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49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在临床上多采用手术或激素疗法,疗效不甚满意。我们自1991~1996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患者246例,获得了明显疗效,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8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戚国成  代果  曹东 《海南医学》2010,21(22):104-10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的原因、预防和治疗。方法对我院2002年3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2 48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发生胆管损伤8例病人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术中及时发现并中转开腹手术处理,1例术后3周后再手术发现。7例效果良好,1例反复发生胆道感染,效果差。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应早发现,及时中转开腹手术,选用合适的手术方法处理。  相似文献   
13.
背景:课题组与上海大学机器人研究所以及上海禾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开发了框架式并联骨科手术机器人,希望为国产骨科手术机器人的发展做出贡献。目的:通过动物腰椎实验测试框架式并联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腰椎手术的可行性,验证其操作性能及辅助置钉的准确度。方法:将12具山羊腰椎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6具,60个钉道)使用手术机器人根据三维CT数据规划钉道,并应用框架式并联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置入克氏针;对照组(6具,60个钉道)由医生根据二维X射线数据手动置入克氏针。记录钉道规划时间、克氏针置入时间、X射线暴露时间。实验结束后采集两组CT影像,依据改良Gertzbein-Robbins分类标准评估置入克氏针的准确性与优良率。结果与结论:(1)实验组钉道规划时间长于对照组(P <0.001),两组间克氏针置入时间及X射线暴露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2)标本CT扫描显示,实验组置钉成功率、优良率分别为100%,96.7%,对照组置钉成功率、优良率分别为98.3%,85.0%,实验组置钉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3)结果表明,与术中C臂机透视引导徒手置钉相比,应用框架式并联骨科手术机器人进行辅助椎弓根螺钉置钉的准确率更高,可以有效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 (ESBLs)的产生情况及耐药特点 ,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用双纸片协同试验法对 171株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进行ESBLs检测 ,并用K -B法进行 10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研究。结果 ESBLs阳性率为 33.3% ,其中肺炎克雷伯菌 4 0 % ,大肠埃希菌 31.3%。产ESBLs菌对头孢菌素类的耐药率高达 81.2 % - 10 0 % ,与不产ESBLs菌相比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对氨基糖甙类、喹诺酮类及磺胺类有不同程度的耐药 ,所有试验菌株对亚胺培南均敏感。肺炎克雷伯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较低 ,且产ESBLs菌 (37.5 % )与不产ESBLs菌 (12 .5 % )比较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肺炎克雷伯菌低。结论 治疗ESBLs菌引起的感染可用亚胺培南、β -内酰胺抑制剂、复合抗生素及其它敏感的抗生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早期接受体育训练运动员“O”型腿的发生率和产生原因。方法 调查于2004-03/06在辽宁省锦州市渤海大学进行。足球运动员组以渤海大学足球学院2002,2003级足球系学生为主(n=204,男183人,女21人),社会体育系组以2002,2003级体育系的学生为主(n=84,均为男性)。正常对照组以渤海大学2002级普通大学生为主(n=369,男216人,女153人),年龄18~20岁。文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学生的一般情况,尤其有关运动员初始踢球的年龄及开始正规训练的年龄等。“O”型腿实际测量方法:两腿伸直,两腿内踝与足跟部并拢,使用内径卡尺测量两膝内侧的间距。评估标准:两膝关节间距离〈3cm为“O”型腿轻度,3-6cm为中度,〉6cm为重度。结果 学生657人均完成“O”型腿检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男性足球系运动员组“O”型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体育系学生组和普通对照组(138/75.4,42/50.0.79/36.6,U=7.76,2.13,P〈0.01)。②女性足球系运动员组“O”型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对照组(8/38.1,29/19.0,U=2.01,P〈0.05)。③参加训练年龄的大小与“O”型腿关系密切。在早期化训练的调查中,有“O”型腿的占71.6%(146/204),平均年龄(12.9&;#177;1.5)岁;无“O”型腿占28.4%(58/204),平均年龄为(14.3&;#177;2.8)岁,两者年龄差异显著(t=3.60,P〈0.01)。在接受正规训练的足球运动员中,有“O”型腿占76.3%(74/97),平均年龄为(14.8&;#177;0.8)岁,无“O”型腿占23.7%(23/97),平均年龄为(15.7&;#177;1.9)岁,年龄差异显著(t=2.17,P〈0.05)。接受正规训练的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结论 分析认为早期化训练和足球技术动作特点的双重作用是其产生“O”型腿的原因,足球运动的技术特点是外因,运动员的初始训练年龄是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6.
民族药小红参滴丸的部分药效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小红参滴丸进行了镇痛、抗炎和抑制血小板聚集试验。结果表明 :小红参滴丸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对ADP诱导家兔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7.
Noggin与骨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Noggin是一种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BMPs)的细胞外拮抗剂,通过与BMPs特异性结合阻止BMPs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从而抑制BMPs功能的发挥^[1]。BMPs/Noggin在体内对多个系统(神经系统、骨骼系统)的发育和/或重塑起重要的调控作用,最近的研究还发现BMPs/Noggin在多种原发性和转移性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对肿瘤生物学行为有所影响,现将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19.
该文报道了12例获得性无巨核细胞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该病发病年龄从2月-70岁,女性发病高于男性占66.7%。在本院近四年收治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该病占14%,病人出血症状重,外周血血小板计数为18-85×10^6/L,骨髓涂片巨核细胞数0-8个/全片,红系、粒系正常。经长春新碱、强的松、达那唑治疗,5例血小板数及巨核细胞数恢复正常。该病可能转化为MDS(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产灰MDS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孕产妇提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综合防治服务,最大程度地减少母婴传播造成的儿童感染。方法对2011年1~10月在我所产检和住院的1983例孕产妇进行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三项都采用快速检测试剂进行检测和复检;6月1日以后(2011年此项目从6月1日起开始实施)检出阳性者,对孕产妇和新生儿给予有效的干预措施,分析干预有效率。结果 1983例孕产妇检出HBsAg(+)126例,梅毒TRUST+TPPA均阳性48例,HIV抗体胶体金和乳胶层析法检测阳性2例,送县CDC初筛实验室确诊为阴性。检出乙肝、梅毒阳性者干预阻断有效率分别为85.54%和96.67%,明显高于未干预组(P<0.01)。结论对孕检产前都进行HBV、HIV和梅毒血清学检查,早期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可有效阻断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