需时间与单位时间胰岛素用量之间存在指数回归关系,指数曲线方程(^y)=e0.7393-0.0152x(a=0.739 3,b=0.015 2),且拟合度甚佳(R2=0.976 943 6).结论 在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复苏治疗完成的时问与机体紊乱的内分泌系统恢复有密切的关系,符合非线性观点.因此治疗上重在帮助机体重建已紊乱的网络,恢复其正常的生理谐振;而不仅仅是给予受损器官充分的支持和修复.  相似文献   
32.
目的 研究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肺水肿患者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SAP早期液体复苏过程中出现肺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出院诊断等分为观察组(非心源性肺水肿)18例和对照组(心源性肺水肿)11例.将两组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心排出量[(3.34±1.09)L/min]、心脏指数[(2.06±0.46)L/(min·m2)]、心脏搏出量[(41.89±13.72)ml]、心搏指数[(25.59±7.32)ml/m2]、加速指数[(59.24±28.41)L/100 s2]、左心室工作指数[(2.09±0.67)(kg·m)/m2]、左心室射血时间[(254.32±27.34)ms]、射血分数(0.37±0.03)和速度指数[(27.11±11.32)L/100 s]较观察组[分别为(4.12±1.06)L/min、(2.64±0.48)L/(min·m2)、(46.21±11.81)ml、(28.87±5.32)ml/m2、(79.43±29.01)L/100 s2、(3.21±0.84)(kg·m)/m2、(281.29±29.11)ms、0.54±0.04、(39.34±12.11)L/100 s]显著降低(P<0.01);射血前期[(116.54±22.37)ms]和收缩时间比(0.48±0.04)较观察组[分别为(95.24±21.41)ms、0.36±0.02]显著增高(P<0.01或<0.05).结论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为SAP合并肺水肿患者鉴别诊断提供了较好的依据.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non-invasive hemodynamic monitor system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 combined with pulmonary edema. Methods Twenty-nine cases of SAP during fluid resuscitation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pulmonary edema were reviewed and the data of the non-invasive hemodynamic monitor system was analysed and summarized.According to the diagnosis on discharge, 18 patients were enrolled in test group (noncardiogenic pulmonary edema group) and 11 patients were enrolled in control group (cardiogenic pulmonary edema group). The data of two groups were determined and compared. Results In control group, cardiac output [(3.34±1.09) L/min], cardiac index [(2.06 ± 0.46) L/ (min·m2)], stroke volume [(41.89 ± 13.72) ml], stroke index[(25.59 ± 7.32) ml/m2], accelerate cardiac index [(59.24 ± 28.41) L/100 s2], left cardiac work index [(2.09 ± 0.67) (kg·m)/m2],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time[(254.32 ± 27.34) ms], ejection fraction (0.37 ±0.03) and velocity index [(27.11 ± 11.32) L/100 s] were all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est group [(4.12 ± 1.06) L/min, (2.64 ± 0.48) L/ (min·m2), (46.21 ± 11.81) ml, (28.87 ± 5.32) ml/m2, (79.43 ±29.01) L/100 s2, (3.21 ± 0.84)(kg·m)/m2, (281.29 ± 29.11) ms,0.54 ±0.04, (39.34 ± 12.11) L/100 s,respectively] (P < 0.01); pre-ejectionphase [(116.54 ± 22.37) ms] and systolic time ratio (0.48 ± 0.04)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est group[(95.24 ± 21.41) ms,0.36 ± 0.02,respectively] (P < 0.01 or <0.05). Conclusion Non-invasive hemodynamic monitor system is helpful in the early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SAP combined with pulmonary edema.  相似文献   
33.
我科从2003年1月~2008年1月,应用胫骨髓内钉系统治疗胫骨干骨折100例,经过8个月~2年随访,疗效满意。效果良好,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4.
骨盆不稳定性骨折多因高能量损伤所致,常合并有其它重要器官及系统的损伤,如果伴有大出血,死亡率可高达50%~60%.其死亡原因主要是骨盆源性出血性休克.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骨盆骨折病人创伤严重度评分(ISS)值通常>20,因此,有效控制骨盆源性出血和合理的救治程序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我们遵循损害控制原则,稳定骨盆结构(外固定技术)及控制出血(骨盆填塞技术),合并伤依损害控制原则制定的救治程序处理,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腹膜透析技术对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常规保守治疗基础上使用腹膜透析,连续治疗3d;对照组仅常规保守治疗。比较两组的肠功能恢复时间和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以及APACHEⅡ积分。同时比较两组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影响。在治疗前后各时相点的含量。结果治疗组肠功能恢复时间及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APACHEⅡ积分降低数值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外周血TNF和IL-1、IL-6、IL-8、IL-10在治疗后第1天、第2天与治疗前以及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膜透析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临床疗效确切,对于清除炎症介质和阻止全身病情加重有显著临床价值,而且早期疗效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36.
37.
成云兰  朱滨 《江苏医药》2015,(6):677-679
目的:分析医院综合重症监护病房(GICU )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感染菌株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GICU收治61例 HAP患者的感染菌株及其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结果61例H A P患者中,共检出213株菌。革兰阴性杆菌99株(46.5%),以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81株(38.0%),以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为主;真菌33株(15.5%),以白色念珠菌和非白色念珠菌为主。鲍曼不动杆菌株较多对抗生素多重耐药,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株和葡萄球菌株。结论应根据细菌病原学及抗菌药物耐药性,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控制GICU内 HAP感染的发生,减少耐药菌的出现。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预断式带孔克氏针张力带结合PDSⅡ 线荷包缝合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月恩施土家族民族自治州民族医院骨伤科收治的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56例,男性38例,女性18例;年龄21~64岁,平均39.5岁.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张力带组(采用预断式带孔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和联合组(采用预断式带孔克氏针张力带联合PDSⅡ 线荷包缝合固定),各28例.张力带组男性20例,女性8例;年龄22~63岁,平均38.8岁;摔伤8例,重物砸伤5例,道路交通伤12例,其他伤3例.联合组男性18例,女性10例;年龄21~64岁,平均40.9岁;摔伤9例,重物砸伤2例,道路交通伤13例,其他伤4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年膝关节活动度、Btistman髌骨骨折功能评分.结果 患者均得到门诊、电话或微信随访,时间12~15个月,平均13.9个月.张力带组平均手术时间(78.3±11.4)min、术后出血量(43.9±8.5)mL与联合组(83.6±13.5)min、(44.9±10.4)m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1年膝关节活动度(126.7±6.3)°、Btistman髌骨骨折功能评分优良率96%显著优于张力带组(103.9±5.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断式带孔克氏针张力带结合PDSⅡ 线荷包缝合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能更好地恢复膝关节功能,是一种适合复杂性髌骨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39.
<正>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13岁。病人发热、咳嗽,盗汗一个月,腹胀10d来我院就诊。查体:患儿腹部膨隆,有压痛,无反跳痛,叩诊有移动性浊音。既往无心脏病史,无心悸、心慌、气短感觉。否认扁桃体炎病史。除心电图异常外,血、尿、便常规、肝功、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layed encephalopathy after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DEACMP)患者脑脊液中S100β、Jun氨基末端激酶(jun amino-terminal kinase,JNK)通路蛋白、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IL-10、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及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01—2016-12作者医院收治的DEACMP患者20例(DEACMP组),另收集同期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但未发生迟发性脑病的患者37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入院后第2天脑脊液中S100β、JNK通路蛋白(JNK1、JNK2)及TNF-ɑ、IL-4、IL-10、TGF-β1、IFN-γ水平,并于治疗2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分析脑脊液S100β蛋白、JNK通路蛋白及相关细胞因子与MMSE评分的相关性。结果DEACMP组脑脊液中S100β、JNK1、JNK2、TNF-ɑ、IFN-γ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IL-4、IL-10、TGF-β1水平及MMSE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DEACMP组患者MMSE评分与患者脑脊液中S100β、JNK1、JNK2、TNF-ɑ、IFN-γ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IL-4、IL-10、TGF-β1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DEACMP患者脑脊液中S100β、JNK通路蛋白及相关细胞因子发生明显改变,且其水平与患者恢复期认知功能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